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 熊文碧 王玉芳 楊志梅 劉榮韜 廖詩平 唐玉紅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yī)學與法醫(yī)學院機能實驗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為解決傳統(tǒng)機能學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低,積極性差,實驗過程心中無數(shù),實驗觀察記錄不仔細甚至缺乏觀察目標,實驗結果分析不當?shù)葐栴}[1],我們在《機能學實驗》課程中采用教學責任小組的教學改革方式,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2],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3-5],探索機能學實驗教學的新方法和新途徑。
四川大學臨床醫(yī)學院2016 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五年制學生,共102 名。
1.2.1 實驗分組
設置2 個實驗室33 名學生8 個小組(4 個小組/每實驗室,實驗組3-4 人/組),作為對照組;3個實驗室69 名學生(6 個小組/每實驗室,實驗組3-4 人/組)共18 個小組作為實驗教改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實驗教學法,實驗組每次實驗有一個小組輪值為教學責任小組。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3 對照組教學實施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由教師講授實驗原理、方法及實驗步驟,示教動物手術操作,各實驗小組按照教師講解開始每一次的實驗項目。
1.2.2 實驗組教學實施
教學責任小組與教師共同負責機能學常規(guī)性實驗,每個教學責任小組的訓練及工作包括:①提前2 周按實驗安排觀看課程中心的模擬實驗視頻,查閱有關資料,熟悉實驗;參加教研室的預實驗,了解實驗操作及實驗中問題的處理,預備上課ppt;②上課時為大家講解實驗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項,老師補充;③課后收集各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討論實驗結果及實驗中的問題,老師點評。若同學們在對該實驗結果的討論分析中得到啟發(fā),則可沿此思路查閱資料設計新的實驗方案;④自主實驗前到實驗室與實驗室老師一起預備實驗所需設備、藥品等。
(1)考試成績:整個課程結束后,采用同樣的成績評價方式,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考試成績。評價考試成績包括:30%實驗報告、25%平時表現(xiàn)、5%虛擬實驗以及40%期末考試成績,期末考試為限定時間內(nèi)某一項目實驗操作測試。(2)問卷調(diào)查:通過輔導員聯(lián)系學生,在問卷星上作無記名問卷回答,收集結果,計算出各項問題中持不同意見的人數(shù)及所占比例,了解學生對該教改項目的想法,以便分析。
運用Excel07 版軟件對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組和對照組同學成績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學生機能學成績?yōu)?5.7±4.24 分,對照組為86.2±3.25 分,二者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 0.05)。實驗組與對照組雖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在成績評價指標方面并無不同。這或許是短期內(nèi)不容易從考試成績上判斷傳統(tǒng)教學和教改對學生影響的部分原因。
本教改的教學責任小組項目在3 個實驗室(共69 名學生)實施,問卷內(nèi)容只涉及參加教改實踐的調(diào)查,僅對實驗組同學發(fā)放問卷。被調(diào)查同學69 人,收回問卷59 份。收集問卷結果,進行分析。
表1 責任小組教學模式問卷調(diào)查結果(人數(shù)(%))
在經(jīng)過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后,實驗組同學們開始在后續(xù)實驗中按教學責任小組輪值。從查閱原理,準備動物、器械、藥品,實施實驗研究、獲得結果、分析總結,全程作為教學主體,與老師一起完成機能學實驗教學。對照組按傳統(tǒng)方式教學。
實驗組和對照組機能學成績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綜合成績中沒有針對本次教改項目的單項測試有關;此外,在短期內(nèi)科研訓練的效果也不容易從考試成績上體現(xiàn)出來。從問卷調(diào)查結果來看,認為該項目對后期實驗設計有幫助及對開展大創(chuàng)活動有作用的學生占比為79.66%和82.37%;贊同該項目對理解科學問題、鞏固和提高理論知識、培養(yǎng)科學思維、幫助分析實驗結果有作用的學生占比為83.05%、86.43%、81.36%、79.66%。當然分組應該更為平衡和科學,且調(diào)查問卷只針對教改組,可能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完善,以期得到更有說服力的結論。
我們打破傳統(tǒng)機能學實驗教學模式[6-8],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由教學責任小組為同學們講解實驗原理、方法、分析實驗結果等,學生全程參與實驗教學。改革使學生學習到如何將所提出的科學問題,經(jīng)合理的實驗設計和方法予以證實的研究過程??茖W思維和科研能力的訓練,使同學們在實驗設計的選題及研究方案設計上,或是突破現(xiàn)有的框框,針對臨床實際問題,提出假設,或是對現(xiàn)有實驗步驟及方法提出質(zhì)疑,進行改善。實驗設計較好的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反映出該教改項目對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所起的積極作用[9,10]。
通過該項目實施,我們拓展了機能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同學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及對問題的理解,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