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省
可能很多冠心病患者聽說過,現(xiàn)在治療冠心病有一種手段,可以不用植入支架,這其實就是藥物球囊技術。有些患者住院后,會主動要求使用藥物球囊。那么,藥物球囊有哪些優(yōu)勢呢?是不是適合所有冠心病患者?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藥物球囊的相關知識。
在冠心病裝支架的過程中,球囊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預擴球囊、高壓球囊、棘突球囊、切割球囊等。球囊就好像一個小氣球一樣,通過往里面打氣,然后把血管里面的斑塊撐開,這樣才能把支架放入。
藥物球囊與普通球囊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在球囊表面涂有藥物,目前使用的藥物主要是紫杉醇。在使用的過程中,將藥物球囊在血管狹窄的地方擴張開,然后有一個持續(xù)60秒的釋放藥物過程,這樣藥物就會滲透到血管內皮下面。紫杉醇的作用是防止細胞過度增殖,血管再次狹窄。
一種新技術能夠推廣開來,說明它是有用的,具有某些方面的優(yōu)勢。與支架相比,藥物球囊具有哪些優(yōu)勢呢?
1.介入無植入
說得簡單點,就是治療了冠心病,但是又不需要植入支架。有些患者對在體內放支架比較抗拒,以至于術后會感覺不舒服,心理負擔比較大。藥物球囊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次,使用藥物球囊相當于比使用支架多了一次治療的機會。使用藥物球囊,如果下次血管再次出現(xiàn)狹窄,那么還可以再次選擇使用支架或者冠脈搭橋治療。
2.減少出血風險
植入支架后,需要吃兩種抗血小板藥物至少12個月。但是“雙抗”最大的問題就是出血,最常見的是消化道出血,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腦出血。
而藥物球囊只需要雙抗治療1~3個月,然后進行單抗治療就可以了。相比支架,藥物球囊能夠極大地降低出血的風險,特別是對一些胃腸道功能本來就比較差的人,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1.支架內再狹窄
植入支架后,過幾年,支架內再次出現(xiàn)了狹窄。這種情況,使用藥物球囊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支架內再放一個支架,兩層支架本身的厚度就會使血管直徑變小,這樣更容易出現(xiàn)支架內再狹窄。
研究顯示,藥物球囊治療支架內再狹窄至少與支架相當,而且耐受性良好,不需要再次植入支架。
2.出血風險高的人
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或者有些服用抗凝藥的房顫患者,在支架治療后第一年出血的風險為25%~40%。支架術后出血會大大地增加死亡率。
對于這樣的患者,使用藥物球囊無疑更加有優(yōu)勢。
3.小血管病變
冠狀動脈小血管指的是內徑在2.25~2.80毫米的血管,小血管植入支架之后再狹窄發(fā)生率很高。
研究發(fā)現(xiàn),藥物球囊治療小血管病變再狹窄率更低,藥物球囊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靶病變血運重建、心肌梗死、支架內血栓)的風險也更低。
4.分叉病變
分叉病變,指的是像樹枝分叉一樣,血管也分叉,而且斑塊長在分叉的地方。這種分叉病變以前是采用雙支架治療,操作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現(xiàn)在主支血管可以使用支架,分支血管可以使用藥物球囊。這樣可以使治療變得簡單,而且效果更好。
5.大血管病變
研究表明,藥物球囊治療大血管也是可以的,而且安全有效,但是目前這樣的研究數據比較少。
相對于支架,藥物球囊有其優(yōu)勢,但并不是完美無缺。就目前來看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價格比較貴
自從心臟支架集采之后,目前支架的價格在600~
800元,但是藥物球囊沒有集采,一個藥物球囊的價格在1.5萬元左右,相對來說價格昂貴。
2.殘余狹窄比較高
在球囊對狹窄進行擴張之后,如果是植入支架,支架屬于金屬結構,對狹窄處還有一個永久性的支撐作用,可以防止斑塊回縮。
但是藥物球囊并沒有支架那樣的支撐功能。使用藥物球囊還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預擴球囊充分擴張之后,狹窄處殘余的狹窄要等于30%,才能使用藥物球囊,否則只能使用支架。所以對一些比較硬的斑塊以及鈣化斑塊,支架是首選。
隨著各種研究的深入,現(xiàn)在使用藥物球囊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很多患者多次強調,盡可能地使用藥物球囊。
當然,藥物球囊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之處,想要代替支架,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到底要不要使用藥物球囊,一方面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一方面,要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