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永偉
眼中雖有幻滅,內心常駐芳華。對藝術的追求正是要在同質化的生活中,戰(zhàn)勝種種世相感懷引發(fā)的“別亦難”,不斷尋找自我、思索人生。真正的藝術家必然擁有推動其前行的河流般的力量,必然擁有其人生完成鳳凰涅的主要燃料,也必然敢于直面時間的銹跡與人心的鋒芒;同時,甘心做一粒進入貝殼的沙子,激活生命,等待形成珍珠的機緣。
走進李嘯先生蓬勃而豐富、辨識度極高的筆墨世界,既無乍交之歡,又無久處之厭。案頭那種雅正平靜與氣韻靈動的氣質,動人心襟,就像在舊時歌謠中能夠得到最后的慰藉。在李嘯先生的書法中,一樣可以享受到可貴的白駒逃逸之美:悲歡而樸素的歲月與細水長流的成長。
《石濤畫菊詩》李 嘯
李嘯先生諸體兼擅,尤以小楷和行草書聞名。他從筆間傳遞到指上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落實到白宣上,粲然成為骨子里滿是詩意的隨性表達。或吟唱婉轉,或此心飛翔,均不失蘭風梅骨。尉天池先生曾這樣解析他的小楷:“他以自己的藝術理念、情思和手段追求小楷的創(chuàng)變與出新,并力排密實、刻板,遠離單調、平庸,這對拓展小楷藝術的表現(xiàn)力,維持小楷藝術的生命力有著現(xiàn)實而長遠的意義?!倍嗄陙恚顕[把楷書置于歷史與文化的洪流中,上下觀照,燭幽察遠,經(jīng)心靈不斷內化后再付諸筆端。所謂文化牽一發(fā),書法動全身。傳統(tǒng)文化參與了他的線條成長,塑造了他的情感、性格構成與把控筆墨的心理穩(wěn)定性。
李嘯先生是內心細膩、情感豐富的性情中人,所以聲色動人的楷書筆鋒背后往往流露出“歷經(jīng)尋思乃回甘”的情懷,呈現(xiàn)出表達自由和強烈的個人意趣。正因如此,他在執(zhí)筆落墨間,仿佛讓人聽到一片桃花盛開的聲音。靜中有動,動中寓靜,動靜之間充滿激情與生機,猶如李商隱的巴山秋雨,給人以無盡的時空想象。
《陶鑄訪漳州南山寺》李 嘯
之所以鐘情于筆墨者,其旨安在?他用自己的行草書來作答,饒有一番滋味。毋庸諱言,行草書一直是當代書壇入展、獲獎的急管繁弦,屬于重頭戲,然附和跟風者亦眾。而李嘯對行草書有著獨到的“求解方式”,其行草書師法王羲之、米芾、懷素、董其昌,長年硯田耕耘,逐漸形成風流暢意的審美格調,舊時光的痕跡與新時代的感動兼而有之?!爸貋砉蕢痉乔八疲研堕L風得豁然?!弊鳛闀ń绲孽r活個案,他的人生履歷、藝術追求帶來了自我內省以及與命運對抗的力量,并對此作出了最精彩的注腳。
“詩從肺腑出,心與水月涼。”書法何嘗不是這般!一個書家沉浸筆墨到了中年,就應該寫出自己的方向感,讓筆墨盡知心底事。無疑,李嘯先生做到了這一點。無論是其多情靈動的小楷,還是熱情奔放的行草筆墨,在世俗生活步履的反方向上,任時光在雄心和息心間往返徘徊,初心不改。
《書〈蘭亭序〉》(局部)李 嘯
書家簡介
李嘯現(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楷書委員會秘書長、評審委員,滄浪書社社員,江蘇省書法院院長,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lián)委員,南京財經(jīng)大學兼職教授。被評為江蘇省首批“紫金文化藝術英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五個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