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斌
廣東湛江市遂溪縣草潭鎮(zhèn)草潭初級中學
語文是初中教育的必修課程,除了能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還能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閱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難點部分。閱讀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拓寬學生的眼見,豐富學生的體驗與感受,使學生能深刻的體會到閱讀學習的重要性與樂趣。新課改的逐步推行讓社會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與學生的管理者,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將新課標教育理念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大膽地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教學手段,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首先就要深入分析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找出問題所在,并進行糾正。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實現(xiàn)查漏補缺,以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其次,要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模式。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在“填鴨式”的課堂中學生的閱讀成效自然無法提升。所以,轉變教學觀念是提升閱讀有效性的關鍵。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應結合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探究,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課前預習對教學有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對文章的脈絡、結構有了充分的把握,為課堂教學奠定的良好的基礎。在課前預習階段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觀滄海》時,學生在預習階段要先進行略讀,然后通過查閱字典了解一些生字詞的含義與讀音,并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人物背景,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在自主學習中,學生將難以理解的部分標記出來,在課上向教師請教,進而提高學習質量。有效的課前預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記憶,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準確的掌握文章的主旨與思想情感,為深入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閱讀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與心理。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多媒體設備視頻、圖像等形式向學生呈現(xiàn)出濟南冬天的優(yōu)美景色,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從而能深刻了解文章寫作的意義,了解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的魅力。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創(chuàng)建圖書角,讓學生將喜歡的書籍帶到圖書角,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閱,共同學習。圖書角的設立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使學生在書的海洋中累積豐富的學識,增強其文化底蘊。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閱讀學習,使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欲望。例如,在學習《女媧造人》一文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導入新課內(nèi)容,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研究。如向學生提出:“人類是怎么產(chǎn)生的?”通過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討,隨后導入新課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神話故事中人類的由來。學習神話故事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抽象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聯(lián)想能力。通過該文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搜集各種有趣的點子,并融合到小組合作寫作成果中,在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熟悉的神話故事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通過公平公正的評比標準選出朗讀冠軍,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的重要課程,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緊跟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全面提升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fā)展開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