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婷,崔春娜,王振強,林冰冰,鄭淑清,唐孟斌,龔濟民
(寧德師范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
傳統(tǒng)教學過分注重知識的傳輸,忽視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過程,并沒有享受到學習的樂趣[1]。要想改變這種教育方式,就要對現(xiàn)有的教育方式進行課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轉變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教學應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實現(xiàn)教學方式改革的基本保證。
合作探究教育模式以結構主義教育理論和教學課程實習探索為基礎,學生著重學習探求與合作[2]。合作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使學生之間交流想法,讓問題得到解決。通過實施合作探究教學,可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豐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其次,合作教學模式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顯得更加開放,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最后,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合理運用合作探究,可以提高課堂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合作探究式教學的普及下,學校教師紛紛教學改革,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關于合作探究式教學的開展,廣大學者有不同看法,對于此教學方法,有如下開展
在傳統(tǒng)化學教學里,教師注重知識傳遞,忽略過程,使學生對學習失去熱情和興趣。為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各個教師共同面對的問題。
首先課前將全班學生分成4~6人小組的形式,小組人員分配應該采取學生自由自愿結合的原則[3]。在小組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應該得到互換,為了保持新鮮感和學生的學習動機。
其次設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走向思考,打開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教材,選取適合探究的課題,提前設計好教學方案,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猜想。例如在初中化學上冊學習二氧化碳性質一節(jié)中,可以選擇運用問題情境導入的方法。對課題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
表1 二氧化碳性質探究設計Table 1 Design of carbon dioxide properties
學生學習的除了知識,還要學會與同學之間溝通交流,相互合作,團結合作。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能夠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獲得親密度;合理的設置問題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與知識的渴望,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化學學科知識。合作探究式教學在學習上與人共享,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4]。
表2 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探究設計Table 2 Research on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design
在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時,化學實驗是更為關注的話題?;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那么為了讓學生能夠體驗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享受化學實驗帶來的樂趣。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與研究課題中,教師事先準備好教學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和藥品,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體驗化學實驗的有趣。因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對于實驗要有所創(chuàng)新[5],可調整實驗的步驟。例如,在實驗前準備三支試管,其中兩只滴加2d水,再加入少量石蕊試液(不超過試管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只加入Ca(OH)2溶液。待發(fā)生裝置發(fā)生反應后,將其導管放入Ca(OH)2中,讓學生觀察并記錄其現(xiàn)象,思考兩者產生的原因并得出結論,在完成試驗后,學生自行完成實驗有關的表格,并且寫出實驗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表3 實驗記錄表Table 3 Experimental record
二氧化碳的制取與研究要求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完成探究并歸納總結,使學生再一次鞏固了前面所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教學方法得到了改善。學生們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地理解一些抽象知識,使其更具體地掌握抽象化知識,讓學生了解,感受和提高知識。
課中,老師可利用化學實驗繪圖軟件節(jié)省時間,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在課堂結束之余,可對學生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當成課后作業(yè)來完成。學生便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資料,設計相關的實驗探索計劃。教師可以收集和決定可行性的計劃,可以專門開設一節(jié)猜想驗證課,驗證學生們收集到的猜想是否可行。
讓學生們獨立探索,與學生合作完成,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互聯(lián)網(wǎng)對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好好利用網(wǎng)絡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實驗。網(wǎng)絡工具成了老師的輔助教學工具[6]。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們在小組內展開激烈討論,。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適當?shù)闹v解,并且嘗試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實際問題中,養(yǎng)成慣性思維,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7]。
通過此次合作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的開展,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使學生對知識點牢記于心;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對科學的思維方法;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部分學生缺少互動,合作探究式教學并沒有使每個學生都參與。
希望在今后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時,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目標,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吸取經(jīng)驗,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更好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