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詩中的盛宴(上)

      2021-11-11 15:25:36三徑野老
      北極光 2021年10期
      關鍵詞:劉禹錫王維杜甫

      □三徑野老

      騰王閣

      看看,是時候了。

      主人輕咳了兩聲,起身,端起面前的酒杯,又迅捷看了斜對面一位微胖年輕人一眼,收回目光,滿臉綻笑地說:“各位,當年,會稽山陰蘭亭雅集,有奇文絕墨《蘭亭集序》,流芳千古。今日,我南昌洪都騰王閣,亦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在座各位,都是大唐精英才俊,豈能無詩少文?”

      那邊,早已有人,筆墨伺候。

      客人們你推我讓,歡聲笑語,人恭禮法,就是無人肯去拿起那筆。以至,氣氛有點尷尬。

      終于,那個微胖的年輕人,從坐位上欠起屁股,微紅著臉,正要說什么,做什么,突然,聽有人朗聲說:“既然大家都不愿先出手,那就由我今天先來拋這塊磚吧?!?/p>

      全場一下子闃靜,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那個微胖年輕人一下子又坐落在椅子上,斜著眼看主人。

      主人臉上的笑容,倏忽消失,再次站起,掃了眾人一眼,客氣地說:“那,諸位隨意,本都督要去洗手更衣?!闭f著,離座而去。

      再看,那個白衣少年,已立在那邊早已預備好的案頭,正手握毛筆,一邊洗筆沾墨,一邊對著鋪開的紙張凝神聚氣。

      主人已進了閣子邊的一個房間,隨身跟進來的一個下人進門就罵開:“褲帶沒扎緊,從哪冒出這么個東西?!”

      主人亦喘了幾口粗氣,但都督畢竟是都督,立馬正顏厲色對那下人說:“掌嘴,來者都是我請來的貴客。哪容你在此多嘴多舌?”

      下人斂聲屏氣,幫主人更衣,待一切完整后,就要退下。

      慢——,主人自己又整整衣,對下人說:“你去看看,那個后生,他寫了什么,給我傳來?!?/p>

      這——,下人一下子為難,就伸手抓自己的頭。

      主人瞪了一眼:“廢物,這有何難,他寫一句,你傳一句來么?!?/p>

      下人嘴一呲,說了聲“是,大人?!鞭D身跑走。

      接下來,就是走馬燈似的來回傳報。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老生常談?!?/p>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都督略一沉吟,微微點頭:“尚可?!?/p>

      ……

      潦水盡而寒潭青,煙光凝而暮山紫

      都督雙眼一閃亮。

      ……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都督愣怔了半天,實然,一拍桌子,大叫一聲:好!又叫一聲:妙!再叫一聲:絕!

      手下被嚇愣了。

      都督推開下人,沖出更衣室,重返閣上的宴會現(xiàn)場。只見眾人早把那個寫字的案頭圍了個水泄不通。

      都督伸出雙手,分開眾人,只見那白衣少年正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以至都督站在他身后,他也旁若無人。

      都督亦屏息靜立,直到那雄文天成,滿紙煙霞。

      白衣少年終于放下筆,用指頭抹了下額上的汗水。

      掌聲響起,贊頌不絕。

      都督這才伸手,把住后生的一條胳膊,大聲說:“我騰王閣從此不朽矣!后生,走,老夫要敬你三懷!”

      白衣少年燦然一笑:“都督大人且慢,晚輩意猶未盡”。說著,重又拿起筆,吸了口氣,吐了口氣,一吞一吐,俯仰之間,一首七言詩又落在紙上:

      騰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回,都督和眾賓客都被震呆了,那個一直在場的微胖年輕人,悄悄地溜出去,將早已藏在懷里的一份文稿,用香頭點燃,燒了。

      原來,他是都督的女婿孟學士,本來準備要在今天的宴會上,露一手的。

      這個二十多歲的白衣少年,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主人是時任江西南昌洪都都督閻伯嶼。王勃只是正好路過此地,遇上閻伯嶼重修騰王閣峻工,才受邀來參加這次盛宴的。

      都督熱情挽留王勃在南昌多住了三天。

      第四天,王勃就揖別都督眾人,只身上馬,踏上了南去廣東交趾探望父親之路。

      他的這一文一詩,傳到了長安,傳進皇宮,高宗皇帝先看文后看詩,大嘆:如此奇文后,還有如此絕詩,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孔乎?真乃蓋世奇才!

      石門別

      大唐天寶四年秋天。

      魯郡東石門外,一家小酒店內(nèi),兩個男子在窗下的一張桌子上,相對而坐,面對滿桌的菜肴,誰也無心動筷子,各自手把酒杯,年長的淡淡笑著,年輕的那位則面色凄然。

      這是誰?說出來會把人嚇壞:李白和杜甫。

      他們是在去年夏天,在洛陽相會的,時年44歲的李白,早已是名滿天下,他已在長安大明宮進出兩年,現(xiàn)在是被玄宗皇帝“賜金放還”;而33歲的杜甫,其時,還是一個青年落第學子,詩名末著,正困守愁城。李白并不因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杜甫,也沒有因為自已還籍籍無名,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反而,兩人卻像失散多年的親兄弟重逢,一見如故。

      不信,且看他們相互的贈詩:

      李白《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

      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何太瘦,

      總為從前作詩苦。

      杜甫《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洛陽一別,還不到一年,他們又在東魯相會,幾個月來,他們登山臨水,“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共行?!保ǘ鸥υ娋洌瑹o奈,好日子過得實在太快,今天,終于又到了分手的時候。杜甫要西返長安,求取功名,李白就在魯郡東石門設宴,為之餞行。

      離別的惆悵,是此刻這二人共同的感受,但李白畢竟不是杜甫,實在受不了這有些壓抑的氣氛,就呼地站起來,向店家討了紙筆,在相鄰的空桌上鋪展開來,提著筆說:“再送兄弟一首詩吧?!?/p>

      說罷,一手抻紙,一手捉筆,回頭,微微笑著,盯著杜甫看了好一會兒,突然,轉過身去,揮舞手中筆,轉眼,一首詩便落在紙上,就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杜甫過來,口里一句一句吟讀著,不禁潸然涕下……

      “飛蓬各自遠”,竟然一語成讖,李白杜甫二人從此天各一方。

      李白,東西漫游,失意蹭蹬。

      杜甫,南北漂泊,窮困潦倒。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他們做夢,都想著能重新聚首,李白有詩《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而杜甫呢?更是為李白寫下了一首首的思念詩(共計十五首),其中,有《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還有《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天使蛟龍得。

      更有: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可是,李白和杜甫,到死,也未能再見一面。石門一別,竟成了這兩位中國古代曠世大詩人的永訣……

      將進酒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是誰的聲音?還用問,除了那個“醉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李白李翰林,還能是誰!

      李白又喝醉了,這回,是在他的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這可是個好地方,當初,山居落成,他就專程來造訪,并為之寫下了《題元丹丘潁陽山居》并序,他在序中寫道:“丹丘家于穎陽,新卜別業(yè)。其地北倚馬嶺,連峰嵩丘,南瞻鹿臺,極目汝海,云巖映郁,有佳致焉?!?/p>

      其詩曰:

      仙游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岸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鳥,拂衣恓江潢。

      太白與丹丘為莫逆之交,丹丘身為道流,或出或處,或顯或隱,徘徊于江湖魏闕之間。太白涉足終南捷徑,丹丘當是重要引路人。太白也是道教徒,故他們的相交,亦稱“神仙交?!崩钐讓懡o這個丹丘生的詩,竟然有十幾首之多。

      李白此番的到來,是他一入長安后的公元二十四年(736),同來的,還有他們共同的摯友岑勛,就是寫過著名的《多寶塔碑記》的大文人、大書法家。

      此刻,他們?nèi)苏谕达?。李白先喝醉了,正在廳上舉著他的酒杯朗誦他即興而做的新詩。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去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

      這頓酒,從中午喝起,現(xiàn)在已是半夜,酒宴還不散,一點也沒有要散的意思。

      李白興致正高,噴吐出來的這首詩,起首即磅礴恢宏,如波濤攜風帶雨而來,有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吟頌至此,李白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把岑勛和元丹丘倆個朋友大大嚇了一跳,他卻又站穩(wěn)了,還用手示意朋友:不要擔心,我沒事!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這一醉,醉出了這首震古鑠今的《將進酒》,展示了他的天縱之才,誠如余光中所贊“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知 音

      造化弄人。

      杜甫雖然被后世尊為“詩圣”,但在他生活的唐代,似乎命運并不怎樣,屢次科考,不第,安史之亂中,千辛萬苦逮著了個機會,做了個左拾遺,可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由于戰(zhàn)亂和饑荒,那樣的小官不做也罷,他又拖家?guī)Э?,東西南北顛簸在人生的逆旅中。

      不說官運,這個杜二甫,連“文運”似乎也遠不盡意。他爺爺可是杜審言啊,唐高宗咸亨進士,累官至修文館直學士,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享譽初唐詩壇。

      據(jù)杜甫詩《壯游》里自道:“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边@么一個既有家學、又有天才的詩人,又趕上千年盛世大唐,本來應該是另外一番樣子?。『螞r,他讀書寫詩又是那樣的肯用功。盛唐一代,肯以寫詩為一生之志的,恐怕也只有他一個人。他在為兒子寫得《宗武生日》里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也許,正如他自己所言:“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p>

      反正,他的一生,愁多樂少。

      只說詩罷,雖然杜甫比李白只小11歲,但他的詩的主體風格,是在安史之亂的前夕開始形成。而滋長于其后數(shù)十年動蕩不安的形勢中的,盡管他的詩中仍有體現(xiàn)盛唐詩歌的一些特征,如愛好雄偉壯大之美等等,但許多詩的特點,如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注重寫實,從朝廷的利益考慮而抑制自我內(nèi)心的激情等等,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相應的帶來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杜詩的創(chuàng)作傾向不僅標志了唐詩內(nèi)容與風格的重大轉折,也對中唐以后直至宋代的詩歌發(fā)展造成深刻的影響。這卻使杜甫的詩在他生活的時代,不大受到人們的待見。

      杜甫夸過李白,“白也詩無敵?!备哌m、岑參都是杜甫的朋友,他夸贊他們“高岑殊緩步,沈鮑是同行,意愜關飛動,篇終接蒼茫。”他稱贊王維“高人王右丞”。但卻不見這些人,對他的詩有過哪怕一句的評價。

      最過分的是殷潘編選的《河岳英靈集》,是盛唐人造盛唐詩,竟然不選杜甫一首詩,在唐人選唐詩的眾多選本中,僅見晚唐韋莊的《又玄集》選過杜詩七首??梢姡鸥υ谒臅r代,幾乎是“無人喝采。”

      可有一人,卻肯放下身段,以六十多歲的高齡,屈尊去看望這個三十多歲的落魄詩人。他,就是當時人稱李北海的大文學家、大書法家李邕。

      杜甫詩里記有“李邕求識面”。

      天寶四載,杜甫前往臨浥看弟弟杜穎,途經(jīng)濟南,適逢李邕在濟南任北海太守,就遍邀當?shù)孛?,在歷下亭設酒宴,隆重招待杜甫。杜甫即席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東藩駐皂蓋,北諸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欲,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這場酒局,讓我們看到,孤獨的杜甫,在那個年代,多少還是有一二知已賞識他的。李邕確實也獨具慧眼,他所看好的這個年輕人,終成千古“詩圣”。

      如今,你若去濟南旅行,一定要去一下歷下亭,這座始建于北魏的古亭,是天下名亭,正門掛著的那副楹聯(lián)就是杜甫的名句:

      海右此亭古

      濟南名士多

      絕 唱

      一場春雨。

      入春以來的干旱,煩燥,被這起于黎明,止于半前晌地春雨的洗滌,都不復存在。整個城市的塵埃,都被浥壓,看看那些柔軟地柳樹的枝條,嫩中透出新鮮的綠意,在和熙的風中兀自擺舞,叫人耳目一新。

      渭城,一匹馬疾馳過大街,在城西門外的一家小酒樓前停下,馬上騎手敏捷地跳下馬,隨手系馬白揚綠柳邊,手里團了團馬鞭,踏上酒樓前邊的臺級。

      “王兄—”元二挑簾而出。

      “兄弟?!眮砣斯讼率?,說:“愚兄事務煩雜,叫兄弟久等啦。”

      來者何人?名滿天下的大唐第一才子王維,字摩詰,河東蒲州人,開元九年中進士,為宮中太樂丞。詩、書、畫、樂無一不精,無一不通。連兒童都會吟誦他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弟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二也趕忙躬手說:“我也只能等明天一早,隨商隊一起走,本來,老兄已為我在曲江送別過了,誰知,為等商隊,又等了半月?!?/p>

      元二,小王維七八歲,武狀元,將赴大唐西域的安西都護府裴將軍帳下任職效命。

      王維:“這些,我都知道?!?/p>

      倆人把著手,走進酒樓,上了二樓,擇西窗下的一張桌子,面對面坐下。

      王維:“渭城這邊,本也有些朋友,是不是都叫一下?”

      元二:“免了罷,昨夜剛剛與他們聚過,今天,就咱兄弟倆,就挺好,也便好好拉拉話。”

      王維略一沉吟,說:“也好。”說著,就對早已垂手站在那兒的店小二說:“那就,上菜,要店里最拿手的,當然,酒,也要最好的?!?/p>

      元二補充:“再備一下紙筆?!?/p>

      王維:“我非得寫嗎?”

      元二笑了:“那,不是要看酒么,只要酒喝好了,老兄能不寫么?”

      倆人仰首大笑。

      未上菜的當兒,兩人不由得把目光投向窗外,渭河在南邊不遠處蜿蜒,再往遠,是終南山,云遮霧罩。

      “喝酒,還要看天氣。”元二呲牙笑著說。

      王維:“看來,你這些年的酒,算沒白喝?!蓖蹙S把馬鞭,放在一張空著的椅子上,走到窗前,從支起的窗口,向外看了會兒,又很響地抽了兩下鼻子,打了個很響的噴嚏,說:“都說秀色可餐,今天這渭城的柳色,就很撩人啊?!?/p>

      酒菜很快擺上桌,那還等什么:開喝。

      弟兄倆喝了會兒,酒過三杯,王維突然又叫店小二,店小二應聲上來,腳步把木樓梯踩得咚咚響。

      不等店小二問,王維就發(fā)話:“一會兒,把這城里最年輕最漂亮唱得最好的姑娘,給我喊三五個來?!闭f罷,就手將一塊銀子丟到店小二的懷里。

      元二怔怔,說:“王兄待我情同手足,可惜,我一介武夫,連個感謝的話都說不好?!?/p>

      王維哈哈一笑:“不要說,誰讓咱是弟兄呢?!?/p>

      待店小二領著三個渭城的絕色姑娘來時,王維與元二已喝了一壇酒,第二壇剛啟封。

      先聽了三位姑娘唱。

      第一個唱的是:

      燕章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回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王維:“李太白李翰林的?!?/p>

      第二個唱的是: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元二拍手大笑:“好?!?/p>

      第三個姑娘最漂亮,唱得也最好。她唱的是: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錘。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元二一仰脖,喝下一杯酒說:“這個,不是老兄你寫的么!”

      王維笑了下,說:“以前的東西啦”。說著,離座,走到備了紙筆的另一張桌子,好像連想也沒想,提筆一揮而就一篇即興之作《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起先,元二看了又看,好像也沒什么,王維歸座,繼續(xù)喝酒。

      是那個最漂亮且晿得最好的姑娘,看后半天不說話,直到后來,由她安排,由另兩個姑娘,每人填入不同的曲調(diào),先后唱了一遍。最后,由她自己親自選了個曲調(diào),又給唱了一遍時,元二首先叫了起好來,隨后,是三個姑娘的合唱,這回,元二突然撲到王維的腳下,說:“哥,我真地不想走啦!”

      王維將元二扶了起來,替他抹著淚水,說:“兄弟,身為大唐武狀元,理應學習班定遠,男兒萬里覓封侯,哪能做小兒女態(tài)呢!”

      索性,把三個姑娘也請入座,喝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家你一杯,我一杯,左一杯,右一杯,直喝到元二和兩個姑娘大醉……

      漂亮姑娘端起酒杯,敬向王維,說:“大人,這杯只為你剛寫的這首詩?!?/p>

      王維:“值得么?”

      姑娘:“千金難買,不,萬金不易?!?/p>

      王維只是笑笑,將酒一口喝下……

      大唐遍地都是“大國工匠”,一弄,就是絕活,這場酒,不僅喝出了一首中國送別詩中的“絕唱”,還讓元二這個元名之輩名垂千古……

      山 人

      山人歸去也!

      昨晚的酒宴上,孟山人寫下一首《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身為大唐樂丞的王維,將頭一天酒宴后,回家寫下的一首送別詩,遞給孟山人,然后,深深地打躬作別。

      孟山人是在這天晚上住宿的官道客棧,展讀王維的贈詩的:《送孟六歸襄陽》

      杜門不復出,久與世情疏。

      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

      醉歌田舍詩,笑讀古人書。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本來,就憑一句詩,王維與這位應進士不第的孟山人一見如故。

      那日,在太學,秋月新霧,諸英聯(lián)詩,當這位來自襄陽鄉(xiāng)下,自稱山人的寫下“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敝?,舉坐暖其清絕,不復為綴。加之,這位四十歲的孟山人,“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遍L安這些廟堂之上的才俊,爭相與之相交。這個自稱山人的襄陽佬,誰知會成為這長安,不,是整個大唐的什么人物呢?!

      王維破例,請孟山人,到他任職的翰林院內(nèi)署喝茶。

      兩人正品茗吟詩,相談正歡,外邊忽報:皇上駕到——

      王維趕忙迎駕,唐玄宗已經(jīng)進來,看來,皇上今日興致不錯。只是,王維身為大唐官員,將一介布衣白身的孟山人,擅自引入翰林院,是逾矩。故,王維面色緊張,只是皇上已發(fā)現(xiàn)了什么,面露微笑,王維是一等聰明之人,趕快將早已躲在床下的山人喚出,向皇上稟明實情。

      玄宗皇上沒有生氣,得知面前這位床下君子,就是近時宮廷內(nèi)外傳得沸沸揚揚的大才子孟浩然時,便說:“朕正好聽聽你的詩篇。”

      孟山人驚魂未定,看王維,王維說:“你就擇你近來的詩,給圣上吟頌一首吧?!?/p>

      孟山人沉吟片刻,想起自己“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而今四十歲了,才第一次離家來長安,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又得到張九齡、王維等名流贊譽,詩名動長安,可應試還是失利,正不知如何?就將幾天前寫的那首《歲暮歸南山》向這位大唐天子吟誦: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敞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王維聽了,真恨不得上去,給他一個巴掌:咋么……你哪怕就念那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呢,“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果然,皇上龍顏大怒,說:“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玄宗拂袖而去。

      王維送走皇上,一扭頭,抬手指著這位老兄,嘴張了又張,卻連一句話都說不出。

      山人者,孟浩然也。祖居襄陽,耕讀傳家。祖上留下的莊園,名澗南園。請看他的《澗南即事》詩:

      弊廬在郭外,素業(yè)唯田園。

      左右林野曠,不聞城市喧。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山人本無心仕途,自小親近田園,優(yōu)游山水,四十歲才第一次赴長安,也只是為了盡孝,此番鎩羽而歸,也無他,繼續(xù)從前的日子罷了。

      詩,可是越寫越好。

      選一:《閑園懷蘇子》

      向夕開簾坐,庭陰葉落微。

      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

      選二:《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選三:《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登了萬山,再逛《萬山潭》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鳥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初春,他還要到漢水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lián)句鶯花續(xù)。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為了追慕先賢三國時的“鳳雛先生”寵統(tǒng)高風,山人還要長時間隱居鹿門山。

      《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

      惟有幽人自來去。

      好一幅山林隱逸圖!

      到了又一個春日之晨,山人嘩啦一聲,推開門板,隨口而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山人還去會友,《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一天,山人《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當然,孟山人還曾西上川蜀,東下吳越,漫游之中,寫了不少好詩,尤以《宿建德江》奇絕。

      移舟泊江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原來,山人也有“愁”啊!

      蒼天有眼,于是,又給了他一次天大的機會。公元735年,時任襄陽刺史的韓朝宗計劃向朝廷舉薦孟山人。韓朝宗何許人也,就是那位李白曾向他投《自薦信》的,被夸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的大唐高官,可惜,李白白投了,他沒看上李白。現(xiàn)在,他卻看上了孟山人,與之約定了日期,一同進京面圣。

      進京的日子終于到了,韓刺史在官衙等孟山人,可左等不來,右等不見,最后只得派人去找。

      衙役騎馬馳到澗南園,一看,山人正在與幾個朋友喝酒,一片歡聲笑語。

      衙役上前,說:“刺史等你一同出發(fā)呢?!?/p>

      山人微微蹙了下眉,一揮手說:“回去稟報刺史,我正與朋友喝酒,長安,就……不去啦!”

      ……

      詩仙李白,現(xiàn)留下來的詩中,就有五首,是寫給這個山人孟浩然的,其中《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請芬。

      史書記載孟浩然是“浪情宴謔,食鮮疾動”而死。

      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詩人王昌齡遭貶官,途經(jīng)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恰值這位山人背上長了毒瘡,經(jīng)郎中精心醫(yī)治,已經(jīng)收口,郎中千叮嚀,萬囑咐,萬萬不可飲酒、吃魚鮮。但老友相聚,山人又是東道,觥籌之間,不能不上襄陽人宴客時必備的美味——漢江中的查頭鳊,早已忘乎所以的孟山人見到鮮魚,命也忘了,舉箸就嘗……

      孟山人還寫了《送王昌齡之嶺南》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鄉(xiāng)味有槎頭。

      已抱沈痼疾,更館魑魅憂。

      數(shù)年同筆硯,茲夕問衾裯。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王昌齡與李白也是好友,李白也有詩相贈:“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p>

      孟山人孟浩然呢?

      王昌齡走后幾天,他也永遠從這個世界上走了。

      斗 詩

      哪位要說:聽說過古來有斗酒、斗拳、斗劍,甚至斗蛐蛐斗雞斗牛的,就是還沒聽說過斗詩的。那么,今天且聽三徑野老給大家講一回。

      話說唐朝,咱還是說唐詩吧,經(jīng)過“初唐四杰,”“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巴鯒畋R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語)還加上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弧篇蓋全唐”的張若虛。到陳子昂《登幽州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獨愴然而涕下?!薄皣⑽恼拢影菏几叩浮?。(韓愈語),中國古代詩歌史上,出現(xiàn)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山水田園詩派的孟浩然、儲光曦、韋應物,邊塞詩派的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造山運動終于成就李白杜甫的“雙峰凌霄?!敝摹鞍彩分畞y”后,大唐帝國的歷史進入貞元、元和時期,有了中唐詩歌之盛?!敖酱胁湃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語),又有了韓孟元白。韓孟,韓愈、孟郊也,史稱韓孟詩派;元白,元稹、白居易也,史稱元白詩派。韓孟開辟了險怪一路,有賈島、李賀等追隨著苦吟不止;元白搞了個新樂府運動,有張籍、王建等積極響應。此外,元和詩壇還有劉禹錫、柳宗元等高手特立獨行,詩風雄健、清深。

      言歸正傳,三徑野老要說的斗詩,就發(fā)生在劉禹錫和白居易之間。

      劉禹錫因早年參加“永貞革新”,和柳宗元等七人被貶官外放,史稱“八司馬”。他們長年被貶罰到南方荒蠻煙瘴之地,柳宗元48歲就客死柳州,而劉禹錫則憑著他豪邁的個性,在巴山蜀水之間輾轉了二十三年。

      而白居易則早有“詩王”之稱,他的詩當時不僅流傳民間,婦孺能唱,甚至還東傳朝鮮、日本。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洛陽途中,恰白居易也在杭州返洛陽路上,兩個唐詩大國手在揚州初次謀面,倆人的詩名,早已如雷貫耳,響徹大唐朝野。雖是初逢,一見如故。

      兩大詩人初會,當然不能沒有酒宴。

      席間,白居易被劉禹錫的半生遭際深深打動,當場捉筆,為其寫下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懷添酒飲,

      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

      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常寂寞,

      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這首詩,表達了他對這位朋友不幸遭遇的,深深的同情和憤憤的不平,確也令人動容。

      劉禹錫看后,只默默了一會兒,就起身離座,過去,抓起筆來,寫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呤聞笛賦,

      到鄉(xiāng)翻似欄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棄筆,歸座,就端起酒杯:來,喝酒。

      白居易正在發(fā)怔,半晌,才“哦”的一聲,反應過來,趕忙端起酒杯,碰杯。

      劉禹錫的這首詩,寫得酣暢淋漓,詩中雖然感慨很深,但讀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是振奮、豁達。

      白居易再也不提自己剛才的詩了,隨后,他慷慨大方地給這位不走運的劉禹錫送了頂“詩豪”的桂冠。從此,詩王和詩豪成為莫逆之交。

      還有一次,是在龍門白居易莊園。那天,黃昏,天上飄起了零星的雪花,白居易打發(fā)人,飛馬傳招友人:“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結果,劉禹錫、元稹、韋楚客應招而至,酒宴之上,四人又開始斗詩,說好題目是懷古,這回,可是群斗。

      劉禹錫最先寫出《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大家看了,就推讓起來,白居易面對一張宣紙,沉吟片刻,突然擲筆而嘆:“四人探驪龍,子獨得珠,所余鱗爪者何用耶?”

      白居易和劉禹錫的斗詩,還有多次,大多不相上下,難分伯仲,不過,僅就這兩次而言,劉禹錫,贏了。

      白居易是古代詩人中,最愛編輯自己文集的人。他在晚年編輯的《劉白唱和集》時寫道:“彭城劉夢得,詩豪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幾年后,劉禹錫去世,白居易寫下:“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其實,詩人斗詩,只是一種娛樂形式,不但不會成怨結仇,反而“斗”出了友誼,“斗”出了名篇,“斗”出了文壇佳話。

      猜你喜歡
      劉禹錫王維杜甫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來
      走哪條路好
      賞牡丹
      兒童繪本(2020年8期)2020-04-27 08:50:07
      杜甫改詩
      鳥鳴澗
      兒童繪本(2018年18期)2018-10-31 14:47:42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劉禹錫 陋室銘》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0
      杜甫與五柳魚
      劉禹錫與《陋室銘》
      杜甫的維穩(wěn)觀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4
      伊通| 安仁县| 墨竹工卡县| 黑河市| 阳山县| 五华县| 苏州市| 买车| 房产| 肥城市| 武义县| 广丰县| 肇州县| 中卫市| 博乐市| 廊坊市| 平武县| 喀什市| 新宁县| 金溪县| 长寿区| 江门市| 依兰县| 思茅市| 长沙市| 广德县| 鹤山市| 任丘市| 华坪县| 富阳市| 富源县| 吉木萨尔县| 遵化市| 中牟县| 全南县| 太湖县| 绥芬河市| 龙山县| 湘乡市| 宝应县|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