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紅紅 王媛媛 張穎 張夢葉 張英來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1
糖尿病作為一種典型的代謝性疾病,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且對總體健康的危害較大,已成為世界范圍內一個亟待解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其中患者腸道菌群的紊亂在該病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旨在論述自擬“溫脾止瀉方”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腸功能紊亂中的臨床應用心得。
自擬方:“溫脾止瀉方”組成及方解如下:蒼術12g陳皮10g 炒白勺15g 防風6g 炙甘草10g 炮干姜10g 黨參10g 升麻6g。本方效仿“痛泄藥方”、“理中丸”、“補中益氣湯”之義,抑肝扶土,溫補脾陽,升陽舉陷。方中蒼術健脾,脾氣生,則肝木升,黨參補脾氣,防風、升麻升脾氣,炒白芍柔肝緩急止痛,炙甘草調和諸藥,同時取“芍藥甘草湯”之義緩急止痛。炮干姜溫中止痛,陳皮疏理肝、脾之氣,同時健胃。筆者通過醫(yī)案,闡述用方心得,希望為臨床診療方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醫(yī)案1:患者趙XX,男,34歲。
主因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5年。病例特點:現(xiàn)病史:緣于5年前因“皮膚病”就診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空腹血糖超過I0umol/ L ,當時無明顯口干多飲、多尿的癥狀,無多食易饑,無體重減輕,無畏熱、多、手抖及情緒異常,于當?shù)孛鞔_診斷為“2型糖尿病”,開始口服二甲雙胍,之后調整為阿卡波糖降糖治療,應用藥物不規(guī)律。近1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血糖升高,監(jiān)測空腹血糖超過10mmol/L,進食量較前無明顯變化,體重較前無減輕,無視物模糊,偶有雙下肢麻疼,無泡沫尿,無雙下肢水腫,無靜息痛及間歇性跛行。今日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于門診查新冠核酸陰性后以“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收入我科。自發(fā)病以來,神志清,精神可,睡眠、飲食可,無咳嗽,無惡寒發(fā)熱,無頭痛耳鳴,無喜怒無常,大便不成形3月余,小便可,無尿急、尿痛、尿不盡。
治療:入院后予降糖、營養(yǎng)神經(jīng)、抗氧化應激等治療,經(jīng)治療后血糖控制平穩(wěn),2日后自述出現(xiàn)便溏加重,應用雙歧桿菌、蒙脫石散均無效。查糞便常規(guī)、血常規(guī)、電解質均未見異常。后求助中藥治療,刻下癥:舌淡紅,苔薄白膩,小便量可,納可,不敢飲冷,無口干、口苦,前醫(yī)擬予“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六君子”均無效?;颊唠m為2型糖尿病患者,絕不能機械認為普遍陰虛燥熱,仲景云: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從刻下癥可以看出絕非陰虛燥熱,追問病史:患者腹痛即泄,泄后痛減,晨起即泄??紤]為肝木克脾土,脾陽不足之癥。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六君子均停留在治療氣虛層面,此病為肝木克脾土,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同時累及到脾陽不足,故用氣虛的方劑治療陽虛的患者,自然效果不佳。故予自擬方“溫脾止瀉方”。治法:抑肝扶土,溫補脾陽,升陽舉陷。處方如下:“蒼術12g陳皮10g 炒白芍15 g 防風6g 炙甘草10g 炮干姜10g 黨參10g 升麻6g”6劑, 腹痛無,大便成形。
醫(yī)案2:忠者周XX,男,57歲
患者主因間斷口干、多飲、多尿12年,伴便溏1個月。病例特點:現(xiàn)病史:緣于患者1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口干、多飲、多尿,每日飲水量及尿量約3000ml,伴消瘦,具體體重減輕不詳,無明顯多食易饑,無心悸、出汗、手抖及情緒異常,測餐后血糖24mmol/L。于當?shù)亻T診就診,完善相關檢查,診斷為“2型糖尿病”,予二甲雙胍 O .5g,2/日口服降糖治療,監(jiān)測空腹血糖 7mmol /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上述癥狀間斷存在。7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開始應用門冬胰島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伏格列波糖0.2mg,1/日,口服降糖治療,監(jiān)測血糖尚可,5年前自行停用胰島素,應用口服藥降糖治療(具體藥物及成分不詳),監(jiān)測血糖尚可。2年前調整降糖方案為門冬胰島素30,早晚各10u餐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50mg,1/日,二甲雙胍緩釋片0.5g,口服,2/日,監(jiān)測血糖尚可,近1個月無明顯誘因測血糖明顯升高,偶測空腹血糖13mmol/ L ,餐后血糖19rmol/ L ,自行增加胰島素用量為早晚各15u,監(jiān)測血糖未見明顯降低,同時存在腹痛腹瀉,偶有足指麻疼不適,泡沫尿,視物模糊,現(xiàn)為求系統(tǒng)診治來我院就診,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以“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
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電解質未見明顯異常。
刻下癥:神志清,乏力,雙目乏神,面色少華,睡眠差,腹痛腹瀉、大便溏,一日2至3次。無食欲,喜熱飲,偶有足指麻疼不適,泡沫尿,視物模糊,舌胖大質淡,苔白微膩,脈弦。此患者并發(fā)癥較多,先解決容易解決的問題,一步一步攻克,藥味過雜,恐藥力分散,故先解決患者大便溏的問題,目前患者便溏,舌質胖大,乏力,大便溏仍屬于脾陽虛范疇,脈弦,且存在腹痛,考慮仍存在肝木克脾土,故繼續(xù) 予自擬方“溫脾止瀉方”加味。治法:抑肝扶土,溫補脾陽,升陽舉陷?;颊咚卟?,加用合歡皮、合歡花共奏安神之功,處方如下:“蒼術12g陳皮10g 炒白芍15g 防風6g 炙甘草10g 炮干姜10g 黨參10g 升麻6g 合歡皮10g 合歡花10g”7劑,睡眠可,納可 已無腹痛,大便成形,日1次。
綜上所述,對合并胃腸功能紊亂的2型糖尿病患者聯(lián)合溫脾止瀉方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在糾正患者胃腸功能紊亂方面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盼盼,裴曉婷,蔚文鍇等.基于廣義OR的脂聯(lián)素基因外顯子rs2241766多態(tài)性與中國人群糖尿病易感性的關聯(lián)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52(06):711-717.
[2]亢國良,晉紹忠,楊珍俊.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輔助治2型糖尿病合并胃腸功能紊亂的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17):3192-3194.
作者簡介:姓名:畢紅紅,出生年月:1984.08.1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省市):河北省滄州市,學歷:研究生在讀,職稱: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或從事工作:中醫(yī)藥防治內分泌疾病的研究。
通訊作者:張英來,1962年07月,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碩士,主任醫(yī)師,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