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兩年前,采訪鄉(xiāng)鎮(zhèn)工會干部老張,原計劃是從他口中套些話放在我的文章里,借此表達基層的聲音。
老張很配合,端坐在辦公桌前。說到具體數(shù)字時,老張怕弄不準,打開文件柜,拿出文件夾,抽出一份文件仔細查對。發(fā)現(xiàn)自己說得準確時,莞爾一笑,“還沒老糊涂。”忘了給我泡茶,一迭聲說抱歉,開始燒水泡茶。
信息不對稱加上抹不開面,我不好打斷老張的熱情介紹。他說得越來越興奮,從組織建會到困難幫扶,從技能培訓到文體活動……采訪結(jié)束時,老張握著我的手,“基層工會干部很辛苦,基層工會工作不容易,王記者,你多寫一些,借你的筆,說說我們的心聲?!蔽腋杏X老張的手很有力,我的手卻有些出汗。
老張說得明白,我心里也明白,但落筆時,還得按照既定主題,引用了老張的幾句話而已。稿子交上去,心里總覺得不是滋味,這時,老張的電話響了,“王記者,上次說的不大全,我這還有幾個材料,發(fā)到你微信里了,請查閱?!币环⑿牛?,老張的微信對話框里,幾個材料之后,是一連串“拜托”的表情,我感覺老張就站在我對面。
接連幾天,老張陸陸續(xù)續(xù)給我傳了很多材料,因為工作實在忙,就放在腦后,隨著手機自動清理設(shè)置,都清除了,但老張那侃侃而談的表情卻始終揮之不去。
后來,每逢年節(jié),老張都會發(fā)給我“祝?!钡谋砬?,一看到表情,就仿佛看到老張。恰好最近有新選題,我一看,正適合老張這樣的基層干部,就撥通了他的電話,“王記者,你好啊,歡迎歡迎,借你的筆,說說我們的心聲?!?/p>
老張還是那個老張,一點兒沒變,時間卻過去了兩年。我打算這次和老張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