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丁 張懿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人文關懷的胸腔積液患者護理舒適度提升路徑。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在胸腔積液引流過程中應采取人文關懷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患者的舒適度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感覺舒適率67.5%明顯高于參照組32.5%,且VA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12.5%明顯低于參照組45%,差異顯著(P<0.05)。結論:基于人文關懷理念建立的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舒適度,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 人文關懷;臨床路徑;胸腔積液;護理舒適度
胸腔積液是呼吸科常見癥狀,直接病因是胸膜表面存在大量的間質液體滲漏導致其在胸腔內部積聚,臨床利用胸腔積液引流結合臨床治療降低臨床不良反應[1]。引流期間的穿刺及置管等會引起患者產生一定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胸腔積液患者需要高質高效的護理模式,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升護理質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給予患者人文關懷護理,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本研究對胸腔積液患者采取人文關懷護理,探討其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參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8~70歲,平均(53.25±3.47)歲;實驗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齡50~72歲,平均(54.63±3.78)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診斷為胸腔積液患者;排除標準:具有精神類疾病且溝通有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引流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xiàn)胸悶胸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時處理,嚴格察看引流出來的液體形狀。
實驗組基于參照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具體如下:(1)建立關懷小組,由護理技術專業(yè)且有豐富經驗的護師組成,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護理工作計劃的制定、執(zhí)行的監(jiān)督。(2)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臨床護理路徑,并讓其知曉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引流前:察看插管處和導管情況、患者精神狀態(tài),對情緒不佳患者給予適當?shù)男睦硎鑼В_保引流順利進行。②引流中: 室內調至舒適的溫濕度,播放輕音樂,由專業(yè)護理人員開展精準勻速的引流,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若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并妥善處理。③引流后:持續(xù)觀察患者狀態(tài)并記錄。(3)人文關懷。基于臨床護理路徑采取人文關懷,除治療性操作外,關懷小組成員于上、下午展開1h的人文關懷護理。①上午與患者溝通,清楚其疼痛及不適,詢問人文關懷性需求;實時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并采取心理疏導。②下午召集患者進行瑜伽呼吸鍛煉,利用輕音樂對其展開音樂療法。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舒適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測評患者的舒適程度,分數(shù)越高越不舒適。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1對比兩組患者舒適程度
實驗組患者感覺舒適率67.5%明顯高于參照組32.5%,且VAS 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12.5%明顯低于參照組45%,差異顯著( P<0.05),見表2。
胸腔積液是臨床常見并發(fā)癥,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和循環(huán)衰竭等后果。因此臨床上需給予患者針對性的人文關懷護理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全面的護理干預,避免發(fā)生不良反應,提升其治療期間舒適度[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感覺舒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且VA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 P<0.05)。
綜上所述,基于人文關懷理念建立的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舒適度,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冰玉,金潤銘.惡性胸腔積液診斷及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3):78-181.
[2] 梁葵弟,魏梅香,鄭秀麗.人文關懷在耐藥結核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03):193-195+226.
[3] 張理花,陳婭薇.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應用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5): 419-422.
作者簡介
蘭丁(1981-),女,漢族,重慶人,本科,中級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護理教育,實踐護理。周裕婧(1988-),女,漢族,重慶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護理教育,老年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