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
過年前的大掃除,我從犄角旮旯里翻出了一包買花盆送的小雛菊種子,看著這包“小生命”,再看看陽臺上堆著的只剩光禿禿樹枝的花盆。我這個種啥啥也活不了的人,第一次為了一包種子的未來而發(fā)愁。
因為養(yǎng)不活植物,我對花的關(guān)注度極低的,只知道小雛菊有小小的白色花瓣和明黃色的花蕊。等我打開百度搜索,看到圖片上它的樣子,我立刻自言自語了一句:“啊,這不是我經(jīng)??吹降囊盎▎??”
野花也需要擔心它的未來嗎?
我把這包小雛菊種子裝進包里,從那天開始我就帶著它一直找尋適合它播種、常住的地方。
清明節(jié),我揣著它去了瀏陽河邊,外公的骨灰就撒在那里,依著他的愿望,想伴著河流到處去看看。河邊的小雛菊長得很茂盛,我爸順手采了一把,配上帶來的白的黃的菊花一起,扯下花瓣撒在河面上。
我想撒種子的動作就這樣止住了。我的小雛菊應該生長在更安全的地方,安安靜靜地長高,白瓣黃蕊伴著夏風搖曳,最后枯萎歸于泥土,完成它平凡輕松的一生。
今年五一,我跟著爸媽回到了小時候生活過的學校,爸爸媽媽作為老師在這兒為了即將步入社會的少年少女們傳道授業(yè)解惑,辛苦奮斗了三十幾年,一退休就去了城市里生活。
離開這里將近十年,我記憶中的圍墻和有著三扇鐵門的學校正門已經(jīng)變成了側(cè)門,更氣派的大門開在了小時候爸媽經(jīng)常告誡“不要去,很危險”的學校后山附近,一座小小的后山被推平,建起了停機坪、教學樓,一架真正的(已經(jīng)退役)戰(zhàn)斗機被高高架起,機翼展開,機頭沖著藍天,仿佛要沖破天際。這兒也是曾經(jīng)、現(xiàn)在、未來的莘莘學子開啟人生嶄新階段的起點。
學校建在郊區(qū),很多剛?cè)雽W的孩子們不怎么喜歡這兒,他們更愛熱鬧、便利的城市。我卻更喜歡這里,可能是忙碌的工作讓我對這里的慢生活產(chǎn)生了一點點興趣。走在學校附近的田埂上,油綠的水稻與田埂之間還有一簇一簇被遺忘的紫花苜蓿,我在里面翻找了半天四葉草的蹤跡,就是那種傳說能帶給人們幸運的葉子,卻被告知那是白花苜蓿才擁有的葉子,白花苜蓿有毒不能種在稻田旁邊,而紫花苜蓿是一種神奇的能讓水稻生長得很好的肥料。我一直以為紫花苜蓿是野花,果然,我對植物的知識很匱乏呢。
既然都是野花,是不是不需要我過于擔心,它們也能隨遇而安,野蠻生長?
于是我突發(fā)奇想,把這包小雛菊種子分成很多份,將他們散落在好多不同的地方,馬路邊、田埂上、花壇里、竹林深處……那里或許陽光明媚、溫暖舒適,撒下的種子會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長出嬌艷的花,站在希望的光亮處。它會幸福。
又或許那里陰晦沉悶、黯淡潮濕,但總會有光亮照進來的地方,即使只有一點點關(guān)愛和溫暖,也能給對它帶著期望的人帶來小小的驚喜。
我的包包空了,再也找不到這包種子存在過的痕跡,說不定有一天你也能在路邊遇到我的“希望”,它長得像小雛菊,頑強、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