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林
【摘要】現(xiàn)代體育課堂教師除了向?qū)W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技巧和增強體質(zhì)以及心理素質(zhì)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思想品德
“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是現(xiàn)代體育教育的新標準和要求,要實現(xiàn)這一標準和要求,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上精心組織與實施,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但是重要的,而且非常必要。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在體育課堂常規(guī)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為了保證體育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對師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在體育課教學中,有個別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對健康的誤解或理解不夠全面,只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教育,這種錯誤的認識常常導致缺乏學生思想教育。那么,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常規(guī)教學(如,課前整隊、按照順序報人數(shù)等)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公物、組織紀律、文明禮貌以及安全等思想教育,使課堂規(guī)范化、制度化。體育教師首先應是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事業(yè)、熱愛學生的人,也應是課堂上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與技巧和提高學生體質(zhì)的傳播者、示范者。作為教師,應具有崇高的師德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質(zhì)為學生作表率示范,給學生樹立榜樣,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說服學生。
二、在教學練習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zhì)教育
體育課教學是一種以肢體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也是參與活動學習任務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一項運動技術技能,都要經(jīng)過多次反復練習的實踐過程。而在田徑運動(耐力跑)項目訓練過程中,則要學生付出較大的體力和積極的思想活動,還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負荷。訓練中不僅會產(chǎn)生很多生理性反應,如,疲勞感、酸脹感、疼痛感等,同時也會使心理引起一系列不良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痛、怕難受等,此時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zhì)的教育是最好的時機。通過意志品質(zhì)、思想品德等一系列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果斷、堅毅、自信力、自制力、進取心和堅韌不拔等優(yōu)良意志品質(zhì),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在練習實踐中,學生需要得到教師的認可。因此,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特別是低年級學生。體育課以其豐富多采的活動和游戲吸引學生,通過體育活動或游戲方式對學生進行意志品德教育培養(yǎng),會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征,特別是結合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內(nèi)容的特點和要求,來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在教學比賽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比賽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機會很多。如,接力賽、50米競賽及其它比賽等。通過一系列的評估、獎勵和稱贊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發(fā)展學生的競爭意識,對成功的團隊進行表揚,對失敗的團隊給予鼓勵和打氣,使學生正確地看待勝與負,做到勝不驕、敗不妥,感受到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教學活動比賽也可以激勵學生爭先恐后、勇往直前的競技精神,體育比賽獲勝者的獎勵可以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快樂,激發(fā)他們鍛煉身體與發(fā)展才能的愿望。在體育教學活動比賽中,因激烈的對抗之后,形勢變化迅速,人際關系錯綜復雜,學生的思想活動也十分活躍,這正是時候發(fā)掘?qū)W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優(yōu)缺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在體育教學比賽時學生的道德教育尤其重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道德準則,并運用這些道德準則去規(guī)范自已的言行,對自已的行為要有責任感,要誠實、公正、謙虛和有禮貌。比如,有一天在大課間里,筆者見到幾個學生在籃球場上打籃球,為了爭奪一個發(fā)球權,雙方不惜破口大罵,甚至發(fā)生肢體沖突;又如,在課堂上隨便說話,因其旁邊的同學不經(jīng)意的一碰而拳腳相向等等行為,這些都是學生的不良道德行為,也是學校體育中的道德缺失。作為體育教師,要通過集體性的球類活動培養(yǎng)學生組織紀律性,團結拼搏、集體主義精神和道德教育。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在教學上教育學生學會調(diào)控自己的情感,告訴學生對不良行為可以以文明方式表現(xiàn)出合理憤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種情緒表現(xiàn)過火,甚至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現(xiàn)象,這就屬于不道德行為。我們要用同情心、友誼感 、信任感等積極的道德情感,克服和取代消極的行為。課堂的道德教育的成敗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xiàn)出來。因此,單一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明顯,必須要充分利用多種信息資源,多管齊下,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三位一體的共同教育,才能使學生逐步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樂群好助、情操高尚的人。
總之,在體育課教學活動中,思想教育、品質(zhì)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我們更不能用思想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同時,它們是彼此連接,不可分割的。
參考文獻:
[1]石志星.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2016.
[2]戴志燕,黃欣加,曹桂祥.高校體育文化與學生德育關系的研究[J].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8(1):54-56.
[3]王慧.中學生課堂紀律的反思與重建[D].華中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