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榮
摘要:初高中體育特長生不同于其他階段的體育特長生,需要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因此他們的訓練時間就相對來說比較緊張。而在初高中特長生的課余訓練中,短跑是訓練的重點,許多師生始終致力于研究如何能提高短跑訓練的效率、提高學生短跑速度。想要獲得優(yōu)異的短跑成績,學生不僅要正確掌握短跑的基礎要領,進行科學、高效的訓練,還要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賽場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關鍵詞:初高中;體育特長生;短跑訓練;方法
對于各種運動的體育特長生來說,短跑都是一切專業(yè)特長訓練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短跑動作要領、合理地利用身體的各項機能、擁有節(jié)省體力的技巧并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在賽場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然而大多數(shù)學生在少年時期已經(jīng)形成了跑步的姿勢和動作,雖不能做到從小抓起,但在初高中階段仍可以通過科學、正確的訓練糾正錯誤的姿勢,提高學生的力量和速度。
一、掌握正確的起跑技巧,提高起跑反應速度
從現(xiàn)有的體育生水平來看,許多體育生在小學時沒有接受非常正規(guī)的體育訓練,因而沒有正確理解和掌握科學的起跑要領。正確的起跑姿勢是贏得比賽的第一個關鍵因素,曾經(jīng)有許多參賽運動員因錯誤的起跑方式在比賽中失利。但幸運的是,在分析問題找到失敗的根源后重新制定訓練計劃,糾正錯誤的起跑方式還是可以挽回局面,在未來的比賽中重新取得勝利的。因此,初高中體育教師首要的任務便是對學生進行正規(guī)的起跑訓練,改善學生起跑時的種種不良姿態(tài),讓學生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成功起跑,幫助學生增大取得勝利的概率。在平時的訓練中,以下這些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起跑并減少起跑所用的時間。
(1)提高位移速度的練習。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幾種起跑方式結合在一起,集中進行訓練。蹲踞式起跑30~50米,半蹲踞式起跑20~30米,站立式起跑40~60米,三種起跑為一組,根據(jù)學生情況可以做5~8組并穿插休息放松。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個人訓練和教師計時的訓練穿插在一起,可以利用比賽的形式來提高訓練強度以及訓練效率。
(2)提高起跑反應速度的練習。該練習包括對聽到發(fā)令哨聲響起立即蹬起跑器起跑的訓練,以最快速度進行擺臂的訓練、站立式、半蹲踞式、蹲踞式和轉身式起跑的穿插訓練等。以此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積極性,并做到勞逸結合,提高訓練的效率。
二、注重訓練的質量,高強度循序漸進地訓練
初高中體育特長生除進行體育訓練外還要學習文化知識,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訓練時間不足和想要提高體育專業(yè)特長成績的沖突。因此,師生們一定要保證訓練的質量和效率,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最大化地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專業(yè)特長成績。首先,訓練計劃中最飽受爭議的就是質量與數(shù)量之間的矛盾。在筆者看來,在訓練的前期,每位體育教師都應該明確以訓練質量為目標的策略,寧可訓練的量少一些,也要監(jiān)督學生把每一個動作做到位,從而實現(xiàn)應有的效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訓練中的強度和量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且二者不可兼得,如果同時增加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很可能會導致學生過度疲勞,甚至是出現(xiàn)肌肉損傷的情況,這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導致成績不佳。因此,對于沒有專業(yè)運動員基礎的初高中體育生來說,訓練一定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授之以基本的動作,在確保學生正確掌握動作要領之后,再加大訓練量,讓學生在將每一個動作做得標準的情況下,逐漸積累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從而合理地利
用訓練時間,逐步提高訓練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面對成績
對于初高中體育生來說,想要在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僅僅擁有專業(yè)技巧是不夠的,還應當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做到淡定地面對比賽中的一切得失,能夠快速地調整心態(tài)。想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比賽的模擬訓練,或者是更換訓練的場地,讓學生在陌生的場地中進行訓練,從而能保持比賽前興奮的狀態(tài),提高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就承擔一部分心理壓力,從而能在真正的賽場上快速進入狀態(tài),沒有特別緊張的心理。除了模擬比賽的方法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平時的訓練中為學生設置目標來磨煉學生的意志,突破身體的極限。比如這名學生平時400米的成績不是很好,本人對400米也有些畏懼心理。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種不良心理,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訓練中安排2~3組400米的練習,在每次練習開始前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如果學生沒有達到目標就要再做一組。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學生便能抱著決心一次又一次地克服自己身體、心理上的阻礙。隨著這樣長時間的練習,不僅學生的身體素質和400米成績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對400米的緊張心理也就逐漸被克服。
總之,短跑是一切體育專業(yè)訓練的基礎,因此在初高中體育生的課余訓練中要加強對短跑的訓練。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起跑姿勢,幫助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起跑,為接下來的比賽奠定基礎。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訓練的質量,爭取達到預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真正的賽場上賽出最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起金.高中體育生短跑訓練放松技術問題初探[C].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下).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05:560-561.
[2]潘來峰.高中體育田徑項目中短跑的力量訓練研究[J].田徑,2019 (01):4-5.
[3]馬洪明,劉美欣.淺析高中體育考生短跑訓練[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 (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