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婉蓉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情況。方法:選擇的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診的6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案例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另外選擇同期接診的65例非肺炎支原體感染哮喘患兒為對照組研究對象。結果:相比于對照組患兒來說,觀察組患兒的喘息時間、發(fā)熱時間以及平均咳嗽時間均相對更長,由于治療難度較高,患兒的住院時間也更長。結論:相比于非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患者來說,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患兒的病情更加嚴重,其喘息時間、發(fā)熱時間以及平均咳嗽時間均相對更長,而且患者的治療周期更長,平均住院時間更長。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0--01
誘發(fā)小兒哮喘的因素有很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臨床治療以及確診的難度。而肺炎支原體則是小兒哮喘的常見誘發(fā)因素。如果由于診斷困難導致患兒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對患兒來說是十分嚴重的傷害,會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判斷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的小兒哮喘以及普通哮喘十分有必要,其能夠為后續(xù)有針對性地為患兒提供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就具體分析了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特點。下文詳細報告研究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的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診的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案例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對照組研究對象則為我院同期接診的非肺炎支原體感染哮喘患兒。對照組65例患兒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患兒年齡1~9歲,平均年齡(5.3 ± 1.8)歲。觀察組65例患兒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齡1至10歲,平均年齡(5.5 ± 1.9)歲。
1.2方法
參與研究的兩組患兒在入院之后,均需要常規(guī)接受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并且根據患兒的疾病類型對其實施分組[1]。
在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的藥物為頭孢類抗生素
在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抗生素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患兒需要連續(xù)用藥時4~21 d,除此之外,患兒還需要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使用阿奇霉素藥物,用藥量為10mg/kg,患兒需要在連續(xù)接受5d的靜脈滴注治療之后停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3d后,繼續(xù)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治療[2]。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還需要配合接受布地奈德混懸液以及支氣管擴張劑治療。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的平均發(fā)熱時間、咳嗽時間、喘息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差異情況[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近些年,伴隨著空氣污染程度的逐漸提升,外部的生活環(huán)境惡化程度也在逐漸提升,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提高。這一問題不僅出現在我國,世界范圍內都存在此類問題,哮喘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兒身心的痛苦,加之治療費用昂貴[4]。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兒家庭的負擔。相比于普通病毒來說,肺炎支原體的體積較大,而相比于普通細菌來說,肺炎支原體的體積又相對較小,肺炎支原體的主要構成成分是蛋白質,其具有較強的變形能力,而且沒有細胞壁。一旦感染肺炎支原體,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氣道炎癥的發(fā)生概率,導致小兒出現哮喘的因素有很多,臨床上在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明確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患兒在感染了肺炎支原體之后,哮喘癥狀的發(fā)生概率會大幅度增加,進而導致肺部細胞正常的免疫功能受到破壞,在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以及肺部細胞同時受到損傷的情況之下,患者的呼吸道內部就會含有大量的細胞因子,進而增加炎性物質的釋放[5]。如果患兒是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fā)的哮喘,常見的臨床表現則包括咳嗽、發(fā)熱以及喘息等,部分患兒會出現濕啰音及哮鳴音等方面的臨床癥狀,但是也有部分患兒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文章主要分析了肺炎支原體感染哮喘與普通哮喘的臨床特點。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相比于普通哮喘來說,肺炎支原體誘發(fā)的哮喘患兒的發(fā)熱時間、咳嗽時間、喘息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更長,而要想更好地緩解患者的病情,治療過程中多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與皮質激素,為了有效促進患者康復速度的提升以及康復效果的改善,還需要指導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進而達到緩解患者哮喘癥狀的臨床目的。減少疾病給患者成長以及生活帶來的困擾,為維護患者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相比于非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小兒哮喘患者來說,由肺炎支原體誘發(fā)的小兒哮喘病情往往更加嚴重,治療的難度相對更高,患者的發(fā)熱時間、咳嗽時間、喘息時間以及總住院時間均相對較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臨床上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難度。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哮喘發(fā)作,臨床上常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以及皮質激素對患者實施治療,同時需要配合采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的治療方法,進而達到對治療效果進行鞏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廣創(chuàng),朱從敬.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特點與治療探究[J].北方藥學,2020,17(12):76-77.
[2]周淑清.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特征及對肺功能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25):3626-3627.
[3]楊政敏.阿奇霉素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1):90-91.
[4]李開為,趙才祥.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特點與治療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8):27+30.
[5]薛輝.肺炎支原體感染誘發(fā)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20,35(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