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漫讀紅樓說教育
欄主 張曉冰
ZHANG XIAOBING
湖北省監(jiān)利市教育局原局長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
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北京華樾教育研究院
特聘專家
著有《紅樓夢里的教育學》《鄉(xiāng)村筆記》《對農民讓利》《農村教育改革的一場風暴》《做一個理性的教育者》等
《紅樓夢》的成書時代,是我國戲曲的繁盛時期。我們讀《紅樓夢》,不僅要了解書中寫到的一些劇本、劇目,也應了解當時戲曲演唱的存在形式?!都t樓夢》從多個角度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生活,其中對戲劇演唱活動的描寫,真實地再現(xiàn)了明清時期上層社會的文化時尚。
清朝統(tǒng)治者來自北方,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生存環(huán)境惡劣,文化生活匱乏。他們過去所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血腥的打殺,進入南方內地掌握了權力,接觸了漢族文化,聽到了閑情雅致的戲曲之后,便被感染和同化,并且沉溺其中。當時,在八旗宗族之中出現(xiàn)了大批戲迷,甚至康熙皇帝自己也設臺看戲。上行下效,貴族們也都在自己的家里培養(yǎng)不對外進行商業(yè)演出的戲班子,所以《紅樓夢》對家庭戲班子有大量的描寫,從戲班子的買賣到戲班子的生活,無不嵌印著那個時期的烙印。第五十五回,賈母說:“薛姨太太,這李親家太太,都是有戲的人家,不知聽過多少好戲的;這些姑娘們,都比咱們家的姑娘見過好戲,聽過好曲子?!笨梢姽倩氯思茵B(yǎng)戲班子很時尚。賈府為了迎接元妃省親,先是建設了大觀園,然后派賈薔專門到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請聘教習,置辦樂器、行頭等事,將薛姨媽她們家住的梨香院騰出來整修之后用來排練學習,并安排家中曾經演唱過戲曲的老嫗管理。在第十八回,賈妃省親時戲班子便派上了正式用場:
那時賈薔帶領十二個女戲,在樓下正等得不耐煩,只見一太監(jiān)飛跑來說:“做完了詩,快拿戲目來?!辟Z薔急將錦冊呈上,并十二個花名單。少時,太監(jiān)出來,點了四出戲: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賈薔忙張羅扮演起來。一個個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tài),雖是妝演的形容,卻作盡悲歡的情狀。剛演完了,一個太監(jiān)執(zhí)一金盤糕點之屬進來,問:“誰是齡官?”賈薔便知是賜齡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齡官叩頭。太監(jiān)又道:“貴妃有諭,說:‘齡官極好,再作兩出戲,不拘那兩出就是了?!辟Z薔忙答應了,因命齡官作《游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zhí)意不從,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賈薔扭不過,只得依他作了。賈妃甚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額外賞了兩匹宮綢,兩個荷包并金銀錁子、食物之類。
這十二個女孩子,其藝名依次為:文官(正旦)、齡官(小旦)、芳官(正官)、藕官(小生)、艾官(老外)、蕊官、藥(菂)官(小旦)、葵官(大花面)、豆官(小花面)、茄官(老旦)、寶官、玉官。作為專門的戲班子,她們有各自角色的分工。元妃省親進行了首場演出,獲得了好評,并且還進行了獎勵。后來,她們就一直住在大觀園,在賈府演唱。直到賈府開始衰落,戲班子的女孩子們便被遣散。
古時候把戲曲演職人員稱為優(yōu)伶。優(yōu)伶的社會地位很低?!都t樓夢》中對此作了很具體的描述。
其一,她們是賈府在姑蘇人販子市場上采買來的奴才,是賈府社會地位最低的群體。第三十六回,賈薔為了討好齡官,買了一只裝在鳥籠子里的雀子送給她。齡官說:“你們家把好好兒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里,學這個還不算,你這會子又弄個雀兒來,也干這個浪事。你分明弄了來打趣形容我們,還問‘好不好’!”第六十回,趙姨娘和芳官等女孩發(fā)生爭執(zhí)并相互撕打。在賈府,趙姨娘本身地位就不高,芳官說她,“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但趙姨娘仍然對芳官們罵個不停,還動手打了芳官兩個耳光:“小娼婦養(yǎng)的!你是我們家銀子錢買了來學戲的,不過娼婦粉頭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探春勸母親趙姨娘說:“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玩意兒,喜歡呢,和他玩玩笑笑;不喜歡,可以不理他就是了。他不好了,如同貓兒狗兒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時,也只該叫管家媳婦們,說給他去責罰。何苦自不尊重,大吆小喝,也失了體統(tǒng)?!痹谑龅呐畠禾酱貉劾?,這些小丫頭們也不過是“玩意兒”,就如同“貓兒狗兒”一樣。和這些小丫頭爭執(zhí)就失了“體統(tǒng)”。
其二,作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些女孩子既有愛、也有恨,個性十分鮮明。齡官對主子不奉承,對命運不屈服。她在皇妃面前的表演得到了高度的肯定,但是當賈薔根據(jù)元妃的旨意要她再唱兩出時,她卻執(zhí)意不演唱非本角之戲,而是選擇自己熟悉的曲目(第十八回)。第三十回,寫齡官雨中畫“薔”,思念戀人到了“癡”的程度。面對眾星捧月的賈府第一公子賈寶玉,齡官卻是冷淡對待,不想唱就不唱,反而大膽地依傍靠寧府生存的紈绔子弟賈薔(第三十六回)。藕官違反規(guī)定在大觀園內燒紙錢祭祀死去的藥官,并且說出一通話驚世駭俗的話,“男人死了女人,也有再娶的,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就是有情分了”。為了爭取一點點兒尊嚴,她們不能忍受趙姨娘的壓迫而不顧一切地起來反抗:“豆官先就照著趙姨娘撞了一頭,幾乎不曾將趙姨娘撞了一跤。那三個也便擁上來,放聲大哭,手撕頭撞,把個趙姨娘裹住。”“ 蕊官、藕官兩個,一邊一個抱住左右手;葵官、豆官,前后頭頂住。只說:‘你打死我們四個才算!’芳官直挺挺躺在地下,哭的死過去了?!保ǖ诹兀?/p>
其三,隨著賈府的衰落十二個女孩子也沒有擺脫悲慘的結局。第五十八回,在官宦之家“凡養(yǎng)優(yōu)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發(fā)”的形勢下,賈府也準備遣散優(yōu)伶,征求女孩子們的意見?!爱斆婕殕?,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說父母雖有,他只以賣我們姊妹為事,這一去,還被他賣了;也有說父母已亡,或被伯叔、兄弟所賣的;也有說無人可投的;也有說戀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睆倪@里可以看出,這些在市場上被當成商品買來的孩子,即便是出去做一個“自由人”,其生活也沒有任何保障,還不如在賈府做奴才。書上說愿出去者只有四五人,其實只有齡官、艾官、寶官、玉官。藥官在五十八回說她已經死去了。齡官在三十六回以后就沒戲了,梁歸智先生說 ,“一定是被賈薔另作了安排”,這個說法實不可取。
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之后,王夫人清除寶玉身邊的少女,芳官、藕官和蕊官又被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圓信騙走,出家做了尼姑,可想而知她們未來的命運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