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
惠山泥人館《獅子繡球》
江南地域民間泥塑歷史久遠,據(jù)考古資料顯示,無錫惠山泥人的歷史可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器物中有許多動物形象的陶偶、泥偶。到了隋唐時期,在宗教信仰的氛圍影響下,彩塑泥人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批用模具印坯予之彩繪的泥人,“粗貨”誕生了。明清時期,無錫惠山已成為瀏覽勝地?,F(xiàn)如今, 惠山泥人的工藝手段日趨成熟、達于完美, 取材亦寬廣通泛。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同樣適用于無錫惠山泥人。惠山泥人的誕生來源于人們的美好愿望,是人類與強大自然觀念意識上的溝通與抗爭。江南地區(qū)將童子以及某些自然事物當作圖騰加以崇拜,將其視為具有某種保護功能的神祇,既能鎮(zhèn)邪祈福又能代表人丁興旺。縱然朝代的更迭、時間的推移、外在形態(tài)的變化, 都不能改變人們對于“吉祥和諧、生命昌盛、生活富貴和美”美好含義的向往。
惠山泥人主要由民間手藝人進行制作,題材也都是來源于民間,內容大多是以喜慶吉祥、祈福辟邪題材為主,主要分為“粗貨”和“細貨”?!按重洝敝凶顬橹木褪谴蟀⒏P蜗?,也被稱為惠山阿福,即出自對美好生活向往象征下的童子形象。在“細貨”中,主要以戲曲中的人物為塑造原型,進行以戲劇演出的場景的創(chuàng)作,用靜態(tài)的形式傳遞出熱鬧的生活氛圍。
惠山泥人童子形象的創(chuàng)作中,幾何構圖是多個物體構成場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隱形的構圖線中,有時只要線條的走向有所變化,整個構圖所表達的意圖就會有所變化。根據(jù)主題人物數(shù)量的變化進行不同的構圖方式,往往會組成三角形、長方形、五邊形或多角形等等,形成平衡穩(wěn)定的畫面。
《我愛北京天安門》
在作品《我愛北京天安門》中,運用了五邊形構圖,三個歌唱孩童緊靠在一起,中間的女孩為最高點,左右兩邊構圖線向下延伸,形成視覺上的錯落效果。左邊的女孩伸出一只手,更是讓畫面有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總體上帶給人以和諧端莊的感受。在《春?!放c《堆子》這兩件作品中,主要運用了三角形構圖法,頂部是牛背上童子高高挺立的一髻頭發(fā)以及由人物層層疊加至最高點的葫蘆造型。《堆子》中,等腰三角形更是突出場景的高聳感以及堅實感。此外,長方形構圖法體現(xiàn)在《車張仙送子》中,兩個人物組成長方形位于底座之上,整體具有挺拔崇高之意。
通過對惠山泥人童子形象組合式構圖的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在泥人塑造中也常常運用對稱式構圖,可分為軸線對稱以及相對對稱。一組組阿福泥人在市場上暢銷便是對這一現(xiàn)象的完美解釋,一對童子常有好事成雙,成雙成對的意蘊。對稱式構圖一般表現(xiàn)平靜自如的場景,它可以給畫面帶來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具有平衡、穩(wěn)定、相對的特點。如《惠山泥人》與《連年有余》都為豎軸中心對稱,左右相對應,形成完整的畫面風格。
《連年有余》
《春?!?/p>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山川水秀滋養(yǎng)了一批江南人。在江南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人文生態(tài)的發(fā)展變遷中,它積淀形成了豐厚的歷史底蘊與地域特色。恬靜內秀的風格韻味同樣也衍生到了民間美術中。惠山泥人在藝術形象塑造上,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元素、地方戲曲以及其他民間美術樣式的精髓,外觀造型簡練,呈現(xiàn)出簡約飽滿的狀態(tài),其中五官的塑造更是極為講究。
“粗貨”,即無錫大阿福形象泥人玩偶,從唐宋發(fā)展至今,江南地區(qū)的民間手藝人越發(fā)注重五官精細刻畫。童子形象的泥人頭部整體形態(tài)成扁橢圓狀,大額頭下五官集中刻畫,凸顯童子形象的憨厚樸實、敦實可愛模樣。大部分無錫泥人童子形象的眉毛為柳葉眉,也有一部分為短眉。柳葉眉線條細膩流暢,位于水靈大眼的上方,鼻子嘴巴小巧嬌嫩,體現(xiàn)出溫潤的江南氣息。眉心紅點是江南地區(qū)人們希望家家戶戶的孩童都擁有智慧,帶有聰穎吉祥的美好寓意。
惠山泥人的誕生受到唐代審美的影響,以豐腴為美,圓潤的造型使臉頰帶肉,弱化脖頸。嬌嫩的鼻子和嘴巴因兩側臉頰的拱起而集中到一起,鼓著的紅彤彤腮紅讓童子形象看起來更加生動。在有些五官造型中,櫻桃小嘴往往比鼻子還要小巧一些。上嘴唇的形狀輪廓如愛心鑲嵌于臉部,下嘴唇一般都比上嘴唇厚一些,但更加窄小。整個嘴部形狀如同日本藝伎的紅唇,配上一個小雙下巴,肉嘟嘟而又靈動的胖娃娃神韻可人?;萆侥嗳送有蜗笸媾嫉难劬νǔ殡p眼皮,狹長線條賦予靈動的雙眸。無論什么表情的阿福形象,總是眉眼彎彎,笑意示人,富有靈氣的眼神可以一下子吸引到人們的眼光。一對泥人,往往女孩在眼尾會畫上幾根長翹的睫毛以示區(qū)別。大耳朵也是無錫大阿福的一個標志特征,厚實肥碩的耳朵大小比例夸張,可達到整張臉的一半長度,雙耳垂肩。耳部外形方正,沒有太多的曲線變化,耳垂肥碩,如同元寶一樣掛在兩側。又因為無錫惠山泥人在明清時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所以童子形象與佛像造型有些許的共通之處。這樣的耳垂在無錫百姓看來是福慧雙修的象征,整個五官造型的塑造傳達了當時人們內心的美好愿景,對天真爛漫孩童的喜愛,對生活美好、圓滿團圓的追求和期盼。
造型藝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體的視覺張力,惠山泥人中的童子形象造型多變,除了表現(xiàn)在五官刻畫,還表現(xiàn)在其外在組合元素中。現(xiàn)如今,阿福形象的龐大體系不斷擴充,從手持物件上、形制上、色彩紋樣上、制作精細程度上等都延伸出許多大阿福。最為經(jīng)典的惠山泥人童子形象,還是手中抱著青毛獅這一姿態(tài)。以大部分情況下中國傳統(tǒng)民間物件來看,手抱麒麟更符合人們的想象與祝福,這中間便涉及惠山泥人的古老神話故事。關于這一傳說,流傳至今,存在諸多版本。最廣為流傳的版本:古代惠山森林的野獸常常傷害農家孩童,上天便派出神童“沙孩兒”助善懲惡?!吧澈骸蔽⑽⒁恍Γ肢F即俯首投入其懷抱。世人為了感謝這一恩澤,用惠山黑泥塑造了手抱猛獸的大阿福像,家家供奉,以求民安幸福。青毛獅由此便成為最為常見的組合元素之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變遷,惠山泥人童子形象手中的物件也豐富多變了起來。從動物的角度來看,除了青毛獅,還常常有蝙蝠、錦鯉等出現(xiàn);從水果的角度來看,出現(xiàn)了仙桃、橙子等;從傳統(tǒng)吉祥物件來看,還有吉祥結、蓮蓬、如意等。一方面,“蝠”與“?!薄棒~”與“余”同音,年年有余、福從天降都是傳統(tǒng)國人生活中的愿望。另一方面,仙桃代表健康長壽,橙子的金黃色體現(xiàn)富貴,加之形狀表示團圓幸福。而蓮蓬是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植物之一,吉祥結與如意的含義不言而喻,由此傳遞吉祥富裕的美好想象。
《堆子》
無錫惠山泥人童子形象五官圖例
無錫惠山泥人童子形象組合元素
這些轉變都說明了江南地域民間藝術形態(tài)的多姿多彩,民間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江南民間節(jié)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等一系列的生活活動中,惠山泥人童子形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載了人們真誠質樸的理想與愿望。
從古至今,色彩就未離開過人類的生活,色彩可以增加物品的吸引力。無錫惠山泥人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至今,都有其特定的色彩風格。惠山泥人童子形象的藝術表現(xiàn)中十分注重彩繪部分,彩繪這一技藝在整個制作工藝中都占據(jù)較為重要的部分。俗話說“三分塑七分彩”,這是在惠山泥人行業(yè)中大家一致認同的觀點。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