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丹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對傳統(tǒng)的“一元智能”理論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需要人們重新站在新的角度來考慮教育問題。傳統(tǒng)的評價一般只是通過書面的智力測驗來對學生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進行評價,最終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就說明學生的智能發(fā)展高,分數(shù)較低就說明學生的智能發(fā)展低,然而這種測驗缺乏科學性。對此,本文主要闡述了關于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智能全面發(fā)展的主要內(nèi)容。
關鍵詞:多元評價體系;小學生;智能全面發(fā)展
引言:多元評價體系包括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家庭評價等,課堂多元化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課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合理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讓學生時刻看到自己進步,通過評價還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努力完善自己。多元評價體系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勢頭。
一、課堂教學多元評價體系的具體內(nèi)容
課堂多元體系評價中的每一種評價方式都不是獨立的,而是要與其他評價方式相輔相成的。只有這樣才能使評價體系具有繼承性、連續(xù)性、完整性,充分發(fā)揮評價作用,高效促進學生智能全面發(fā)展。
(一)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具備調(diào)控能力和教學機智,學生應該具有主動評價意識。教師評價主要有三種方式:語言評價、實物評價、體態(tài)評價。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語言評價,比如,在學生背誦完課文以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語言評價:“課文背誦非常流利,比上一次背誦的更好,進步很大?!本枚弥?,學生會在教師的評價中增強信心。體態(tài)評價主要包括神情和身體語言,當學生做一件值得稱贊的事情或者準確回答教師提問的難題時,教師可以面帶微笑的對其進行贊許、摸學生的頭部或肩膀,讓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神情及身體語言來獲得學生的喜愛。但是還會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教師應該用眼神來警示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把精力重新回到課堂上來。實物評價就是教師以獎勵物品來激勵學生學習,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而言,這種方式效果更佳。并且以上三種方式要同時運用,充分發(fā)揮評價作用。
學生評價主要包括: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學生自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評判、認知與表述的潛能。例如,學生的作文優(yōu)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同學面前分享寫作經(jīng)驗。另外,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也十分重要,以此可以改變現(xiàn)代很多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的想法,讓其學會欣賞他人優(yōu)點與長處。比如,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讀完以后,教師可以隨機讓一名學生對其作文進行點評,如:“同學的這篇作文評優(yōu)的點在哪里?”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指出其他同學的不足之處,讓班級的氛圍更民主。但是要指引學生在評價他人時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語氣,要委婉說話,有益于被人虛心接受[1]。
(二)及時評價與延遲評價相結合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同一課堂上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有些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直接掌握并“消化”,有些學生則需要在后期的復習、做題中逐漸領悟。因此,對于能夠及時評價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評價,不能立刻評價的,教師也應該寬容以待,給學生學習和領悟的時間。利用延遲評價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條件,增強學生自信心。比如,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對于當堂掌握了的學生,應該及時表揚,對于沒有完全掌握的學生也不能冷嘲熱諷,而是要采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強制學生記住生字,比如反復抄寫記憶,針對性引導學生牢記。
(三)學科評價與拓展評價相結合
雖然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特點,但是教師將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整合,進行拓展評價,會增加每節(jié)課的容量,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比如在上語文課時,學習一篇詩詞,教師可以配上與內(nèi)容相符的音樂,也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相應的道具,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的表演。這樣既能評價學生的語言智能,又能評價學生的音樂智能、動手實操智能。從而鍛煉學生的頭腦與動手能力,體會課堂的樂趣。
二、構建課堂多元評價體系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評價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其個體差異,所以在進行評價時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進行。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有效評價。在課堂提問中,教師對于那些回答問題有困難的學生也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而不是用同一把尺子評價所有學生。
(二)評價內(nèi)容要有所創(chuàng)新
評價學生要注意對學生的思考過程進行評價,而不是只停留在結果的對錯上。通過評價來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還要學會運用知識。這種評價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教師還應該在評價內(nèi)容中提到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其他方面好的作風與品質。
(三)評價用語要中肯適度
大部分教師都喜歡在評價時用夸張、犀利的語言來進行,比如“你真是太笨了”“你真是太棒了”。此類評價容易讓學生感到茫然,不清楚自身的優(yōu)缺點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缺少評價的具體指向,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有導向性。例如,學生回答問題時說出了不具有可行性的答案,那么教師應該說:“想法有特點,但是缺少可實施性,再坐下考慮一下?!倍鴮τ谟械膶W生不清楚教師提問了什么問題時,教師可以這樣評價:“你最近怎么了?為什么上課時常心不在焉?可以的話課下來找老師說說?!边@些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中肯且適度,既能夠讓學生接受,又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從而使學生愿意與教師交流,減少距離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工作[2]。
結束語:綜上所述,構建課堂多元評價體系,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智能發(fā)展特點。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既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又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形成智能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思涵.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小學時代,2019:34-35.
[2]劉金枝.開啟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金鑰匙——學生多元化評價實施策略[J].課外語文,20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