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蓉華
“每個人都在喊把暈倒的人先救出去,所有的男生讓女生先走,即使情侶也放開了彼此的手……”這是一名被困鄭州地鐵5號線的女孩,獲救后寫下的所見所聞。在席卷河南的大暴雨中,一個個普通人奮力與生命抗爭,并盡可能地給予他人幫助,把人性光輝詮釋得淋漓盡致。滔天洪流面前,作為個體的人顯得格外渺小,但由涓涓善意匯聚的“希望之舟”,卻滿載了愛與溫暖。
河南鞏義。看到有載人的車輛被沖走,曹大叔沒有一絲猶豫就跳下水,在跟時間的艱難賽跑中,努力救出兩個人。有人關心他因救人而被擦傷的腿,他打著手語表達不礙事,人們這才發(fā)現他竟是一位聾啞人,紛紛豎起大拇指。這段視頻上傳網絡后,有網友評論,這分明就是超人!
河南安陽。一輛客車被困在水流湍急的路口,積水越來越深,隨時有被沖走的危險,更令人揪心的是,車里坐滿了小學生。很快,十幾名群眾聞訊而來,他們把繩子系在客車保險杠上,展開了一場“拔河式”救援。滂沱大雨中,他們幾乎沒有任何雨具的遮擋,硬是憑著一股子拼勁兒,把客車拉到了安全地帶。
河南許昌。暴雨沖刷后的村莊,生活用品比較緊缺,一日三餐也是能省則省。在此背景下,一位村民大媽用家里僅剩的幾瓶純凈水和半袋面粉,做成焦黃的烙餅,往返數趟送到有決口危險的大壩上。她讓日夜穩(wěn)固大壩的人們趕緊墊墊肚子,怕別人嫌棄,她還不時念叨:“烙餅不臟,不臟?!?/p>
河南新鄭。幾名救援人員在一家小吃店就餐,老板不僅把飯菜量往多了加,還堅持免單。當救援人員在店里四處張望,尋找付款碼時,老板緊緊攔住他們,嘴里喊著:“我們沒有碼,沒有碼!”他們不畏艱險來幫我們,我要用綿薄之力回饋他們,這種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場景真美。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善待。在河南新鄉(xiāng),一處養(yǎng)牛場被淹,場內近百頭牛亟待轉移。附近居民自發(fā)前來趕牛,有人還特地帶來了草料,最終完成了牛群的轉移。而在網友分享的一些洪水現場圖片中,有人把狗扛在背上,有人懷抱著貓,有人牽著山羊,有人把寵物幼崽放在泡沫箱中,不拋棄也是一種勇氣。
哪有那么多蓋世英雄,更多的是一群普通人的挺身而出,他們構成了洪水最堅固的墻。消防戰(zhàn)士、交通警察、社區(qū)工作人員……這些最可愛的人從來不讓人民失望。此外,還有自發(fā)組織的群眾力量:湍急的水流中,市民們自發(fā)搭起人墻,手拉手救出地下商場里的被困人員;一群十來歲的孩子冒雨在黑暗的道路上攔下過往車輛,提示司機前方已淹沒;影院、酒店將自己的經營場所變成“避難所”,向回不了家的人敞開懷抱……善良的人,如黑夜中的點點熒光,驅散了恐懼與迷茫,照亮了前方的路。
雨大,愛更大,愛永遠比雨大。一批批救援物資,一筆筆愛心捐款,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再次證明了中國人的溫良特質和磅礴力量。你我皆凡人,可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職業(yè),只要遇人急難,及時援手,便足以成就一份偉大。
雨過一定天晴。家園重歸寧靜時,溫暖延續(xù),愛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