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盛
【摘要】盡管當下數字時代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很多新穎教學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還占據主流。因此,提高中學生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對當下英語課堂普遍存在問題的分析,進而提出一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建議,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改進
引言
不同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新課標主張通過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從多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非單一的“成績高者為王”。要想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及社會對學生和老師同時的要求,一線教師必須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原有的教學方案,將教育的重點從學生的英語筆試成績轉變到綜合考慮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英語綜合素質以及詞匯的掌握、語法的理解等內容。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課標提出了“課程改革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仍然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以及理論用于教學改革實踐。以下我們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部分做具體分析:
1.缺乏有效的教學理論。目前我國的初中課堂教學理論仍舊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十分明顯,相較于國外的一些先進教學理論略顯落后。雖然我國很多初中學校已經積極嘗試將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中,努力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但是這一借鑒還停留在對教學形式的模仿上,缺少結合實際的創(chuàng)新型改變,這就使得目前的很多教學理論改革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效率未得到明顯提高。除此之外,一貫過分關注課本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有效性改革的進程,這也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2.教學模式單一且固定。我國很多地區(qū)中學校園英語學習氛圍并不濃厚,因為英語在中考總成績中占比較小,想教育滿分只有100的英語,出于“性價比的考慮”,更多的學生、老師及家長選擇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其他科目的教學上。于是,很多老師選擇直接灌輸英語知識點再布置大量練習題幫助學生記憶,這種單一的且死板強硬的教學方式雖然在短期內的確可以起到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并提高其成績的作用,但是對于長遠的英語學習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在學生心中英語早就不是一門語言而是一張試卷,這樣的心態(tài)又如何能產生高效的課堂學習呢?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影響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教學活動的效率低下。盡管新課標已經為中學英語教師敲響了學生英語學習高效性的警鐘,很多地區(qū)的中學英語課堂已經出現了主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嘗試,但是實際的改革進程并不理想,比如在課堂角色扮演活動中就暴露了以下問題:首先,為了創(chuàng)設情景而去創(chuàng)設情景,反而忽視了必要的英語技能掌握問題。其次,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反而忽略了課程的主題問題,學生在學習完一節(jié)課之后腦海中只有游戲的畫面,對于必要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反倒寥寥無幾,這顯然與新課標要求是本末倒置的。最后,課堂活動的時間安排和時間長短控制問題,由于經驗不足,很多老師控制不好課堂游戲的時間,從而導致英語知識點教授的時間被壓縮,除此之外,從何處開始引入游戲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摸索的。
2.課堂小組合作活動效率低下。小組活動是對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的綜合考驗,但是實際教學應用中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一方面,有的老師認為小組活動沒有必要而無限壓縮甚至取消了小組合作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有的老師認為小組活動很重要,分配給其過多的時間。時間太長和太短都不利于學生的高效思考,同時也會影響課堂其他教學模塊的時間。
3.學生的學習活動效率較為低下。傳統的應試教育課堂,學生對老師有著很強的依賴性,離開了老師的課堂講解,學生就對知識的掌握非常迷茫。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不單單是等著老師來教,這一前后存在差異的教學要求使得部分學生無法快速適應,從而導致課堂效率的下降。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家長為孩子報了課外補習班,課內外高強度的學習加重了學生的身心壓力,容易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學生不愿意主動學習英語,對于英語的掌握效率就更加低下了。
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教育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去學習新的技能?!痹鯓咏虝W生自主學習,怎樣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改革英語教學的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現階段英語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下面從兩點進行分析:
1.關注學生的興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英語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但在課堂 上卻出現了主客倒置的現象。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是初中英語課堂有序進行的必要保障。興趣是一個人獲取知識的原動力,它不僅能夠開拓學習者的學習思路,更能保證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效率。新課標要求的課堂關系應該是教師負責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腳步去學并有自己的思考。教學是雙向的,教師的教離不開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亦需要教師的教來啟發(fā)。同時其中也存在著主客體的關系,教師更多的是作為學生學習的源頭活水提供學習的經驗、思路等,而學生要自己去尋求知識而非一味地等待教師灌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It's my classroom”一文時可以播放一些不完整的動物圖片讓學生進行猜測,以此來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正式的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2.明確教師的協助作用。(1)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眰湔n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高效進行的前提。只有當教師對課本內容了如指掌并將知識點與教學大綱融會貫通銘記于心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才能做到有條不紊,隨機應變。教師在備課時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研讀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教學大綱和考試章程的具體體現,只有對課本知識了解通透之后,教師的教學才能做到節(jié)約時間又內容充實。其次,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分出教材的疑難點,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在教案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和評價空間。再次,教師在備課時要縱觀全局,不能將目光單純鎖定在下面將要教授的那一部分內容上,而要注重課本知識的前后連續(xù)性,必要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課本的教學順序作出調整。最后,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工具,如借助多媒體投影設備進行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的播放,以豐富課堂內容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進行趣味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英語課堂的高效同樣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簡單來說,可以通過豐富的課堂互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必要的情景設計給予學生交流討論的空間、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是提高課堂有趣性的有效措施。
(3)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英語教學課堂的互動主要分成兩塊:質疑互動和歸納互動。前者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對課堂教授知識的思考,思考課上所講內容是否有問題、是否可以有所改進,從而鍛煉學生的質疑精神和獨立個性。后者旨在于課堂教學的末尾增加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環(huán)節(jié),將課上所講的內容進行概括和整理,進一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印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4)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緊張的課堂氛圍是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運轉的,現在的初中英語課堂多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邊聽還要快速地記筆記,完全是秘書型課堂學習狀態(tài),過于缺少自己的情感。這一現狀的成因主要是升學的壓力,中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高一層次的學習。但是要知道英語學習需要時間的積累。倘若英語的課堂一直是死氣沉沉的,那么初中英語課堂只能叫英文解題培訓,學生早就不是為了英語而去學習,而是為了單純地做題拿分,長此以往,學生哪里還有學習的熱情,英語學習早就被學生視作不得不去掌握的一種工具。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英語教師應創(chuàng)設相對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課堂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以及使用英語的成就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緩解課堂緊張壓抑的氛圍。
(5)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英語教學說到底是語言教學,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對話情景。英語作為現在實用性非常強的一門外語,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書面筆試成績的要求上。盡管書面成績的確可以反映部分英語學習情況,諸如聽力能力、閱讀能力、翻譯理解能力,但是最為重要的語言溝通能力卻是傳統應試教育完全忽略的一部分,而這正是英語學習最終的目標——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的筆試成績固然能反映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口語表達能力實在是無法滿足日常交流的需求。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在關注自己考試成績的同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口語練習上,我們不要求學生能做到多么動聽地道的英文表述,我們只希望對于日常交流所需的語句詞匯學生可以很自然地進行表達。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對話而非單純的單詞默寫等。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和學生進行互動,在緊張的課堂教學中加入對課堂內容的集體探討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緩解課堂的緊張節(jié)奏,幫助學生梳理已學知識,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思辨能力。
(6)設置合理的英語學習獎懲制度。及時的刺激和反饋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必要措施,具體來說就是設置必要的獎懲制度,設定階段性學習目標或是學習行為的評優(yōu)標準,以便對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進行嘉獎,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進行督促。最重要的是,設置獎懲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批判打擊,教師應將其主要功效放在表揚和引導上。
結語
能否做到英語課堂的高效教學,是對英語教師教學素質和理念的綜合考量。課堂教學從課前準備就已經開始了,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前的充分準備必不可少,對課程安排和教材內容的融會貫通必不可少,對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結合實際必不可少,對教學資源的充分整合利用必不可少。總而言之,有效的教學課堂離不開負責的教師,離不開符合實際要求的教學理念,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宋霞.淺談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48):136.
[2]孫曉英.關于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新課標下英語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校園英語,2019(41):162.
[3]王轉梅.新課改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新課程(中),2019(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