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龍飛
摘? 要:目的? 探討血府逐瘀湯加減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臨邑縣中醫(yī)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其中4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另外4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持續(xù)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比使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更有利于患者康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少。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加減;冠心病;心絞痛;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1-0012-02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具有多發(fā)性的心內科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此類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絞痛。病發(fā)時會導致管腔阻塞,影響血管血液流速,從而引起心肌缺氧和缺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若是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1]。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采用西藥進行保守治療,但隨著中醫(yī)理論在臨床醫(yī)學中的推廣,中醫(yī)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價值被逐漸認可,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方法在臨床上的使用逐漸增多[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臨邑縣中醫(yī)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53~75歲,平均年齡(62.18±1.32)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9±0.82)年。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1.23±1.41)歲;病程11個月~10年,平均病程(5.31±0.7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簽署對該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無精神障礙可配合研究,對藥品無依賴病史,對藥品無過敏現象,患有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有合并惡性腫瘤。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方法進行治療,使用緩解疼痛、降脂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進行拜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企業(yè):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口服治療,餐后口服1次/d,100 mg/次。若患者心率過快,則可給予患者倍他樂克(生產企業(yè):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進行聯(lián)合治療,治療周期為1個月。
觀察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常規(guī)血府逐瘀湯的治療藥方為,桃仁10 g、牛膝10 g、柴胡10 g、紅花10 g、地龍10 g、當歸10 g、炙甘草10 g、丹參20 g、葛根15 g、生地黃15 g、川芎15 g、赤芍15 g為1劑,用水煎服治療,每天早晚服用1次,1劑/d,持續(xù)服用1個月;對于瘀滯嚴重的患者,增加五靈脂10 g、水蛭6 g;對于心痛嚴重的患者,增加田三七6 g、檀香6 g;對于氣陰虧虛的患者,增加五味子10 g、人參10 g、麥冬10 g;對于陽虛的患者,增加干姜片3 g、桂枝6 g;對于舌苔黃膩、痰熱且口中發(fā)苦的患者,增加黃連3 g、茵陳5 g;對于胸悶嚴重患者,增加薤白10 g、瓜蔞18 g;對于氣虛嚴重的患者,增加黨參15 g、黃芪30 g;增加的中草藥和血府逐瘀湯加減一起煎服。
1.4?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1個月后的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持續(xù)時間。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使用超聲心動儀檢測治療前、治療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LVEF、PAF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LVEF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PAF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持續(xù)時間進行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及持續(xù)時間比對照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又被稱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發(fā)病原因多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腔阻塞、變得狹窄,引發(fā)心肌缺氧等癥狀[3]。中醫(yī)學研究認為冠心病的發(fā)生與心脈麻痹、阻塞和血管淤塞阻滯等因素相關。因此,在治療冠心病這一方面,主要采用活血化瘀和改善胸痹等方法為主[4],而在中醫(yī)學中,桃仁、紅花能夠起到活血散瘀通經的作用,牛膝能夠起到引血下行的作用,川芎能夠起到行氣開郁的作用,赤芍也可以起到散瘀清熱的作用,當歸、柴胡等藥物可以起到養(yǎng)血行氣、滋陰補虛的作用。除了這些藥物之外,中醫(yī)學中還有許多藥物有著通暢氣血、舒筋活絡的作用。被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等病癥中的血府逐瘀湯加減,其藥方中含有的牛膝、紅花、桃仁等中草藥能夠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緩解動脈血液的流速,丹參、葛根等中草藥能夠有效擴張冠狀動脈、改善血流速度,進而達到改善心肌的缺血癥狀[5]。
本次研究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使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組的LVEF、PAF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持續(xù)時間均比對照組的治療效果要好。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過程中,采用血府逐瘀湯加減進行治療,比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更好,血府逐瘀湯加減能夠更好地改善血管阻塞,促進患者心臟功能的改善,改善血液流速,控制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作。
參考文獻
[1]蘇益仁.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31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8,27(4):82-83.
[2]陳林,彭維.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31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8,10(10):85-86,88.
[3]龐瑜,張國浩,張家美.血府逐瘀湯對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0,44(8):1287-1289.
[4]楊斯奎.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1):135-137.
[5]王姣.探討血府逐瘀湯對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清炎性因子及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