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保
很多同學寫的記敘文內(nèi)容不充實,缺乏形象感,沒有感染力,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增強記敘文的藝術(shù)感染力,運用三“筆”可以達到效果。
一、工筆
工筆是記敘文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以細膩、精確、詳盡為特點,能鮮明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各個方面,生動展示人和物的特征,揭示其內(nèi)涵,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如果文章重點處沒有工筆細描,就會顯得空洞乏味。作文《永遠的直線運動》中有這樣一個段落:
“大伯總是穿著那件藍襯衫,脖子上總是掛著那條紅白相間的毛巾,用渾身的力氣,推著一個大拖把。大伯的身材不算高大,只能說瘦小。從他那一步一步的挪移中,我看出他動作并不輕松,額頭上冒出的滴滴汗珠濕透了衣衫。大伯從走廊一頭艱難地走到那一頭,再從另一頭回到原處,只要走廊上有人走過,只要走廊上有一滴水,大伯的工作就不會停止,他做著永遠的直線運動?!?/p>
這段細節(jié)描寫,通過“那條紅白相間的毛巾”表明大伯生活簡樸;通過“額頭上的汗珠”言其勞動的艱辛;通過“從走廊的一頭走到那一頭”敘其勞動的單調(diào)乏味。工筆細描,再現(xiàn)了人物勞動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人物的同情。
二、襯筆
美術(shù)中有“烘云托月”“綠葉扶紅花”之說,寫文章也常用渲染襯托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增強感染力。佳作《感人的一幕》,寫一位跛足老人一大早邁著艱難的步子按時出現(xiàn)在街頭,推著裝有牛奶的三輪車,一家一家送,讓人們喝上新鮮的牛奶。為了將這“一幕”寫得更感人,小作者巧襯一筆,設置了典型環(huán)境,時間是周日早晨,這天雪花鋪天蓋地,整個世界萬籟俱寂?!拔摇币詾轷俗憷先瞬粫团D塘?,沒想到他吃力地推著車來了。他瘦削的臉龐被寒風吹得通紅,飄到臉上的雪花融化成冰珠,嘴凍得發(fā)紫,褲腿棉鞋上沾滿了積雪。把人物放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其行為就更感人了——這是以景襯人。
還可以人襯人,一位同學在《難忘的記憶》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暑天下午,我們?nèi)易哂H戚回來,看見鄰居年過七旬的老爺爺在幫我家修豬圈門。老爺爺說豬正在糟蹋我家菜園,他看見后便把豬趕了回來,怕豬再次拱壞圈門跑出來,他才修。作者被這一情景感動了。但如果筆觸僅停留在這件事上,文章還不夠感人。于是作者又插敘了一段回憶:去年老爺爺?shù)男∝i跑到我家麥田,父親看見了,氣上心頭,撿起硬土塊攆著打,把小豬砸成重傷。這事錯在父親,但他強詞奪理,為此兩家糾葛至今還未解開。這段插敘有力地襯托了鄰居爺爺寬容善良的品質(zhì),很有感染力。
三、虛筆
明代畫家方薰說:“古人用筆,妙在虛實。所謂畫法,即在虛實之間。虛實使筆,生動有機,機趣所在,生發(fā)無窮。”文學與繪畫道理相通,過分的實則縮小了作品的容量,使所寫的人和事平淡而板滯;過分的虛則容易流于空泛,讓人不知所云。只有在“實”的同時“虛”上一筆,才能使文章?lián)u曳多姿,富有感染力。臺灣作家陳啟佑的散文《永遠的蝴蝶》,寫了意中人櫻子為“我”寄信報喜,告訴母親即將成婚,但櫻子在雨夜橫穿馬路時不幸喪命車輪下。作者沒有一味實寫,而是借助實寫的雨,運用虛寫來抒發(fā)“我”的悲慟之情:“其實雨下得并不大,這卻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寫櫻子不幸喪命車輪下,用了這樣的句子:“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边@些虛寫使讀者仿佛看到一個純潔無瑕而美麗溫柔的靈魂離我們漸漸遠去,讓人心生悲傷之情。這種對故人的眷戀與歌頌是真摯的、熱烈的,更是永恒的?!拔矣挚吹接肋h的櫻子走到街心”,文末又用虛筆將櫻子的感人形象與“我”的懷念推向極致。若沒有這些虛寫,文章高遠而又深沉的意蘊就無從產(chǎn)生,更不可能使不足600字的文章產(chǎn)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