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故事來源于PEP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Story time。題目為“The snake and the rat”。內(nèi)容是老鼠被蛇抓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巧妙周旋,最后脫險。主要鞏固和運用第四單元句型“Can you…?” ,表演這一故事,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合作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一節(jié)英語拓展課,把它定位為表演指導課。
二、學情分析
東泰小學的孩子在大山里面,既不和外國人接觸,周末也不上英語輔導課,只有一周三節(jié)英語課,在這種環(huán)境里,學生們不愿意說英語,張不開口。怎樣才能提高學英語的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張開口?我開設了英語戲劇社,劇社以教室為劇場,以繪本故事表演為依托,用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故事教學,利用并創(chuàng)造語境,讓學生們圍繞所學內(nèi)容多演、多練、多說,形成主體鮮明、重點突出、言行風趣的表演的教學模式。英語表演課在即興表演、角色扮演、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方面都有著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更為積極的影響,從而幫助他們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設計思想
這節(jié)課重在表演,掌握劇中人物性格和故事的發(fā)展是關鍵。所以我用了分幕表演法、倒敘法、歸納法、TPR法(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來引導學生的興趣。
1.倒敘法:不是按順序展開這個故事,而是用表演法導入故事的開頭和結尾,然后發(fā)問:老鼠是怎樣逃脫的?請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并回答。
2.歸納法:引導學生把全文分成三幕,根據(jù)老鼠“害怕——害怕——笑”和蛇“笑——陰險——怒”的表情變化,歸納出老鼠“聰明”和蛇“愚蠢”的主題。
3.分幕表演法:全文分三幕,為了降低難度,提高興趣,我讓各小組任選其中一幕當堂表演。
四、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能理解全文,并能聽、說、讀wait a? minute, things, dance, throw, swim, silly, run away。
2.能力目標: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模仿角色的心情、語氣、動作進行表演。
3.情感目標:引導小學生遇到問題不要慌,更不能哭,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五、難點的突破方法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根據(jù)人物性格進行表演。針對五年級學生情感方面單詞量少的特點,我利用了表情圖變化來引導學生們捕捉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輔導學生捉住人物性格特點來表演。
六、重點的突破
很多小學生不敢當堂上臺表演,一是因為害羞、膽怯;二是不能脫離書本說句子,往往在臺上站著不動,眼皮上翻,背句子。所以我在導入故事第一幕Meet(相遇)時,一邊用手偶表演,一邊模仿蛇的話:I'm hungry(趴著),老鼠探頭探腦過來了。 HMM...(蛇馬上抬頭,聞到了香味),Here comes my tasty food。Now I can eat.(蛇捕到老鼠)。每個動作直觀、形象地表達了句意,先師生表演,再生生表演。首先必須讓學生們覺得不難而且有趣,他們的興致馬上就會高起來,積極舉手,打消了膽怯和不自信。用同樣的方法表演第六幅圖。
七、教具準備
1.老鼠、蛇手偶和頭飾;2.綠跳繩(模仿蛇纏繞);3.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Step 1? warm up(熱身)
Sing a song: I can help.(播放動畫。)
Free talk: Can you sing? Can you dance? Can you show?
Step 2.Lead in(導入)
1.老師一邊在黑板上畫圖形,一邊讓學生猜測畫的是什么?
[設計說明]通過簡筆畫來教學單詞snake,既簡潔又直觀。簡筆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也復習了已學知識。
2.教師導入故事。
T: (森林狂想曲音樂響起,大山、森林、湖泊、老鼠、蛇依次出現(xiàn),幻燈片自動切換)long long ago, there is a big mountain.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forest, There are many rats , they sing and dance every day. How happy they are!
Suddenly, a snake comes out!
Step 3? Presentation(新授)
1.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展開故事。
T: Oh, terrible! Can you guess, What will happen?
S1:The snake can catch the rat.
T: Maybe. Let me tell you.
2.教師把蛇和老鼠的指偶分別戴在左右手的食指上,帶動學生表演第一幅圖。
T:(右手蜿蜒向前,指偶蛇假裝垂頭喪氣。)I am hungry。
(左手指偶老鼠探頭探腦地出來了。)
(右手指偶蛇馬上抬起頭,興奮的樣子)Ha Ha, Here comes my tasty food. Now I can eat.
[設計說明]故事的開頭一共三句話。學生易于模仿操練,增強了他們上臺表演的自信心。
3.學生上臺表演。
他們可以選擇指偶單獨表演,也可以用頭飾兩人表演。
4.老鼠陷入了困境,故事有了懸念,讓學生猜測結果,自然引出故事結尾。
T: Now the rat is in danger. Will the rat run away?
S1: Yes, It will.
S2: No, It will not.
T: Do you want to know? Please Watch TV, find out the answer.
教師只截取故事結尾老鼠逃脫的一段視頻播放:Ha ha, silly snake。Now I can run away. Bye-bye!
[設計說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觀看故事結尾,尋找答案。
5.鼓勵學生兩人一組創(chuàng)造性表演。用繩子做道具,假裝蛇的身子纏繞老鼠。
(蛇此時把繩子解開,“唰”的一聲把老鼠扔到了湖里。)
[設計說明]因為有繩子可以纏繞,還有夸張的聲音,激發(fā)了小學生表演的欲望,臺詞一共三句話,他們感覺不難。通過第二次的表演,徹底克服了他們膽怯的心理,每個人都躍躍欲試,為下面的表演打好了基礎。
6.導入課文中間緊張高潮部分。
T: How can the rat run away? Can you order again? Let's watch? TV, find the answer. (Play the whole story flash.)
①The rat? can dance. ②The rat can sing. ③The rat can't swim.
中間部分很難陳述,給學生降低難度,變成故事情節(jié)排序題。
7. 閱讀短文,找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通過表演讓學生理解新單詞意思 。
8.給劇本分幕,并給每幕歸納主題。
T: Who can divide the story into three acts?
S1: Act 1: picture1 and picture2.
Act2: picture3 and picture4 and picture5.
Act3: picture6。
T: Please name the topic of each act.
S2: Act 1: Meet.
Act2: Talk.
Act3: Run away.
[設計說明]看完全文的動畫播放后,大部分學生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這時,打開書閱讀,通過歸納每幕主題,提高了語言感知能力,加深了課文的理解。
Step 4 Discussion
1.教師展示各種表情圖,讓學生根據(jù)每幕內(nèi)容選擇老鼠和蛇的恰當表情。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T:Which is the suitable emotion of the snake and the rat in each act?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學生走到黑板前把恰當?shù)谋砬檎迟N在每段主題詞旁邊。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蛇“笑——陰險——怒” 和老鼠“害怕——害怕——笑”的表情變化總結人物性格。
T: Can you sum up the characters of the snake and the rat?
S1: The snake is silly. The rat is smart.
[設計說明]根據(jù)五年級學生的詞匯量,他們不能運用正確的英語語言表達內(nèi)心情感,但他們心靈是敏感的,完全理解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教師采用了直觀表達法——圖示法,既形象又生動,還便于師生交流。
Step 5 Act
教師準備:背景音樂——“the forest”,背景圖——小樹林和湖泊,老鼠和蛇的頭飾。為了降低難度,各小組可以任選一幕表演。某小組呈現(xiàn)了如下表演(談話一幕):
Snake: Oh,What can you do?Can you sing?(聲調拉長,含有狡詐和戲謔的表情)
rat: Yes, I can sing...(聲音顫抖)
Snake: Can you dance?
rat:Yes, Let me go, then I can dance for you.(鎮(zhèn)定下來,開始想辦法,眼珠一轉)
Snake: Ok, there is a lake near here. Let me see, can you swim?(得意洋洋)
rat: No, don't throw me into the lake, please. I can't swim.
(急忙擺手,假裝緊張,害怕)
Step 6? Summary and homework
教師請學生總結故事寓意并布置作業(yè)。
T: Do you like the rat? Why?
S1: I like the rat. It is clever.
S2: I like rat. It can think over an idea.
T: I think what you said and what you acted are great. Please practice to act the whole story after class。
[設計說明]圍繞教學主題,自然滲透情感教育,達到知情升華。
九、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興趣盎然,動物指偶、頭飾的運用恰到好處,學生紛紛想一試身手。但是對于陌生的單詞,我在教學中忽略了其難度,沒有適時導入和操練,造成了表演障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年齡段和接受能力,扎扎實實,不能盲目拔高。
十、板書設計
【作者簡介】李艷,青島市嶗山區(qū)東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