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玉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整個班級的精神核心,班主任老師在每一位學生心中都有著獨特的權威及其人格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班主任的激勵作為一種風格就是指由班主任以其獨特的手段去調動并保護和維系學生的積極性與自我管理,它是小學中高年級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和教學教育戰(zhàn)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班主任;激勵風格
在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對于教學和管理工作的認識不斷提高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是應該及時地進行一些改善,創(chuàng)新性的班主任是屬于對學校和班集體的工作和管理的重要職責人,在這樣一來學校與其他學生和個人都可以承擔起溝通的重要職責,有助于推動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地順利開展,使得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快樂地成長。在小學中高年級班級管理中實施激勵策略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認識到德育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xiàn)、鍛煉學生的實踐經驗,認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管理
班主任是每個學生在校期間的領導和負責人,他要對每個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問題給予充分的認識和重視,通過對每個學生的行為和人格進行熏陶,用為人師長的一份愛心去照顧呵護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既是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老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又是其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對學生進行成才心理管理
青少年反抗叛逆精神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身上已經初現(xiàn)端倪,班主任首先要從我們小學中高年級以及青少年群體的整體身心和性格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出手,對于不同的個體、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學生應該細心去了解和觀察,有意義、有目的地去幫助和引導他們,以此來促使他們的成長和培養(yǎng)他們成才。
(三)對學生進行課業(yè)學習管理
一部分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其學習基礎較為薄弱,所以他們的成績也并不是很理想,這樣長時間受到負面思想情緒的影響,導致了他們對于學習認知產生了一定的畏難心理。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當能夠善于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處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倒退的情況,對每個學生的自我學習成果都要進行相應的工作和調整,了解每個學生自我的學習情況和現(xiàn)狀,幫助他們樹立自我的信心,從而促進班內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小學中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激勵風格
(一)因人而異采取激勵管理措施
班主任老師也必須要在對德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指導當中,明確了德育課程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通過使每一位班級的學生都樹立起自己科學的德育教學能力與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制訂出具有合理性的課堂教學目標,根據(jù)自己所在班級當中的每個學生所需要涉及的不同教學內容,采取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策略,能夠有效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德育課堂中的主動性。例如,老師在引導學生積極地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時,通過獎勵學生一個鉛筆盒或者一個筆記本,從而啟發(fā)和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和探究中。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且成長進步較大的學生,老師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設立正確而合理的學習目標,有利于調動和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師引導每個學生能夠學會主動地探索與思考,引導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學習與探究當中建立起科學的自我學習概念。
(二)建立激勵機制
班主任老師一定是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更加重視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用良好的課堂教學心態(tài),以自己的真正意識和實際行動為我們的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教師還需要充分設置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激發(fā)和引導學生自主性地制訂一套科學的課程教學戰(zhàn)略,對于每個學生的課程都要有所記錄。在一個學期結束之前,老師要選出班級的道德模范,為學生樹立道德榜樣,提升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學習動力。比如,在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可以考慮讓我們的學生寫一封給老師的感謝信,通過這封感謝信讓我們的學生認真地進行感謝信的構思和書寫,培養(yǎng)、提高他們對于情感的感悟能力和承擔能力,讓我們的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老師對于自身發(fā)展的奉獻和付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思維水平,使學生在面對老師的教導、父母的養(yǎng)育時能夠知道感恩。同時教師還需要通過讓我們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活動當中,能夠通過培訓來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人格和生活習慣,從而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其行為理念。
(三)組織豐富多元的激勵活動
學校和教師要一起進行科學而深入的探索,在班主任的管理建設當中,通過積極有效的引領和激勵來培養(yǎng)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學校也要積極地組織公益活動,在活動開始時要進行科學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比如,教師們可以不定期組織一些班級的公益性活動,讓我們的學生把課堂擴大到了課外當中,比如,在社區(qū)開展舊物回收--公益轉贈的活動。并且我們的教師還需要針對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向他們發(fā)放獎賞物品,以此紀念和鼓勵他們在社會公益活動當中所作出的貢獻,從而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良好的學習動力與道德品質。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帶領我們小學生一起去了解社區(qū)里的孤寡老人,幫助他們打掃衛(wèi)生,為他們表演文藝節(jié)目,為這些孤寡老人們帶來快樂,從而有效地豐富小學生們的實際操作探究和經驗,提升小學生的優(yōu)秀道德風范。
三、結語
小學中高年級的班主任必須是需要進一步地加強與全體學生間的信息互動和溝通,在對班級的管理工作中有效地采用了激勵機制,其根本核心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對活動參與熱情。班主任要將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更好地運用于課堂教育之中,確保育人工作進程的開展,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形成崇高的道德和品質,從實踐入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江.激勵機制與其他方法在我國小學低年段班級績效考核和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及其研究探討[J].數(shù)學課程和教育研究,2019(2).
[2]王玖煥.激勵理論與其在我國小學一二低年段班級績效管理中的運用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