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橋
貴州省遵義市第二十二中學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普遍采用“灌輸式”的封閉教學模式。在這樣的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機械性地教、學生被動式地聽,產生的教學效果自然不盡人意。這樣的現狀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對美術知識和精神的需求,顯然這是和當前的教育目標是相背離的。而新課標的出臺,對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全方位地提升高中生們的美術水平,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嘗試和創(chuàng)新找到高中美術教學的最佳策略。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高中美術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等實際特征以及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要求,致力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發(fā)展。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當今時代教育發(fā)展中最重要的任務目標之一。核心素養(yǎng)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堅持科學性、注重時代性、強化民族性。也正因如此,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這一門學科的熱情和興趣和各方面的能力。
1.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下,美術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美術知識的灌輸,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美術課堂上也得不到體現。而在現代的教學模式下,更多教育者注重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即使是作為領導者的角色,但是還是應該認可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討論和實踐,積極地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自我展現的平臺,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當然,展現學生的主體性并不意味著教師不能插手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學生主體性的實現也必須和教師良好的引導相匹配。比如,在學生毫無頭緒的時候,美術教師這個時候就應該出現,為學生們做一名引路人,鼓勵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展現自己的才能。經過美術教師的層層引導,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被激發(fā),在這個時候,美術教師就可以緊緊地抓住這次機會,圍繞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求學生去完成教材上規(guī)定的作業(yè)和教師額外布置的任務。
2.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高中生雖然不比高中生和高中生那么需要趣味性的教學,但是游戲在實際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實際的美術課堂中加入一些有意義的游戲,那么將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實踐也證明,這樣做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成員在紙上或者黑板上,隨便畫一些非具象的線條,然后再請小組的另一部分同學,根據自己的想象添加線條或其他的東西,把他變成具象的。同一個非具象的東西不同的人會畫出不同的結果,不同的小組也會畫出不同的作品。在這種方式的學習下,一幅幅作品就能夠不斷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而學生也在參與類似這些有意義的游戲中,不斷地提升自己對學習美術這一門學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機會,邀請學生們走上講臺,展現小組的作品以及每個人對藝術與作品的不同見解。在展示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合作意識,鍛煉了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而且也讓學生們深深地認識到了只有和別人合作,才能夠獲得最長遠的發(fā)展。當一個作品得到學生們的成功展示,學生們就會明白團結協(xié)作和相互配合是好多重要。所以,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時刻鼓勵學生們與自己的小組同伴多交流、多溝通、多互動,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4.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科學地融合在一起。藝術來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美術教師要將自身的教學與學生實際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實際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比如,以學到春景的內容為例。在教學開始之前,美術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們提出以下問題:剛過完冬天的你們,說一說春天的大自然有什么變化?春天里的哪些景象讓你心動了?春天的主要色調是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夠在實際的生活中積極地去觀察,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能夠認真地去記錄。此外,在平時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師,讓他們感受生活的大自然的魅力。通過肉眼觀察,學生們在腦海中所記住的畫面都將成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新時代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永遠圍繞著學生轉,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最好的體現。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要通過各種探索、嘗試和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自身教學的科學合理化,從而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