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莉拉·達瓦奇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體驗可以誘導情緒事件結束后依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影響大腦狀態(tài)。這項研究還表明,情緒上的“宿醉”會影響我們對未來經(jīng)歷的關注和記憶。莉拉·達瓦奇解釋說:“我們如何記憶事件,不僅是我們所經(jīng)歷的外部世界的結果,而且還受到我們內在狀態(tài)的強烈影響,這些內在狀態(tài)可以持續(xù)并影響未來的經(jīng)歷?!?h3>什么是情緒宿醉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某人在一場聚會中,從一群朋友轉到另一群朋友時,每個人攜帶的信息都撲面而來。不一會兒,他就會知道,某一位朋友經(jīng)過緊張激烈的競爭,終于得到了理想的工作。當這位朋友講述時,他也禁不住跟著緊張焦慮,而后由衷為朋友感到高興和激動。而另一位朋友可能情緒低落,因為她剛剛失戀,還被信任的朋友背叛,在傾聽時,他也忍不住憤慨和傷感。
這就是典型的高敏感型人格。這類人,往往具有極強的同理心,更容易了解他人的情緒,也更容易將其吸收,受其影響,就像這些經(jīng)歷和情緒是自己的一樣,很快,自己就會被這些事困擾,與此同時,任何微小的噪音,都會讓他們焦躁,無法集中精力做事,感到又累又煩,這就是情緒宿醉。
情緒宿醉發(fā)生在已經(jīng)達到承受能力極限和過度刺激時。這些經(jīng)歷可能會讓人精神和情緒泛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精神病學家朱迪斯·歐洛芙博士在《今日心理學》上解釋說:“這種體驗可以被比作太多的社會化或強迫性互動留下的‘殘留物。負面情緒會持續(xù)存在,讓人感到疲憊、不適,或者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
美國中西部大學臨床心理學主任亞當·弗里德博士通過上百個病例證實:當壓力水平過高,讓人感到不斷的枯竭、不知所措、疲勞和易怒時,就會發(fā)生“情緒衰竭”。他說:“當人們經(jīng)常觸及壓力水平極限,從而耗盡精神和情感資源時,就會變得情緒疲憊,精疲力竭?!?/p>
另一方面,情緒宿醉與情緒衰竭的癥狀可能非常相似,然而,情緒衰竭是由于長期的壓力積累而產生的,情緒宿醉則是由于在短時間內消耗了太多的情緒能量所致。
對大多數(shù)擅長移情者和高敏感型人格的人來說,學會為自己充電尤為重要。無論是整日躲在臥室,或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漫步,具體方式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盡可能減少對情緒的刺激。當外部世界讓人感到焦慮,能夠在某個特定的私人空間獨處一段時間,誠實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甚至僅僅是安靜地坐著,都會對調整情緒有所幫助。比如臥室的一角,縮進舒適的坐墊和抱枕之中,聽聽純音樂、白噪音……這些熟悉的氛圍會給人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更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和可以信任的朋友制訂一個“準則”。如果他們值得你暴露真實的一面,值得了解你實際的人格和情緒,那么不妨坦承自己是高敏感人群,在經(jīng)歷情緒宿醉的時候需要一些個人空間。當你們能夠達成協(xié)議,往后就可以免去過多的解釋,一個簡單的手勢或僅僅是發(fā)送一個特定的表情符號,都可以當作“離開一會兒”或“已經(jīng)好了”的通知。
經(jīng)歷任何形式的情緒宿醉都不會是件高興的事,但能夠覺察和正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就是成功的一半。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時間去處理和解決,否則大腦就沒有辦法修復洞察力、改變思維模式和釋放情緒。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