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英
當我在看《天道——張三豐傳奇》的時候,腦海里會掠過《閩都別記》《紅樓夢》。我很久沒有看過中國古典的章回體小說了,非常高興能夠借著讀《天道》的機會重新領略這種文體的魅力。
章回小說往往分成三大類,即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怪異?!短斓馈芳@三類于一體,既是歷史演義,又是英雄傳奇,也是神魔怪異。由張三豐這個真實的傳奇的人物帶著讀者走了一遍宋末元初至明永樂的160多年的天上人間。在小說中,張三豐既是歷史,又是英雄,也是神異。
這部小說設置很妙。中國古典小說喜歡以夢作為引子或楔子,鋪開事件,展現(xiàn)人物,最終以大夢而歸收尾?!叭松鐗簦婊脽o?!笔侵袊鴤鹘y(tǒng)思想,在道教佛教中更為明顯。《天道》也用了夢的套子,這厚厚兩大冊說起來不過是:太上老君跟前的小童三孩兒打了一個長盹,元神出位16天,到人間一趟,成為張三豐,演繹了160年的故事傳奇。正如全書的結(jié)尾寫道,這正是:“人生爭為利名忙,事業(yè)百年夢一場。書中有真就有假,世人認假不認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也真。人間事事笑談中,天道悠悠局未終。一卷書成君莫笑,由來野史少文章。”
不過與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小說不同的是,《天道》是仙界的夢,一般的小說是凡人做夢。仙界與凡界的夢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神仙并不會說這是做夢,因為道教里說至人無夢,神仙自然不會做夢。神仙可以下凡,可以元神出位,可以打個盹,至于是不是做夢,不知道?!短斓馈菲鋵嵣婕傲艘粋€很有趣的話題,以此延伸,還可以討論“天上一日,地上十年”的時間換算率,因為到了夢界,仙界與凡界的時間流逝方式大概也會不同。
我與馬老師相識時間并不算很長,但自認還算了解他,因為他為人比較坦誠,有什么說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寫了很多東西,尤其這部《天道》,40多萬字,作家的很多想法都能夠透露出來。這部書讓我感覺他是多情的說書人。
多情之一是對傳統(tǒng)的說書講故事方式的多情。我想這個章回體說書方式大概對他影響很大,吸引很大,所以他才會采取這種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做一回說書人。他做得很成功,無論從外在的結(jié)構(gòu)形式,還是內(nèi)在的語言特色,都很符合這種文體創(chuàng)作,尤其是張三豐這個人,塑造得很生動具體,沒有常見的對這種半人半仙之人的云山霧罩之感,在仙為仙,在俗為俗,很接地氣,也將邵武的風土人情、風俗地貌,很真實可感地融入進來,讀起來很有依托感、親切感。
多情之二是對感情的重視。大夢歸時,最放不下的是什么,經(jīng)常是一個人的最真實心境的體現(xiàn)。對于作家來說,這很難處理,因為說起來是主人公的心念,其實際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心境體悟?!短斓馈吩谔幚韽埲S160歲準備回歸仙班的那一刻時,將感情的主旨拎起。他回憶起20多歲時邂逅的一位癡情姑娘,百感交集,悵然若失,纏綿五味,淚溢雙眼。
坦白地說,我讀到此時,有一點失望,修行160年,還未脫離紅塵少年情,太多情了。但再一想,張三豐不想這個,還想什么呢,還有什么值得所想?所有高尚的去做就好了,沒有做的不能做的小小的心念,想想不可以嗎?在思想中完成難道不是完成嗎?
書的結(jié)尾有一句話很好,三孩兒說,仙家們無所不能,但也怕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紅塵”?!短斓馈方沂玖艘粋€道理,紅塵滾滾,懼怕也要滾一遍,也要輪回一場,凡俗難免。我很佩服馬老師這樣處理,他的多情,揭示了他的真性情,也讓他的作品有了令人思考的空間。
責任編輯林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