傅翔
神話是由先民集體口頭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對超能力的崇拜、斗爭及對理想的追求,同時,也是對文化現(xiàn)象的一種理解與想象的故事。神話是一個民族的永恒印記。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這些遠古神話絕不僅僅是一個個荒誕離奇的故事,其中更飽含著先民戰(zhàn)天斗地的雄心、意志和勇氣,以及對世界的瑰麗想象,從而成為中華文化的源流。
千百年來,神話一直是文人墨客與民間藝人進行創(chuàng)作的不朽源泉。雖然隨著科技與文明的不斷進步,神話似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作為文學的種子,它對后世的讀者與創(chuàng)作依然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國神話在文學中重獲新生,它找到了一方天真爛漫的廣闊天地,綿延兩千年,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從《淮南子》《山海經(jīng)》到《風俗通》《述異記》,從《搜神記》《封神演義》到《聊齋志異》《西游記》,神話的瑰麗想象與無窮魅力無不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古典文學因此煥發(fā)出璀璨的光芒與奪目的異彩。
馬星輝的《天道——張三豐傳奇》便是這樣一部向神話與古典致敬的力作。小說開篇,引子與第一回《九天眾仙朝玉帝 太上老君言世事》便有詳細交代:“這茫茫千古,上下幾千年,興衰千萬事,國運交替,皆有定數(sh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極則亂,亂極則治,治亂興衰,此乃天道之理?!庇终f:“玉帝不忍江山落入蠻夷之手,故決定派諸神下凡擾世,限百日之內(nèi)(人間百年),江山要重回漢室手中。”借天庭神仙之口,澆心頭塊壘,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對塵世人生的看法,作者的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在作者眼中,南宋名將李綱是麒麟金剛神下凡,忽必烈是大鵬神下凡,朱元璋是紫微星君下凡,張三豐是太上老君太清宮的三孩兒下凡……諸如此類,天上人間巧為一體,正合了道家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精髓。
神話的巧妙編織與神奇想象正是《天道》帶給我們的奇妙體驗,他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古典的傳統(tǒng)與魅力。神話的神圣厚重與古典的浪漫典雅相得益彰,讓我們感受到小說《天道》仿佛來自上天的啟示與靈感。小說也的確寫得好看,故事蕩氣回腸,令人愛不釋手。在好看的同時,又給人無限的想象與思考,給心靈以營養(yǎng),給思想以啟迪。所以我認為,《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通俗小說力作,是馬星輝多年來思想與智慧的結(ji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