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華
1930 年4 月30 日發(fā)表在《論壇》雜志的《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194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1897—1962)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作品主要講述了美國內(nèi)戰(zhàn)后,南方的一座叫杰弗遜的小鎮(zhèn)上的沒落貴族小姐艾米麗·格瑞爾森的人生悲劇。在艾米麗年輕時,她的父親為了維護所謂的門第和尊嚴,趕走了所有登門向艾米麗求愛的男子,剝奪了她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在她父親去世后,艾米麗愛上了來鎮(zhèn)上鋪設(shè)人行道的工頭—一個叫荷馬·巴倫的北方人。但他們的婚事遭到了鎮(zhèn)上居民以及艾米麗親戚的反對和阻礙,而且荷馬也無意結(jié)婚,因為他曾說過他喜歡男人。絕望之中,艾米麗用砒霜將他毒死,并與他的尸體同床共枕40 年。直到她74 歲去世時,小鎮(zhèn)居民參加完她的葬禮后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的敘事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嵌入式結(jié)構(gòu)的使用,即文本時間的交錯倒置、穿插跳躍。目前國內(nèi)該小說主要的三個中譯本基本上保留了原文在敘事層面的這些特色,原文時序的錯亂、顛倒導致了譯文中的一些誤譯、漏譯和錯譯。
熱奈特把文本時間和故事時間的不一致性稱為錯時或者時序倒錯,主要分為倒敘和預(yù)敘兩種?!案?思{小說創(chuàng)作上的一個特點就是打破線型敘事順序,打亂時間順序,把故事分解成許多片段,讓各種人物從不同的角度講述故事。這樣就迫使人們都從美學和道德上進行探索,讀者也被卷入了故事?!痹凇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中,??思{就使用了非傳統(tǒng)的時序倒錯手法?!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的第一節(jié)以艾米麗的葬禮開始,第五節(jié)又回到她的葬禮,繼而人們破門而入,揭開謎底。這是??思{比較喜歡的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也就是王敏琴所說的熱奈特的嵌入式框架理論,或者中文的“回”字形結(jié)構(gòu)。??思{在小說中自如地運用了倒敘、預(yù)敘以及穿插敘事,閃回跳躍,使得文本時間交錯倒置。故事貌似被打成了碎片,使得讀者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玩一個大型的拼圖游戲,新鮮而又刺激。這無意給小說的翻譯造成了一定難度,時序的混亂,碎片的拼接,錯綜復(fù)雜的事件的交叉敘事,稍不注意就會出錯。張和龍(2015)、葉紫(2017)和楊豈深(2015)三個譯本都保留了原文的敘述時序,但張譯可能沒有理順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出現(xiàn)了兩處誤譯。
第一處是在第三節(jié),艾米麗買砒霜的時候:“That was over a year after they had begun to say ‘Poor Emily,’ and while the two female cousins were visiting her.”張譯為“那時候離人們感嘆‘可憐的艾米麗’已有一年多了。她的兩位表妹也正要來看望她呢”。根據(jù)上面的時序表,艾米麗買砒霜是在荷馬暫時離開,而她的另一個堂姐妹還待在她家的時候,而不是正要來看望她時。此處葉譯和楊譯都把握得比較準確:
葉譯:那時候,人們說“可憐的艾米麗”已經(jīng)說了一年多了,她的兩位堂姐妹也恰好來探望她。
楊譯:那是在人們已開始說“可憐的艾米麗”之后一年多,她的兩個堂姐妹也正在那時來看望她。
第二處是在第四節(jié)艾米麗不聽牧師勸告,依然在星期天與荷馬駕著馬車出游。于是牧師太太寫信給艾米麗在阿拉巴馬的親戚。張譯為:“她的兩位親戚又一次來到她家。我們靜觀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我們從小說第三節(jié)知道,艾米麗在她父親去世后病了好長一段時間,碰到荷馬后便愛上了他,每周日與他駕著馬車出游,惹來鎮(zhèn)上居民的風言風語,女人們認為她不會屈尊下嫁給一個打零工的北方佬,年長一些的人認為悲傷也不會讓一個真正的淑女忘記“貴族舉止”。他們認為她的親戚應(yīng)該來到她的身邊,很可能是因為她父親去世后,家里沒有別的親人在她身邊,艾米麗孤苦無依,于是愛上一個北方佬來轉(zhuǎn)移自己的喪父之痛,以尋求心靈的慰藉。她的親戚應(yīng)該來陪陪她,用親情來幫她療傷。敘述者進而指出,早在多年前,艾米麗的父親因為瘋了的懷亞特太太,也就是艾米麗的姑奶奶的遺產(chǎn)問題跟他們在阿拉巴馬的親戚鬧翻后就老死不相往來了,艾米麗的父親去世時他們都沒派人參加他的葬禮。所以這應(yīng)該是這姐妹倆第一次來到艾米麗家。小說中提到她們一共來了兩次,第二次是在艾米麗去世后。上面句子中的again 不是指她們再次來到艾米麗的家里,直譯過來是說艾米麗再次有親人跟她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她再次有了親情的陪伴。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個譯本:
葉譯:不久,便有自家人來訪。大伙兒決定坐觀事態(tài)的發(fā)展。
楊譯:原來她家里還有近親,于是我們坐等事態(tài)的發(fā)展。
葉譯增加了個時間狀語“不久”,似乎沒有必要。“便有自家人來訪”基本翻出了原文的含義。楊譯的“原來她家里還有近親”很顯然沒有忠實于原文,因為我們在上一節(jié)就已經(jīng)知道艾米麗家還有親戚了,而且知道了她們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譯者此處所表現(xiàn)出的恍然大悟有點莫名其妙。
除了時序的交錯倒置造成的誤譯外,文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時間標志詞或短語,看似給讀者以清晰的時間概念,實則造成了新的混亂,特別是在第四節(jié),上例中的again 就是其一,除此之外,楊譯出現(xiàn)了一處漏譯,張譯也出現(xiàn)了一處明顯的誤譯。 “一點也不差,一星期后她們就走了。而且,正如我們一直所期待的那樣,荷默·伯隆又回到鎮(zhèn)上來了?!庇纱丝梢?,楊譯的“within three days” 沒譯出來,葉譯和張譯分別為:“不出三日”;“不到三天”。該節(jié)緊接著還有一處:
張譯: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到荷馬·柏倫。有一段日子,我們還能見到艾米麗小姐呢。
葉譯:這也是人們最后一次見到荷馬·巴倫。好一陣子,艾米麗小姐也未再露面。
楊譯:這就是我們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至于愛米麗小姐呢,我們則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過她。
三個譯本中張譯與其他兩個譯本的意思截然相反,原文中的第二句實際上是個不完整的省略句,下文中提到荷馬消失后,有六個多月的時間,艾米麗小姐足不出戶,只是偶爾會出現(xiàn)在窗口,所以張譯此處應(yīng)該是誤譯。接下來這句張譯顯然也是屬于錯譯:
張譯:打那時起,她家的正門始終緊閉不開,這種狀況維持了六七年的光景。直到她四十歲時,她才開始出門教授瓷畫課程。
葉譯:打那會兒起,時至今日,小姐家的前門從未再開啟過,唯獨她四十來歲時的六七個年頭算是例外;其間,她在家教授瓷器彩繪。
楊譯:打那時起,她的前門就一直關(guān)閉著,除了她四十左右的那段有六七年的時間之外。在那段時期,她開授瓷器彩繪課。
“save for”這個短語的意思是“除了……之外”,就是說艾米麗家的前門始終關(guān)著,除了有六七年的時間教授瓷畫課程開啟過,直到最后一個學生離開后,就永久地關(guān)上了,直到艾米麗去世,黑人男仆在前門迎接鎮(zhèn)上第一批女士的到來。所以并不是像張譯所說,艾米麗家的前門關(guān)了六七年才再次打開。葉譯翻得不夠簡練,楊譯非常貼合原文。
總的說來,以上所討論的《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三個中譯本各有所長,但由于作者使用了錯時性的敘述形式,使得文本看起來顛倒混亂、凌亂破碎、毫無邏輯,雖然三個譯本都力圖保留原著特色,但還是有些地方翻譯得不盡人意。我們在翻譯的時候要從作品所使用的技巧與其在反映主人公艾米麗的性格、彰顯小說的主題、挖掘文本的意義、體現(xiàn)作品的美學價值等方面進行深度思考?!耙驗槿魏翁囟ǖ男问奖磉_特定的意義,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無論作者或發(fā)話人是有意地還是無意地使用某種形式,他所作出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選擇所帶來的效果,選擇本身就是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