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渤海大學,遼寧錦州 121000)
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第二語言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用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習者的語言習得,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課堂用語。規(guī)范的課堂用語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堂用語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來優(yōu)化。
課堂用語是指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教授語言知識時所運用的語言,是連接學生與教師的紐帶,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的課堂用語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部分小學英語教師不能準確、清晰地發(fā)音,學生聽不懂教師在說什么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生的語言習得,也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例如,有些英語教師不能分清/e/和/?/的區(qū)別,一些單詞拼讀錯誤,導致學生一直在讀錯誤的音,難以糾正。
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都會受到中式英語思維的干擾,也是造成學習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但是究其根本,是學習者掌握的英語知識不夠所導致的。直譯是中式英語最明顯的體現。有些英語教師不了解地道的英文表達,課堂上的用語按照中式英語思維逐字翻譯過來,不符合英語語法,給學生示范錯誤的句子。
很多教師緊張時就會有一直說口頭禪的習慣。可能教師自己發(fā)現不了,但在學生看來十分明顯,學生可能會因為教師的這一個特點來模仿教師。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在交流過程中,任何話語都可能被學習者記憶或模仿。教師一直使用口頭禪,學生也會感到厭倦。另外,口頭禪的頻繁使用也會影響英文的美感,影響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貫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全,思維發(fā)展處于初步階段。有些英語教師上一句在詢問天氣如何,下一句在說要保護小動物,思維跳躍太大,學生就會感覺跟不上。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的講授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彼此之間相互關聯,這樣學生才能跟著教師的思維一步步地學習語言知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單一的評價:Good!Great!這些評價會讓學生感到總是在用同一個詞來夸獎,與不夸獎沒有什么區(qū)別。英語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教師用盡可能多地語言老進行教學,會增加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些英語教師仍然遵循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主要講解單詞用法、翻譯課文,讓學生做課后練習,教師校對答案,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輸入的信息。教師沒有比較明確的課堂用語來指導學生要做什么,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課堂氣氛沉悶。
教師扮演著“傳道、受業(yè)、解惑”的角色,在學生一生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意識到這份職責的重要性,從自身出發(fā),加強語言意識,與學生一起學習英語,加強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在備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檢查課堂用語是否準確、恰當,讓自身實力變得越來越強。教授給學生正確且地道的英文表達,讓學生愛上英語。課堂用語是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用語也會更加規(guī)范。教師的課堂用語應遵循簡明性的原則。簡明性是指教師的用語要簡潔、明確。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長,容易分散。如果教師的用語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學生聽不懂教師在講什么,就會不愿意聽課。
英語教學屬于語言教學,學生需要反復的訓練與運用才能把英語學好。小學階段處于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階段,教師對學生語言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從一個引導者的角度幫助學生習得知識。傳統(tǒng)教學注重教師講學生聽,所以學生的學習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F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教師要為學生搭建想象的空間。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把話語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多進行思考,學生會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把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交流中。
3.3.1
豐富課堂用語
豐富課堂用語可以豐富句型開始。課堂用語不應該有固定的模式,它應該根據教師的課堂氣氛、學生的不同表現而變化。書面語比口語更嚴謹、規(guī)范。課堂用語中可能簡單句的使用比較頻繁,但隨著年級的上升,教師應該適當豐富句子的類型,運用一些復合句來加深學生的語言知識的記憶。此外,課堂用語還應具有啟發(fā)性和導向性。
3.3.2
減少不必要的重復
首先,教師應該避免課堂上不必要的重復?;镜闹貜涂梢詭椭鷮W習者理解指令和要求。然而,過度重復簡單的句子會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第二,要實現課堂用語的規(guī)范化。一些不正確的語言現象會間接影響學生的語言習得。
3.3.3
注重師生互動
提問是師生互動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問題類型多樣化。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教師應認真準備課堂提問,避免機械提問。不要一次提出很多問題,老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反應,讓他們自己給出答案。教師應該聽學生的回答,并做出真誠的回應。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是重復和模仿,包括教師重復學生的回答(可以視為對學生回答的肯定和確認)和學生重復教師的話語(可以視為一種強化)。當學習者使用所學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時,才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正。教師要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做學生的“聆聽者”。
3.3.4
教師的反饋要恰當
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恰當的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經常使用積極的反饋。教師在教學中應使用親切和鼓勵的話語。成功的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離不開融洽的課堂氛圍。教師的反饋應遵循熱情真誠、客觀公正的原則。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錯誤,而應該耐心地指出他們的錯誤。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給予積極的反饋,還要根據特定情況下特定學生的表現給予真誠、適當的反饋。
用英語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多說英語、用英語與學生交談。并且通過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組織教學。用英語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培養(yǎng)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教師應了解課堂用語應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在課后應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梢酝ㄟ^自我反思,學生反饋和同行評價等方式。自我反思是優(yōu)化課堂用語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發(fā)現其中的不足,從而進行改正。教師可以采取錄視頻的方式,這樣可以更直觀地分析自己的課堂用語。學生對課堂的反饋是教師進行反思的重要來源。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教師課堂用語的真實性,對教師的用語感觸最深也最直接。學生的反饋可以檢驗課堂用語是否有效。課后教師應多聽取學生的意見,為下一次課堂做準備。除了學生的反饋之外,同行之間的評價也可以幫助教師發(fā)現問題。同行人員作為專業(yè)的英語教師,給出的建議會更加專業(yè)具體。優(yōu)質課能給出很好的榜樣示范,對于教師反思自己的課堂用語具有參考價值。優(yōu)質課經過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教學手法和教學設計上會更加完美。此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與之對比,吸收優(yōu)質課上的精華。優(yōu)質課可以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模板”,給教師們在課堂用語的選擇上提供參考。
課堂用語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載體,對學生語言的習得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教育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階段,教師務必要重視課堂用語。課堂用語要具有規(guī)范性、簡明性,易于學生理解,既生動又有趣,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語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