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芯銘
2 0 1 6年1 0月,隨著一陣“哇哇”的哭聲傳來,緊張地守在手術(shù)室門口的一家人終于舒了口氣,我的弟弟出生了。
弟弟剛出生的時候,皮膚皺巴巴的,看起來很丑。過了兩個星期,他的皮膚逐漸舒展開,越看越覺得他順眼。
弟弟有著葡萄般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小巧又挺拔的鼻梁,紅潤的小嘴,臉上兩坨滑嫩的“肉肉”,白皙又有彈性。他笑起來露出兩排粉嫩的牙齦,臉上的兩塊“肉肉”被擠成兩個圓鼓鼓的小球,眼睛瞇成了一條線,甚是好看。每當(dāng)我心情煩悶時,聽到弟弟“咯咯”的笑聲,心情就會好起來。
這個小家伙身體軟軟的,把他抱起來逗他一下,他便會跳上一支狂野的原創(chuàng)舞蹈,發(fā)出一串感染力極強的笑聲,讓你也跟著快樂起來。
小家伙慢慢長大了,愈發(fā)皮了。他腦子里裝滿了鬼點子,整天喊著要當(dāng)“天才威”,要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把家里弄得滿地狼藉。走路的時候一個不注意,往往就會踩到什么玩具,甚至摔個四腳朝天。一次,弟弟不知從哪里找來一根水管,將我的跳繩穿過水管,然后綁在方凳上,說這是偉大的發(fā)明,叫“安全座椅”,還嚷嚷著要拿到小汽車上用。他還曾把家里大大小小的水桶、鍋碗瓢盆整齊地擺在地上,雙腿叉開,坐在地上,拖著長音吆喝著:“舊手機換盆換桶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沒想到弟弟跟著媽媽去了趟菜市場,看到路旁擺攤兒的大爺吆喝著做生意,竟學(xué)會了叫賣。
弟弟有時候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一個星期天,我睡醒后,書房里是爸爸打字的“嗒嗒”聲,陽臺上是媽媽洗衣服的“嘩嘩”聲,廚房里是小不點兒弟弟吃飯的“吧唧”聲。我來到廚房,將稀飯盛到碗里,放在桌上,想著晾一會兒,順手捏了幾下弟弟肥嫩的臉蛋兒。陽臺上的媽媽呼喚我?guī)蛡€忙,我便過去了。等我靠近餐桌時,看見弟弟正將自己不吃的蔬菜放進(jìn)媽媽的碗里,怕被媽媽發(fā)現(xiàn),他還舀了幾勺稀飯蓋了上去。好啊,偷偷摸摸地干壞事呢!我悄悄躲在沙發(fā)后看他還有什么鬼把戲。他似乎察覺到有人盯著他,警惕地轉(zhuǎn)動腦袋四處看了看。見沒人注意到他,他接著將青菜埋在媽媽的碗里。媽媽的碗里鼓起一個包,他似乎覺得不妥,就挖了一點青菜放在我的碗里,再用稀飯蓋上,還滿意地點了點頭。我正想過去戳穿他的“把戲”,竟看到他將嘴里嚼了一半的肉吐在桌子上,又用手從桌子上抓起來放進(jìn)我碗里,也舀了幾勺稀飯蓋上。好家伙,咽不下去的肉就吐出來埋在我碗里??!
我沖出去拿著湯勺將碗里的東西亂攪一通,指著弟弟埋的青菜問道:“這是什么?”這個小鬼被突然出現(xiàn)的我嚇了一跳,一下子慌了神,隨即鎮(zhèn)定下來,眼珠子一轉(zhuǎn),講道:“我看你平時不怎么吃青菜,這樣弄你才會吃嘛。”“那這一坨又是什么?”我指著那一大坨被他嚼過的干巴巴的“不明物體”問道?!澳?,那個是肉松。對,就是肉松,很好吃的,姐姐。”他不慌不忙地看著我,眨巴著大眼睛,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這個小滑頭真讓我哭笑不得。
是啊,五歲的小不點兒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家有二寶,何其歡樂!看著這個小不點兒一天天長大,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在我心頭滋長。
(指導(dǎo)老師 吳正榮)
簡 評
文章敘寫了弟弟剛出生不久的可愛形象和總能讓“我”快樂起來的笑聲;弟弟長大后“愈發(fā)皮了”,腦子里裝滿了“鬼點子”,愛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家里熱鬧極了;弟弟不想吃青菜,想出了“鬼點子”,還把嚼了一半的肉放在“我”碗里。文章里有豐富的生活,有張弛的故事,言之有物,這些均值得大力提倡。
作者觀察細(xì)致,細(xì)節(jié)安排非常巧妙,創(chuàng)造了典型的“特寫鏡頭”。尤其是弟弟偷偷將不吃的青菜放在“我”和媽媽碗里,將嚼了一半的肉埋在“我”碗里,被“我”發(fā)現(xiàn)后又想出巧妙的借口來圓謊,這些描寫非常成功。作者能夠嫻熟地運用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等,真正做到了緊扣主題,“化點成面”,生動刻畫了古靈精怪的弟弟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處是文章的最大亮點。
文章語言生動活潑。作者能夠站在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寫孩子,語言就生動活潑起來了,弟弟的形象自然就更鮮活,更生活化了。
文章字里行間有一種暖暖的親情在流淌,讀后讓人心里暖暖的。
(吳正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