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幫助文字精確記錄語言的結構、停頓和語氣,記錄語言的性質和作用等。國家規(guī)定了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然而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人們?yōu)榱烁珳实乇磉_,約定俗成了一些標點符號較為特殊的用法。特別是新高考試卷,強調解決問題的情境化,連續(xù)出現關于標點在語境中用法的命題。部分老師在教學中未能講清這些標點符號在不同語境中的特殊用法,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標點符號在不同語境中不同用法的正確把握。
一、問號
1.主謂倒裝的疑問句,問號不能用在中間,只能用在句末。如: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媽媽“咚咚咚”地敲著我的房門,“人家來電話催好幾趟了,你倒是給人家一個回話呀!”
這是一個主謂倒裝句。倒裝在前的謂語部分“到底去不去呀”,盡管有疑問“去不去”,且是全句的表意重心,但就句子來看,只有表述到“小祖宗”這兒,全句才結束,才算一個完整的問句。問號作為句末標點,自當用在句末。表述到“去不去呀”這兒,只是全句內部的一次停頓,當用逗號。
主謂倒裝的感嘆句,感嘆號也應用在末尾,中間用逗號。如:
真精彩啊,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煙花!
其道理同前所述。
2.選擇關系的問句中,問號用在最后一個分局末尾,前面的分句末尾用逗號。如:
詩中記敘的這場戰(zhàn)爭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描述,還是詩人的虛構?
上面這一選擇性的問句直到“還是詩人的虛構”才算問完,也就是到這里才算句末,所以最后一個分局末尾用問號(句末標點)。一般狀況下,在向對方提出一連串問題時,語氣較為急迫,中間的停頓不可能長到用句末標點;因為是在發(fā)問,也應給對方留下一定的思考時間,中間的停頓也不可能短到只用頓號,所以前面的分句末尾應用逗號(句內標點)。
三、頓號
1.不定數(約數)的兩個數字之間不用頓號等標點符號,不是大約數而是相鄰的兩個數字中間要用頓號。如:
(1)對面走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
(2)請高三年級的七、八班的同學到操場集合。
(1)句所說的小女孩的年齡既不是“七歲”,也不是“八歲”,而是在“七歲”“八歲”之間。這里“七八”是一個數,一個約數,一個詞語(臨時性的),不能拆開為“七”“八”兩個詞來分別理解,所以中間不能用頓號等標點符號隔開。
(2)句中間“七”“八” 分別是兩個班級的代號,代表著兩個各自獨立的數字,是兩個各自獨立的詞語(數詞)。在形式上,為了表明這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數字,須用相應的點號將其隔開;在表意上,為了讓兩個班的同學聽得或看得清楚,也須在兩個數字中間作短暫的停頓。
2.并列詞語之間帶“啊”“哇”啦“呀”等語氣詞時,并列成分之間用逗號,不用頓號。如:
雁蕩山夢幻般的勝景,飛瀑啊,怪石啊,奇峰啊,令人目不暇接。
“飛瀑”“ 怪石”“ 奇峰”這些并列詞語后面帶上語氣詞“啊”之后,語氣略要拖長,語速放緩,故要用停頓稍長的“逗號”,不能用停頓極短的頓號。
3.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由帶引號或帶書名號的短語組成,那么并列的成分之間不能用頓號隔斷。如:
(1)課文《拿來主義》中的“大宅子”“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姨太太”等,分別比喻什么?
(2)第五冊中《閣夜》《旅夜書懷》《客至》《詠懷古跡》《登岳陽樓》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詩代表作。
引號、書名號和括號本身在視覺上具有分隔作用,在語氣上具有停頓功效。在這里,一連串的引號或書名號,完全具備“頓號”的分隔和短暫停頓的作用;在書寫上,更可以避免“滿紙黑瓜子”,而使卷面干凈整潔。
但是,如果在這類并列成分之間還有其他的成分,則仍需要使用頓號。如:
辦公室里訂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
上句中《人民日報》之后加有括號內注釋“海外版”,結構與表意稍復雜。書名號所具有的較強的分隔和停頓功能在這里不能滿足需要,在其間加上頓號即可。
4.并列詞語作主語或補語時,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如:
(1)蘇繡,湘繡,蜀繡,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
(2)遲子建的文章寫得生動,深刻,雋永。
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在表達時應突出強調,語速較緩;補語的作用是補充說明,在表達時更應強調突出,語速舒緩。所以作主語或補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能用頓號,而要用逗號。
四、引號
1.凡是把引用語作為作者自己話的一部分, 如果引用語末了的點號原文是問號或感嘆號,則要保留引語末的問號或感嘆號。如:
(1)一位長者“你會成功?”這句輕蔑的話,激起了郎朗無窮的斗志,而使其最終贏得了“世界鋼琴王子”的美稱。
(2)魯達走到門前,叫聲“鄭屠!”
在這里,之所以要保留引語末的問號或感嘆號,是為了原滋原味地保留引文的語氣。第(1)句去掉問號后,“你會成功?”就成了一句肯定的、鼓勵性的話,與句中“輕蔑”的語氣完全相反;第(2)句去掉感嘆號以后,就成了一般陳述語氣,引語中的強烈情感就不能完整地傳達出來。
2.如果引用的話連著好幾段,每一段開頭用前引號,而只在引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末尾才使用后引號。
在每一段開頭用前引號是想提醒讀者引文還在繼續(xù)。因為所引述的文字較長,連著好幾段,如果不用前引號,讀者讀著讀著,就可能認為所讀的內容出自作者本人。只在引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末尾才使用后引號,是因為到這里引用才結束。
五、破折號
破折號前的標點是問號、感嘆號的要保留,其他的則不用保留。如:
(1)今天你去上海?——鍋里的水開了!
(2)2010年珠海國際航展太精彩了!——請把門關上,太冷了。
(1)(2)兩句中的破折號均表示話題的轉換。(1)句中破折號前的問號如去掉,“今天你去上海?”這一問句就變成了祈使句,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改變了。同理,第(2)句如果去掉破折號前的感嘆號,就不能明確表達作者強烈的贊嘆之意。
[作者通聯:湖北公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