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先 黃麗娟 李任文
摘要:目的 探究超聲指導下精準液體復蘇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收入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總計3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15例,對照組依據(jù)膿毒性休克EGDT原則復蘇,觀察組在超聲指導下開展液體復蘇,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4h,觀察組乳酸、中心靜脈壓、動靜脈二氧化碳分壓差低于對照組,平均動脈壓、每小時尿量、心輸出量及氧合指數(shù)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液體輸入總量、每小時尿量、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26.67%,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 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超聲指導下液體復蘇干預,可有效維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應用。
關鍵詞:超聲;液體復蘇;重癥感染性休克;血流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29-02
感染性休克是指感染微生物、微生物毒素產(chǎn)物所致一類膿毒性綜合征,患者以休克為表現(xiàn)危急重癥,患者可迅速導致組織器官功能損傷,甚至死亡[1]。而感染性休克治療主要措施為科學合理液體復蘇。接受液體復蘇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中,50%以上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會影響液體復蘇,而液體容量反應作為患者液體復蘇評估重要指標。如何有效控制液體容量,避免液體過度負荷影響機體氧合、組織細胞供氧,促使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為重癥醫(yī)學者工作研究難點[2]。重癥超聲快速、簡便及無創(chuàng),臨床可重復性高,被用于指導血流動力學指標及精細容量調(diào)整,目前有關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指導應用價值較少[3]。文章就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超聲指導下精準液體復蘇干預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如下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收入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總計3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15例,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符合感染性休克臨床診斷;②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內(nèi)容,自愿參與;③本次研究經(jīng)院內(nèi)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器官明顯病變者,如肝臟、腎臟及肺部病變等;②合并精神障礙者;③伴有免疫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者。對照組中男10例,女5例,年齡18~75歲,平均(52.6±4.5)歲,病程1~5h,平均(3.4±1.0)h,觀察組中男9例,女6例,年齡18~75歲,平均(52.8±4.6)歲,病程1~5h,平均(3.2±1.1)h,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擴充血容量、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及呼吸機輔助通氣等,防范酸中毒并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等。對照組按照膿毒性休克EGDT原則進行液體復蘇,復蘇目標:6h內(nèi)平均動脈壓≥65mmHg、中心靜脈壓8~12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靜脈氧飽和度≥70%。觀察組開展重癥超聲指導液體復蘇,心臟探頭依次掃描胸骨旁長軸、短軸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平面、下腔靜脈直徑等,評估患者心臟收縮功能及大小,測量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測量心排量。切面M模式,取樣線置于下腔靜脈、右心房距離2cm位置測量吸氣相下腔靜脈內(nèi)徑、呼氣相下腔靜脈內(nèi)徑,計算下腔靜脈呼吸變異率。依據(jù)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下腔靜脈對血容量狀態(tài)、反應性評估。下腔靜脈呼吸變異率>18%,視為容量反應良好,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25mm表明血容量嚴重不足,自主呼吸呼氣末下腔靜脈直徑小于1cm,MV呼氣末直徑小于1.5cm,存在血容量不足;直徑大于2cm則容量負荷過重。評估患者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下腔靜脈、下腔靜脈變異率變化,及時調(diào)整患者治療策略,如液體復蘇量、速度、是否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及強心藥物等,直至患者達到復蘇目標。復蘇期間,配合適量去甲腎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藥物。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24h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心輸出量和氧合指數(shù)。(2)比較兩組患者液體輸入量、每小時尿量、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3)比較兩組復蘇期間組織水腫、肺水腫、器官功能障礙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4h,觀察組中心靜脈壓、乳酸低于對照組,平均動脈壓、心輸出量及氧合指數(shù)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液體輸入量、每小時尿量、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液體輸入量、每小時尿量、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26.67%,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6h內(nèi)實現(xiàn)復蘇目標情況下可顯著降低臨床病死率,28d降低至30%,60d降低至44%。為此,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拯救運動指南中,最為嚴重為液體復蘇治療,成為常見且有效方案之一,實施過程中強調(diào)在6h內(nèi)達標。近些年來研究指出[4],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比較,實施早期目標指南后可顯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時患者經(jīng)濟負擔加重會引起潛在風險性。為此,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普遍存在組織水腫、肺水腫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問題,對部分患者而言,開放性液體復蘇下無法達到理想復蘇效果,氧代謝障礙發(fā)生率增加會惡化各個器官功能。因此,對感染性休克早期精準液體管理中,早期器官灌注成為保障液體復蘇成功關鍵措施。
隨著近些年重癥超聲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其具有便攜性、方便性,被廣泛用于各類危重疑難疾病輔助診斷及治療中。重癥超聲具有動態(tài)、實時及可重復性高特點,可用于臨床疾病診斷,為目前常見動態(tài)監(jiān)測,為臨床治療方案調(diào)整下提供及時、準確指導。心臟超聲被廣泛用于患者左室收縮功能評估,甚至對左室舒張、右心功能加以評估[5]。本次研究中,對收入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實施評估上,采取超聲引導下精準液體復蘇,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得到顯著改善,與對照組比較,P<0.05。重癥超聲指導下可快速實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心肺功能加以改善,精準補液開展后,恢復血管內(nèi)膠體滲透壓,并減輕患者肺水腫,進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障礙[6]。文章表2得出,超聲指導下液體復蘇干預后,患者液體輸入量、每小時尿量、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顯著改善,與對照組比較,P<0.05。研究指出[7],超聲指導下能為膿毒血癥患者液體復蘇指導提供準確、有效及可行血流動力學指標管理方案,進而優(yōu)化心臟功能,降低過度液體復蘇治療所致肺水腫。經(jīng)超聲檢測患者液體復蘇達標情況,顯著減少液體復蘇使用劑量,利于降低復蘇液體過量所致肺部并發(fā)癥[8]。文章表3得出,患者經(jīng)重癥超聲指導下液體復蘇下,整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偏低,與對照組比較,P<0.05。進而指出,超聲指導下干預效果更佳,可隨時知曉患者液體補充情況,評估患者容量狀態(tài)及容量反應性,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心肺功能,為臨床液體復蘇提供指導依據(jù),有效避免輸入量不足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輸入量過負荷所致肺水腫等并發(fā)癥,對患者整體預后改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超聲指導下精準液體復蘇干預,可有效維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性,縮短治療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莊燕,戴林峰,程璐,等. 床旁超聲下腔靜脈直徑聯(lián)合肺部超聲B線積分指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臨床研究[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20,32(11):1356-1360.
[2]馬年斌,梁雷雨,萬珍,等. 靜-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差和動-靜脈氧含量差比值聯(lián)合超聲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19,26(5):524-528.
[3]顧華杰,霍玉潔,樊銳,等. 重癥超聲指導下液體復蘇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免疫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15):1949-1952.
[4]程禮川,何修玉,吳澤華. 重癥超聲聯(lián)合被動抬腿試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中的指導價值分析[J]. 中國醫(yī)學裝備,2019,16(4):62-66.
[5]陶濤,倪春華,蔡福良. 床旁超聲監(jiān)測下腔靜脈直徑及變化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治療中的價值[J]. 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9,29(3):303-306,310.
[6]高洪媛,鄒新華,屈峰,等. PICCO監(jiān)測技術(shù)聯(lián)合重癥超聲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中的應用[J]. 臨床肺科雜志,2018,23(2):315-317.
[7]崔建偉,趙炳朕,李慶一,等. 無創(chuàng)超聲心輸出量監(jiān)測儀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應用價值探討[J]. 安徽醫(yī)學,2018,39(12):1517-1519.
[8]蔣艷君,鄧靖,黎旭. 超聲在重癥患者液體復蘇治療指導中的應用[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15(4):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