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真真 李金萍
【摘要】目的:分析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方法:設定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為時間段,選擇在我院住院的68例化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而后以隨機數(shù)法為依據(jù)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在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再采用預防性護理模式。在護理完成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靜脈炎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A級患者中有1例、B級患者0例、C級患者0例,發(fā)生率為2.94%,對照組A級對照患者有3例,B級患者有3例,C級患者有1例,發(fā)生率20.59%,差異顯著(P<0.05)。護理完成前后,研究組滿意有17例,一般滿意有14例,滿意率是91.18%,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一般滿意有9例,滿意率是70.59%,差異明顯(P<0.05)。結論:預防性護理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治療上效果較為顯著,其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外滲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還能讓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因此,可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
【關鍵詞】預防性干預;化療藥物;外滲;靜脈炎;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2-0129-02
靜脈炎是一種急性的靜脈無菌性炎癥,按照靜脈病變發(fā)生位置的不同,可細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引發(fā)靜脈炎發(fā)病的誘因很多,其中局部創(chuàng)傷、手術、心臟病等誘因是最常見的,但通過靜脈輸入較強刺激、較高濃度且持續(xù)時間長的治療藥物,也有可能會直接造成靜脈內皮細胞的嚴重損傷,進而導致發(fā)生靜脈炎。癌癥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主要通過各種化學藥物來幫助癌癥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化學藥物有很強的毒副作用,在將癌細胞進行殺滅的同時,也會嚴重損傷人體內正常的組織細胞,從而導致外滲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為患者的精神和經(jīng)濟方面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因此,采取預防性護理方法對化學藥物產(chǎn)生外滲導致的靜脈炎患者至關重要。本文將采取常規(guī)護理和預防性護理兩種不同方案進行分析,并對效果進行深入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設定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為研究時間段,選擇在我院住院的68例化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而后以隨機數(shù)法為依據(jù)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34例對照組患者中,最小患者20歲,最大患者59歲,平均年齡(39.45±2.64)歲,其中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癌癥類別:胃癌8例,直腸癌11例,結腸癌15例。34例研究組患者中,最小患者21歲,最大患者61歲,平均年齡(40.30±2.79)歲,其中有男性20例,女性14例;癌癥類別:胃癌7例,直腸癌11例,結腸癌16例。兩組差異較?。≒>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如下:(1)所有患者均已確診為癌癥患者;(2)患者及家屬享有知情權,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如下:(1)精神方面存在問題;(2)免疫系統(tǒng)出現(xiàn)異常的患者。
1.2 方法1.2.1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穿刺過程中應采用無菌環(huán)境,并且穿刺部位不能選擇患者肘窩、下肢和患肢的部分;定期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對患者每天的病情變化情況對藥物的劑量和輸入的速度情況進行調整;要將病房內中的環(huán)境及物品統(tǒng)一消毒處理,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和細菌感染;定時輪班進行巡房檢查,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情況做到充分掌握;在巡查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xiàn)過敏或不良反應時,應立即進行有效處理。
1.2.2 研究組:在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再采用預防性護理模式。具體如下:(1)首先,血管的狀況,醫(yī)護人員定期對患者進行血管檢查,并根據(jù)其病情進行系統(tǒng)的評估。選擇適當?shù)撵o脈穿刺,避免同一部位穿刺;在穿刺前,醫(yī)護人員應充分按壓放松患者穿刺位置,爭取成功地進行一次性穿刺;在治療完成化療后,可使用30~50毫升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沖管,以免受到殘留物刺激。(2)健康教育:選擇兩名有豐富預防護理經(jīng)驗的護理人員,結合病患實際情況,安排一系列健康教育內容,每次應約15分鐘。首先,護理人員要向病患講解化療藥物知識,外滲靜脈和靜脈炎知識等。在講話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綜合考慮病患的學歷和理解能力,不用或少使用專業(yè)術語,進而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了解健康教育中的內容;其次,在完成健康知識的講解后,護理人員應該針對疾病狀況提出有針對的問題,患者回答完畢后,引導患者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對健康知識進行復述,幫助患者加深對疾病相關的知識,進而推動患者配合工作。此外,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出分析,如果患者掌握的健康知識較多,且對護理干預的理解更為深度,則可以結束健康教育的宣教;如果患者在掌握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不夠完善,且理解度不高,則進行第二輪的健康宣教,當然,在進行講解時,護理人員要親切友好,不急不躁,直到患者完全掌握相關知識就可結束健康教育宣傳。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護理員在說話過程中,要注意自己本身的語速和表達方式,以免給患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此外,對于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患者不明白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進行分析、耐心回答,直到患者完全了解和掌握為止。(3)心理護理:如果患者在靜脈出現(xiàn)化療藥物滲透,則需對患者給予安撫,以免使患者產(chǎn)生恐慌和焦慮情緒。(4)適量運動護理:在患者化療期間,為了使患者皮膚有更好的彈性,可叮囑患者練習一些簡單的氣功或太極,通過運動對患者的各個部位進行按摩,提高血管彈性,避免藥物滲出,從而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5)護理人員應有責任心:如果患者患有靜脈炎,則應予以治療。如果是一般的留置針應立即拔出,為其患者更換位置重新穿刺,如果出現(xiàn)發(fā)炎的情況應給予熱敷處理,癥狀一般會在3個小時內明顯好轉,如果未見好轉應立即通知醫(yī)師看是否有細菌感染的情況。如果PICC(外圍靜脈穿刺入中心導管)出現(xiàn)靜脈炎,首先用熱敷,如果為機械靜脈炎或化學靜脈,癥狀會得到好轉,如果癥狀沒有改善應立即拔出。如果疑似細菌靜脈炎,應告訴醫(yī)生進行導管和血液培養(yǎng),并從靜脈及其他導管取血作為確診的依據(jù)。如有膿液,應采用無菌棉棒對膿液進行無菌培養(yǎng),同時對皮膚消毒,以免影響細菌培養(yǎng)結果。
1.3 觀察指標
(1)靜脈炎的發(fā)生評估標準有三個級:A級:穿刺部位明顯痛楚、紅腫現(xiàn)象,無條索性變化,硬結;B級穿刺部位呈紅腫,疼痛現(xiàn)象;靜脈無索狀和硬結;C級穿刺部位為紅腫,疼痛,靜脈可發(fā)現(xiàn)硬結和條索狀變化。(2)評價護理的滿意程度:此指標主要是以我院制定的滿意程度調查問題為輔助,共設置滿意度、一般和不滿意三項標準,滿意度=滿意和一般滿意之和除以總例數(shù)乘以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文涉及到的所有資料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結果采用卡方檢驗,并以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比較
在護理結束前后,護理人員分別對兩組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進行分析和比較。研究組A級患者有1例,B級患者0例,C級患者0例,發(fā)生率為2.94%,對照組A級患者有3例,B級患者3例,C級患者1例,發(fā)生率為20.59%,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護理完成前后,研究組滿意有17例,一般滿意有14例,滿意率是91.18%,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一般滿意有9例,滿意率是70.59%,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癌癥在人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它是在人體細胞持續(xù)分裂后產(chǎn)生的許多額外的細胞在人體內形成腫瘤,侵入周圍的組織和器官,導致人體發(fā)生各種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到人類生命和健康。發(fā)表于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的《全球癌癥負擔報告》顯示,僅2016年就有1720萬例癌癥和890萬例死亡。目前,化學藥物療法是治愈癌癥的主要途徑,它能有效地阻止癌細胞增加,也能有效地阻止癌細胞增加、侵襲和轉移?;瘜W藥物有很強的毒副作用,在將癌細胞進行殺滅的同時,也會嚴重損傷人體內正常的組織細胞,從而導致外滲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
在長期接受化療治療的腫瘤患者中,其靜脈炎病發(fā)率比其他疾病的病發(fā)率要高的多,根據(jù)相關臨床研究顯示,腫瘤患者靜脈炎發(fā)生的原因可能與接受化療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系。長期接受化療治療的患者需要對靜脈反復的穿刺,必定會對靜脈血管造成損害,再加上化療藥物對于腫瘤患者的皮膚和血管造成的刺激,會引發(fā)患者局部的組織產(chǎn)生毒性反應,進而對患者血管內部造成一定的損傷。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加強腫瘤患者的預見性護理模式的運用,不僅能有效地減少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還能減少化療藥物的外滲引起靜脈炎。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相較差異顯著(P<0.05)。護理完成前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相較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預防性護理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治療上效果較為顯著,其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外滲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還能讓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因此,可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魏靜.預防性護理對血液科靜脈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0,17(6):82-85.
[2] 張松麗,朱秋霞.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Z2):217-218.
[3] 周凌珊.預防性護理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6,14(2):73-74.
[4] 王彥廣.預防性護理干預模式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9):147-148.
[5] 許美仙.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6):33-35.
[6] 梁華葵,劉娟.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的影響[J].工企醫(yī)刊,2013,26(3):250-251.
[7] 許美仙.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6):33-35.
[8] 吳美財,沈良盛.預防性護理對減少化療藥物外滲致靜脈炎的臨床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8,31(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