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柑芳
摘 要: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理解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強調(diào)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新知識,能夠聯(lián)系以往所學的知識,把握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使之能夠遷移運用。深度學習強調(diào)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強調(diào)知識與智慧的統(tǒng)一,以及對知識的遷移運用。文章對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深度學習;閱讀教學;策略;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3-0112-03作者簡介:曹柑芳(1980-),女,福建龍巖人,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閱讀教學中引入深度學習意識,教師需要從更多角度展開探索和設計,自主閱讀、互動閱讀、鑒賞閱讀、實踐閱讀,都可以與深度學習形成關(guān)聯(lián)。深度學習是一種學法應用,也是一種教學理念。教師在貫徹學習策略時,需要在教學觀念、學法指導、閱讀優(yōu)化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以提升語文閱讀教學品質(zhì)。閱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經(jīng)驗,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深度學習視角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深度體驗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積極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要在深度學習的視角下,開展閱讀教學。為此,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帶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
例如,在教學《貓》這篇課文時,教師可開展課堂體驗活動,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閱讀教學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以組為單位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討論。學生經(jīng)過組內(nèi)討論,挑選出一種動物開展研究活動,對動物的習性、外貌、特點等進行總結(jié)與歸納。在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要讓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發(fā)言,交流討論成果。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課文之中,在參與研究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深度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閱讀課文,深度體驗課文。課文閱讀教學結(jié)束,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閱讀體驗。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閱讀相同主題的課文,以豐富閱讀內(nèi)容。在閱讀相同主題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以深入體會課文的內(nèi)涵,豐富學生的情感。例如,可以將《貓》和《母雞》進行對比。雖然這兩篇課文都是描寫動物的,但運用的寫作手法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不同。在比較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課文的不同寫作手法,以及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將閱讀引向深入,實現(xiàn)深度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深度體驗課文尤為重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有效感悟課文,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效感悟課文,引導學生深度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帶領學生有效感悟課文,進行深度思考。教師要為學生搭建與作者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開展深度學習。
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帶領學生掌握課文中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jié)構(gòu),跟隨作者的腳步,游覽雙龍洞,走入那神奇的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了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作者的游覽順序是什么?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在作者游覽雙龍洞時,你認為哪一幕最為驚險,哪一幕最為壯觀?問題的提出,能夠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之中,深入思考,積極進行閱讀。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增加閱讀的深度,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在深度閱讀中,學生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完成學習目標。在完成課文閱讀教學后,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在課文的學習中,你學習到了什么?有哪些感悟?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有效感悟課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讀寫有效結(jié)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就要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以讀促寫,是語文教學當下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能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聯(lián)系起來,帶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七月的天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反復閱讀,深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欣賞課文所描寫的美麗景色。在學生反復閱讀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他們找出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段落,對于好詞佳句要進行積累,對于精彩段落,要進行仿寫。對于仿寫出色的學生,教師可請他們上臺朗讀,讓全班同學共同欣賞,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仿寫熱情。以讀促寫,有效互動,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語文學習中,能夠隨時隨地積累好詞佳句,仿寫精彩段落,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完成深度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為學生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