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縣花生種植面積約為2 000 hm2,總產量達到7 500 t,是本地主要油料作物。受政府政策引導和農戶生產需求影響,近年來仙游縣花生種植面積增加,需要選擇花生高產優(yōu)質品種及栽培技術。花生為旱地作物,粵油45花生品種是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以粵油7號、粵油14和臺南12等優(yōu)良品種資源為親本復合雜交選育而成的高產多抗花生新品種,2010年3月通過國家花生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2010年5月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1]。福建省仙游縣從2018年開始引種試種并推廣粵油45花生,2020年仙游縣粵油45花生種植面積達到340 hm2,本文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粵油45在仙游縣種植表現(xiàn),并提出粵油45花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引種表現(xiàn)
1.1生育期
在仙游縣,粵油45花生在春分前后播種均可,可采用直播法,在立秋前后收獲,全生育期穩(wěn)定在120~130 d。
1.2農藝性狀
粵油45為疏枝、連續(xù)開花的直立珍珠豆型花生品種,長勢強[2];2020年7月,粵油45主莖高58 cm、葉17.4片、主要分枝6.6條、葉色濃綠、中等類型,收獲時青葉8.4片,單株結果莢為20.9個,雙仁果占89.5%,無三仁果,飽果率為74.3%,百果重為186.1 g,百仁重為69.3 g,出仁率為67%,理論產量為517.26 kg。
1.3產量表現(xiàn)
2019年在仙游縣賴店鎮(zhèn)錦田村和龍興村示范種植13.5 hm2,于8月4日采取隨機選取3個不同的地塊進行實產測驗,結果見表1,折干率為56%,粵油45平均干果產量為4183.5 kg,比對照汕油71增產17.8%(見表1)。
2020年擴大推廣種植,主要在賴店鎮(zhèn)、蓋尾鎮(zhèn)、龍華鎮(zhèn)以春種種植,面積達300 hm2,于7月下旬對這3個鎮(zhèn)的示范區(qū)進行實產測驗,結果見表2,折干率統(tǒng)一按56%,粵油45平均干果產量為3 996 kg,對照汕油71增產17.9%。
1.4抗性表現(xiàn)
粵油45在仙游縣田間生長旺盛不早衰,經過3年的引種推廣,粵油45在仙游縣表現(xiàn)良好,耐旱、抗倒、抗青枯病,產量較好。
2粵油45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選地及整地
科學選擇種植地區(qū)對防治花生病蟲害十分重要,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及保水保肥性能較好的沙壤土。整地時,每公頃土地施入過磷酸鈣25 kg、三元復合肥(硫基)50 kg、硫酸鉀10 kg、農用硼砂2 kg、硫酸鎂2 kg,需深耕土地。
2.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當土地溫度穩(wěn)定在12℃以上時搶晴播種[2]。在3月中旬~4月上旬播種,花生種子應在播前1~2 d完成脫粒,剔除掉弱種、病種,在播種時使用30%多??藨腋┌璺N,陰干成膜后即可播種,做到隨拌即用,每畦種3行,每穴播3~4粒種。
2.3田間管理
噴施除草劑并覆蓋地膜。播種后1~2 d,每公頃土地使用丁草胺或禾耐斯500~650倍液噴施,需將畦面均勻噴濕,然后覆蓋透明地膜,每隔3 m在畦兩邊壓土,防止大風揭膜[3]。開花盛期后使用15%多效唑300~400倍液噴施,根據(jù)花生生長勢酌情增減用量,長勢弱且肥水不足時不宜施用[4]。
2.4病蟲害綜合防治
按照“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進行病蟲害防治,在苗期使用吡蚜酮或多殺菌素防治蚜蟲、薊馬等;在開花和下針結莢期使用中生菌素、嘧菌酯、呋蟲胺等防治枯萎病、銹病、葉班病、斜紋夜蛾等;在7月底,當花生地上葉片大部分落黃、地下果莢變硬、果仁充實飽滿時即可收獲,在收獲時需撿拾地膜,防止地膜殘留在土壤中污染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李少雄,梁炫強,周桂元.花生新品種粵油45的選育[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11):19-21.
[2]徐偉霞.春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14):42-51.
[3]劉慶倫,孟憲英.地膜覆蓋花生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0):156-157.
[4]余世英.花生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途徑探討[J].農技服務,2009(11):22-23.
(福建省仙游縣農技推廣中心吳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