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伴發(fā)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例

      2021-10-14 02:40:24陳少敏王新宇劉書旺
      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1年5期

      陳少敏,孫 超,王新宇,張 媛,劉書旺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心內科、血管醫(yī)學研究所,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學與調節(jié)肽重點實驗室,分子心血管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血管受體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1)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種遺傳性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被纖維和脂肪組織替代為病理特征,約50%的患者雙心室受累[1]。西方人群該病患病率約為1/5 000~1/1 000,臨床比較少見。在該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先后出現心律失常、右心室結構及功能異常以及全心衰竭等臨床表現,是35歲以下人群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重要原因之一[2]。該病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為特征,但房性心律失常同樣很多見,長時間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梢詫е滦墓δ苓M一步惡化。本文報告1例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收治的ARVC伴發(fā)房性心動過速,并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病例。

      1 病例報告

      患者為男性,51歲,主因“間斷心悸伴乏力23年,加重4個月”入院。23年前患者干農活時出現陣發(fā)性心悸伴四肢乏力,持續(xù)3~5 min后自行緩解。此后癥狀間斷出現,多發(fā)生于干農活時,每1~3個月發(fā)作一次,日?;顒幽土繜o下降。4個月前患者在騎車5 km后再發(fā)心悸伴四肢乏力,無呼吸困難、納差、腹脹,夜間可平臥入睡。就診于當地醫(yī)院,心電圖檢查顯示房性心動過速,2 ∶1下傳心室(圖1)。實驗室檢查示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5 586 ng/L。外院給予酒石酸美托洛爾50~100 mg/d、地高辛0.125 mg/d、利伐沙班20 mg/d治療,患者心悸減輕,仍感明顯乏力,不能勝任日常工作,先后就診多家醫(yī)院,多份心電圖顯示房性心動過速,不等比例下傳心室,心室率80~140次/min。既往有吸煙史20年,4支/d,戒煙7年,偶爾飲酒。有一弟體檢時心電圖顯示有室性早搏,超聲心動圖檢查未發(fā)現異常,父母已經去世,死因不詳,無子女。

      入院查體:脈搏75次/min,血壓138/90 mmHg,肺部查體無異常發(fā)現。心界向左擴大,心率75次/min,律不齊,可聞及早搏,心音低鈍,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肝脾未觸及腫大,雙下肢無水腫。輔助檢查:(1)動態(tài)心電圖:房性心動過速,2 ∶1下傳心室,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圖2)。(2)超聲心動圖:全心增大,以右心室為著(左心房面積23 cm2,右心房面積21 cm2,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56.5 mm,右心室流出道內徑45 mm),左心室壁運動彌漫減低(以下壁為著),右心室壁運動彌漫減低,三尖瓣反流(輕度),肺動脈收縮壓30 mmHg,左心室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EF)40%。(3)心臟磁共振成像:右心室明顯增大(舒張末期容積指數149 mL/m2),右心室室壁瘤形成,右心室室壁運動彌漫減低,EF值8%;左心室室壁運動彌漫減低,EF值35%;右心室游離壁及左心室前壁、側壁、下壁基底段至中段見心外膜下延遲強化(圖3)。(4)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第一對角支近段狹窄40%~50%,左回旋支近段狹窄20%~30%,右冠狀動脈中段狹窄30%~40%。

      診療經過及隨訪結果:根據2010年ARVC專家共識(ARVC task force criteria 2010)[3],ARVC診斷明確,合并無休止房性心動過速、全心衰竭,建議患者臥床休息、限制體力活動,給予口服美托洛爾100 mg/d、地高辛0.125 mg/d、螺內酯20 mg/d、雷米普利2.5 mg/d、利伐沙班2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等藥物治療?;颊哂谌朐旱?天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圖4),心電圖V1~V6導聯可見Epsilon波,V1~V4導聯T波倒置。入院第8天植入雙腔植入性心臟復律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ifibrillator,ICD),除顫電極放置于右心室間隔部?;颊叱鲈汉竺劳新鍫栐隽繛?25 mg/d,并加用胺碘酮0.1 g/d,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預防房性心動過速復發(fā)。嚴格限制日常體力活動強度,僅從事強度為1~2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的體力活動。出院1個半月后恢復日常工作(輕體力勞動)。出院后6個月復查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明顯縮小,收縮功能恢復正常,EF值60%;右心室及右心房略縮小(表1)。出院后2周、3個月、6個月ICD程控,無心房、心室高頻事件出現?;驒z測(全外顯子組測序)結果提示,與ARVC相關的PKP2基因發(fā)現有一個意義未明的突變 (c.2145+5G>A),DSP基因發(fā)現一個意義未明的突變(c.3338G>A),另外一個與長QT綜合征1型有關的KCNQ1基因突變(c.1831G>A)?;颊叩囊患売H屬只有一弟,不同意行基因檢測。

      圖1 心電圖:房性心動過速,2 ∶1下傳Figure 1 Electrocardiogram:Atrial tachycardia with 2 ∶1 conduction

      2 討論

      ARVC不僅可累及右心室、左心室,同樣可累及心房。ARVC患者尸體解剖后可見竇房結內脂肪組織浸潤[4],動物試驗發(fā)現ARVC狗的左心房心肌被纖維和脂肪組織替代[5]。臨床研究顯示,ARVC患者可出現心房擴大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和房性心動過速。Wu等[6]觀察了100例ARVC患者,發(fā)現存在右心房擴大、左心房擴大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別為45例、16例和3例;對這些患者隨訪91個月,出現右心房擴大、左心房擴大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別為8例、7例和6例。Cardona-Guarache等[7]回顧性分析了117例確診ARVC的患者,發(fā)現26 例存在1種或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其中心房顫動19例,心房撲動9例,房性心動過速8例。Saguner等[8]對90例ARVC患者隨訪5.8年,發(fā)現20%的患者發(fā)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且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的發(fā)生與右心室收縮功能低、左心房擴大、右心房擴大相關。ARVC患者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導致心力衰竭和死亡風險增加[9],但ARVC伴發(fā)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個案報道較少見。本例患者在房性心動過速發(fā)生后出現明顯乏力,超聲心動圖和心臟磁共振成像發(fā)現左心室收縮功能明顯減低。隨著房性心動過速終止,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收縮功能恢復正常,提示心律失常參與了本例ARVC患者的心功能惡化,因此,回顧性診斷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在臨床上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既往無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的唯一病因;另一種是心律失常使原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心功能惡化[10]。本病例屬于第二種情形,根據心臟磁共振成像的結果,患者本身存在ARVC導致的左心室受累,表現為左心室前壁、側壁及下壁心外膜下延遲強化,房性心動過速的持續(xù)存在導致左心室收縮功能下降。

      圖2 動態(tài)心電圖:房性心動過速2 ∶1下傳,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呈左束支阻滯圖形,電軸左偏(Ⅱ、Ⅲ、aVF導聯QRS波群為負向,aVL導聯為正向)Figure 2 Holter:Atrial tachycardia with 2 ∶1 conduction,non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a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morphology and superior axis (negative QRS complex in leads Ⅱ,Ⅲ and aVF,and positive QRS complex in lead aVL)

      圖3 心臟磁共振成像:右心室明顯增大,右心室游離壁、左心室前壁、側壁及下壁見心外膜下延遲強化Figure 3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nlarged right ventricle and subepicardial delayed gadolinium enhancement in the free wall of right ventricle,the anterior wall,lateral wall and inferior wall in left ventricle

      ICD植入是預防ARVC患者猝死的重要手段,有心臟驟停、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右心室嚴重功能障礙(EF≤35%)/左心室嚴重功能障礙(EF≤35%)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若每年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發(fā)生率>10%,則需要植入ICD(Ⅰ類適應癥)[11]。有暈厥、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或中度右心室/左心室功能障礙者為SCD中危人群,為植入ICD Ⅱa類適應癥。本例患者心臟磁共振成像測量的右心室EF值和左心室EF值均嚴重下降,同時存在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有植入ICD的指征。然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會導致ICD不適當放電,Saguner等[8]研究提示,存在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的患者與無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的患者相比,ICD不適當放電顯著增加(56%vs.16%,P=0.014)。本例患者在植入ICD后,應用胺碘酮以預防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發(fā)作,避免發(fā)生ICD不合適的放電。

      圖4 竇性心律心電圖:V1~V6導聯均可見Epsilon波,V1~V4導聯T波倒置Figure 4 ECG in sinus rhythm:Epsilon wave in leads V1 to V6,and inverted T wave in leads V1 to V4

      表1 超聲心動圖參數變化情況Table 1 Changes in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ARVC患者由于右心室擴大、室壁瘤形成和室壁運動減低,容易形成附壁血栓,這些血栓脫落會導致肺栓塞[12]。對于已經發(fā)生過血栓栓塞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療,但沒有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不建議進行預防性抗凝治療[11]。ARVC伴發(fā)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發(fā)生左心房血栓形成,導致體循環(huán)栓塞。Cardona-Guarache等[7]報道,伴有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ARVC患者栓塞發(fā)生率為8%。因此,我們認為,ARVC伴發(fā)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即使沒有發(fā)生過血栓栓塞,也需要接受預防性抗凝治療。

      臨床中要積極治療ARVC伴發(fā)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治療方法除了抗心律失常藥物,也可以考慮射頻消融。Cardona-Guarache等[7]對8例患者進行射頻消融,無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3.4年,其中3例無復發(fā)。本例患者房性心動過速在入院后自行終止,且未再次發(fā)作,因此未行射頻消融。通過限制運動及應用改善心臟重構藥物、胺碘酮和大劑量β受體阻滯劑,本例患者房性心動過速未再發(fā)作,心功能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綜上所述,ARVC患者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很多見,可以導致心力衰竭惡化,并可能導致ICD不合適放電和體循環(huán)栓塞。因此,要對ARVC患者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進行積極治療。

      伊川县| 乐东| 盐山县| 衡山县| 若尔盖县| 晋中市| 泰州市| 台东县| 玛多县| 习水县| 闻喜县| 温州市| 嘉峪关市| 教育| 嘉定区| 金溪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阳泉市| 霞浦县| 洛阳市| 剑阁县| 鄂托克前旗| 双江| 昌黎县| 安庆市| 尉犁县| 郎溪县| 达拉特旗| 安丘市| 界首市| 农安县| 望都县| 余干县| 和林格尔县| 渭源县| 泾川县| 开平市| 衡南县| 涞水县| 龙泉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