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每年去做一次全方位的體檢很重要,但現在體檢項目繁多究竟應該查什么?男女體檢重點有什么不同?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項目?下面跟著筆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覺得這兩項可有可無,其實不然!常言道“肥胖是百病之源”,身體過于肥胖,不僅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fā)心血管疾病,還可能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甚至癌癥等多種疾病;而過于消瘦,會使抵抗力減低,免疫功能下降。不僅如此,腰圍對健康影響非常大,如果腰圍不達標,那么可能身體存在一些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更有研究發(fā)現,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獨立的危險因素,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隨中心性肥胖測量指標腰圍的增加而增加。
雖然三大常規(guī)(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糞常規(guī))的預警作用較弱,但也能查出一些特殊疾病,不能忽視。
血常規(guī):檢查血液中何種成分發(fā)生了變化,也可能會據此尋找出疾病的病因,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繼而給出有效的治療方案。因此,血常規(guī)的檢查不容忽視。
尿常規(guī):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尿路及腎臟疾病,可通過尿液體現,如尿液的顏色、pH值,以及尿液中是否出現葡萄糖、亞硝酸鹽、尿蛋白等,對一些疾病有著預示作用。
糞常規(gu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胃腸肛外科副主任張健指出,糞便檢查不僅會觀察大便顏色、形態(tài),還會關注細胞、潛血等,對消化系統疾病、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4項是基礎必備檢查,如果這些結果出現異常稱為代謝綜合征,可能會導致全身從上到下各器官的多種疾病,甚至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如冠心病、腦卒中,甚至某些癌癥。為明確有無代謝綜合征,體檢中一定要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情況。
心臟疾病在老年群體中高發(fā),因此中老年人心臟功能檢查必不可少。心電圖檢查可發(fā)現冠心病心肌缺血改變、心律失常等心臟異常。而對于X線、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的病情來決定是否需要,可咨詢??漆t(yī)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蕭梅芳指出,骨內鈣質一般從30多歲開始流失,但是骨質疏松的初期癥狀并不明顯,所以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進行骨密度檢查。
胃腸鏡是確定胃腸癌癥的金標準。但由于不重視胃鏡檢查,我國90%的胃癌發(fā)現時已是中晚期。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發(fā)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指出,以下人群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1)40歲以上的人群;(2)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群;(3)有慢性胃萎縮、胃炎、胃息肉等的人群;(4)胃癌家族遺傳病史的人。
肝臟、肺臟、腎臟等主要臟器,由于病變早期癥狀不明顯,難以感知,因此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不同臟器要進行的檢查不同,如肺功能檢查胸片、低劑量螺旋CT,腎功能檢查腎臟超聲等。
對于健康的年輕人來說,這類檢查可能并不重要,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必不可少。查眼底可及早發(fā)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fā)性青光眼等,特別是對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眼病等的篩檢,只要簡單的裂隙燈檢查和眼底檢查即可,就能避免失明這樣的悲劇。同樣老年人如果有聽力下降等問題,及早發(fā)現,盡早用助聽器能更好地改善狀況。
除常規(guī)的基礎體檢,老年男性還需要進行以下體檢:
男性的泌尿系超聲檢查至少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這幾個器官。如果平時有排尿不暢或排尿困難的表現,還應該檢測“殘余尿”。也就是說,在憋尿的時候做一次B超,然后再將尿液盡可能排空后再做一次B超,看膀胱內有沒有殘留的尿液。
這是一個可以反映前列腺腫瘤的指標,前列腺癌的患者血清PSA水平通常會升高,如結果低于4ng/mL,則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較低。建議4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查一次PSA。
同樣,老年女性也需要定向增加專門的檢查。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婦科主任醫(yī)師劉娟指出,女性進行體檢,不僅要進行普通常規(guī)體檢,還要進行專門的婦科檢查,對于提早發(fā)現婦科疾病、癌癥篩查都很有必要。
可發(fā)現各種病原菌感染導致的陰道炎,支原體、衣原體、淋菌檢查可知道是否感染支原體、衣原體等疾病。
檢查有無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病變等子宮、卵巢、輸卵管情況。
乳腺彩超可檢查有否乳腺增生、乳腺腫瘤等乳腺病變。同時一年一次的乳腺鉬靶檢查對于6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排除乳腺癌的價值很大。
除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女性常見的癌種也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檢查以排除疾病。如HPV檢查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是目前宮頸癌篩查的常規(guī)檢查。
需提醒大家的是,每個個體存在差異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完全相同的檢查,因此除常規(guī)檢查,還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檢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