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娟
(忻州師范學院 山西 忻州 034000)
中小學生的音樂課以音樂欣賞課和唱歌課為主,其中唱歌課占主要部分,唱歌教育對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唱歌教學可以讓中小學生在唱歌過程中更好地培養(yǎng)藝術感知能力,通過唱歌的方式讓學生表現(xiàn)音樂,為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歌唱教育和豐富學生內心情感有著直接聯(lián)系,通過歌唱的方式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領略藝術所要傳達的真善美。由此可見唱歌課程對音樂教學的進行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中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大多以自彈自唱為主要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即興地為歌曲編配伴奏,鋼琴即興伴奏就成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所謂即興伴奏,就是在掌握一定的和聲基礎上可以自由地編配左手伴奏音型,音樂線條配置和聲效果,還可以根據(jù)想要的音樂色彩、情緒色彩自由地處理音樂片段,既簡單方便又具有靈活性。例如,為某首歌曲伴奏時,可以根據(jù)演唱者音高情況升調或者降調,并選擇合適的伴奏織體。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不同于普通的鋼琴教學,它需要學生在學好基本樂理、和聲的基礎上快速掌握即興伴奏的演奏技能。在普通的鋼琴教學中,多是以教師針對作品教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不能激發(fā)學生對作品更深層次的主觀認識,因此學習興趣不大,實踐效果也會受到影響。而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不同于原有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和聲編配的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在主動學習基礎上的學生,可以將興趣轉化為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練習,組織學生分組表演,可以一個學生演唱歌曲另一個學生即興伴奏,更能激發(fā)學生學好即興伴奏課程。
音樂這門課程對于想象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只對理論知識進行枯燥的講解,更需要注重對學生藝術想象力的培養(yǎng),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鋼琴即興伴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鋼琴即興伴奏能夠通過伴奏織體的變化改變單調的音樂旋律色彩,學生能夠在樂曲中展開想象,使其感受到音樂的變換,體驗到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與詞、曲作者產(chǎn)生共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變得活潑有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教師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恰當應用鋼琴即興伴奏,可以用或悠揚舒緩或緊張熱烈的伴奏進程填補單一的旋律線條,從而將歌曲的情緒及風格等準確地表達出來,先入為主地抓住學生的內心,這樣可以使曲目的音樂效果更加強烈。
在音樂教學中,恰當?shù)募磁d伴奏可以襯托出歌曲蘊含的情緒風格及意境,可以將音樂中蘊藏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投入歌曲的學習之中。如果缺乏伴奏的襯托,那么就會顯得非常的枯燥無味繼而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中小學音樂教育不僅是音樂基礎知識的灌輸,還是美學教育的基礎。教師利用鋼琴即興伴奏,用生動形象的音符挖掘學生的審美潛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即興伴奏能夠起到一定的預示作用,可以引導學生聲臨其境,快速融入樂曲氛圍。當學生聽到優(yōu)美的旋律時,他們的內心情感也會受到?jīng)_擊,對樂曲中展現(xiàn)的情感與思想也有著更加形象的感知。
部分地方師范院校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和即興伴奏相關的課程開設的時間較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只占到課程比例中的一小部分,有些高校將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學時設置為一學年,還有些高校將該課程的學時設置為一學期,導致學生鋼琴即興伴奏基礎薄弱。學校對該課程的重視度低,未能深入研究這門課對當代音樂師范生的影響力。音樂是相通的,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實用性強且與其他音樂專業(yè)課聯(lián)系較緊密的課程,但在其他專業(yè)理論課程的開展上并未將其滲透融入進去,導致課程缺乏整體性。
由于學校課程設置的問題,教師受到學校課程安排的影響,也存在對鋼琴即興伴奏重視度低的問題,這樣對課程的認知程度就會有所偏差,有些教師甚至認為只要把課上完,學生可以通過考試這門課就可以結業(yè)。還有些高校教師認為鋼琴即興伴奏不比鋼琴正譜伴奏規(guī)整有色彩,且鋼琴即興伴奏在社會上的需求不高,他們認為伴奏就應該用正譜伴奏才正規(guī),這種觀念直接導致很多師生不重視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
學生受到學校和教師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重視程度低的影響,對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也大打折扣。目前很多高等師范學校在設置音樂教學課程中未看到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性,高校音樂表演和音樂學專業(yè)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勝任課內外教學中的音樂教育工作。但是有很多鋼琴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片面地追求對學生技術技能的訓練,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基礎練習曲或者鋼琴奏鳴曲等一些鋼琴專業(yè)性較強的曲目,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模糊,認為音樂課程就是提高學生在專業(yè)上的技巧,留給學生的即興編配教學時間比較少,讓學生對即興演奏也缺乏重視,導致以后步入工作崗位后即興演奏的能力不強,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首先,從地方高校生源角度來看,非鋼琴專業(yè)的學生存在生源上鋼琴基礎薄弱的問題,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或鄉(xiāng)鎮(zhèn)等教育和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地方,并且學生家長在藝術教育上沒有太大的重視,只是注重學生在文化科目上的提高,忽視了學生在音樂藝術等方面的培養(yǎng)。學生在高考前僅僅參加在本專業(yè)的速成集訓,但非鋼琴專業(yè)學生在入學前都沒有接觸過鋼琴課程的專業(yè)培養(yǎng),并且在高考制度中沒有對非鋼琴專業(yè)的師范生在鋼琴技能上強烈要求,這種種因素讓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開展有了極大的局限性。
其次,從教師師資方面來看,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即興伴奏課程上師資力量較薄弱,沒有建立專門的鋼琴即興伴奏教研組,也沒有在鋼琴即興伴奏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教師團隊。地方高校的即興伴奏課程大部分都是由鋼琴專業(yè)老師兼任。有些年長的教師雖然教學經(jīng)驗較豐富,但接受新思想和新模式的能力較弱,他們不愿意嘗試創(chuàng)新或改變教學方式,教學上依舊使用鋼琴專業(yè)方法去講解即興伴奏知識,在教學中也不能運用鋼琴即興伴奏的授課技巧;還有大部分年輕教師雖然能較快革新思想,但又缺少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他們對鋼琴即興伴奏的專業(yè)性沒有做到深入研究,對鋼琴即興伴奏的織體編配,和弦配置沒有系統(tǒng)地進行學習。這兩種情況都可能造成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授課效果不佳,這就可能會讓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產(chǎn)生誤解,感到這門課程難度極高從而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有的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
高校對課程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教師與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高校要進一步了解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建議可以以調查研究各個中小學音樂課程現(xiàn)狀的方式來探究鋼琴即興伴奏對中小學音樂課的影響力度,從實際的角度出發(fā),在思想上加大重視,轉變對鋼琴即興伴奏的認識。師范類高校教育主要是以應用型為主,所學課程都是以應用型課程為主,鋼琴即興伴奏對于一個音樂類師范生來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成為學生在以后教學道路上的金鑰匙。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要從課程實用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指導,加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法幫助學生認識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學習興趣;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用鼓勵的方法提高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地方師范院校,要在課程設置上加大對鋼琴即興伴奏及相關課程的設置;在教育培養(yǎng)方案中提高對鋼琴即興伴奏編配、練習、實踐課程的占據(jù)比例;落實有關鋼琴即興伴奏的基礎課程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學生入學第一學年,應集中學習樂理和基礎和聲知識,加強理論基礎。開設為期一年鋼琴入門課程,加大鋼琴基礎訓練。學校在階段性測評工作中,要嚴格考評制度,激勵學生打好基礎關。第二學年可在上半學期加入和聲課程學習和簡單的曲式調性分析,有了一定的和聲基礎后,可在下半學期加入鋼琴即興伴奏基礎課程,讓學生掌握簡單的伴奏織體、和聲進程等,學期末可以達到為中小型歌曲進行簡單即興伴奏的能力。大三學年,在掌握基本的即興伴奏能力后,可加深學習層次,對簡單的伴奏進行裝飾加花,讓學生在固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和弦解決、離調等更高級豐富的形式為歌曲伴奏,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經(jīng)過三年的鋼琴即興伴奏學習,大四學年,可以組織學生為低年級聲樂專業(yè)學生進行考試伴奏,在一次次的實操中提高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
在學校合理的課程設置下,高校教師也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課堂表現(xiàn)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或者一對一小課的方式教學;還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分組,把問題相同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一對多的單獨性訓練,轉變以往大課講授的形式,實行有層次教學,小組合作強幫弱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其次,教學的場地不能局限于教室,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舉辦演出或實踐活動等。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即興伴奏競賽活動,同時設立獎罰機制,對即興伴奏能力較強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能力較弱的學生正確引導,尋找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鼓勵其進行改正,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加大對鋼琴即興伴奏基礎課程的要求。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際應用中,它綜合了各個音樂基礎課程的特點,這些課程包括:鋼琴基礎、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基礎、曲式分析、聲樂。鋼琴基礎課對鋼琴即興伴奏實際彈奏的影響、基礎樂理課程對鋼琴即興伴奏節(jié)奏節(jié)拍劃分的影響、視唱練耳課程對鋼琴即興伴奏識譜以及音高概念的影響、和聲學基礎課程對鋼琴即興伴奏編配能力的影響、曲式分析課程對鋼琴即興伴奏彈奏者分析歌曲能力的影響、聲樂課程對鋼琴即興伴奏彈奏者將伴奏與演唱互相配合的能力的影響,要想將即興伴奏課程細致化就要將這些課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其滲透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14 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三和弦、七和弦等鋼琴基礎彈奏能力。可以彈奏一些旋律性較強的鋼琴練習曲,例如《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等作品,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簡譜的彈奏教學,并且把簡譜移調彈奏練習作為重點,為之后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奠定基礎。
師資力量是師范院校培養(yǎng)音樂教育人才的動力支持。重視師范院校的鋼琴即興伴奏課就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設立專門研究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師隊伍;定期對鋼琴即興伴奏開展學科發(fā)展研討;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的教師進行專項培養(yǎng);加大教師鋼琴即興伴奏的實踐能力,讓教師參與到即興伴奏的活動中,將鋼琴即興伴奏融入專業(yè)能力考核制度中。
重視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合格教師的重要途徑。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進入社會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高度的自信心加入到工作崗位中去,同時,也可以較準確地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有目的地自主學習,自主成才。
首先,學校要構建學生鋼琴即興伴奏實踐能力的展示平臺。可以通過高年級同學為低年級同學專業(yè)考試彈伴奏等形式進行實踐,并專門為即興伴奏設立成績;可以開展即興伴奏專場音樂會,歌曲形式、唱法不限,為伴奏水平高的學生設立獎項,激勵學生參與鋼琴即興伴奏的熱情。
其次,實現(xiàn)師范院校音樂教育與地方音樂教育接軌的路徑。地方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主要是為地方培養(yǎng)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所以師范院校的教學要與地方教育接軌,落到實際,深入到各個中小學音樂課程中調研,參與中小學教學的工作,將教學重點放在當代中小學音樂實際教育中。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地方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對實踐能力的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養(yǎng)適應社會所需求的新型教學人才。師范院校社會實踐可以采取間接分配學生到地方中小學實習或頂崗實習,開展邊學習、邊實踐的教育模式。學生實習后將遇到的情況整理羅列出來,保留這些數(shù)據(jù),用來完善課程需求。據(jù)了解,目前各師范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都有一年或半年的實踐機會參與到中小學的教學實踐中,但是實踐的效果有所差異。以忻州師范學院為例,在社會實踐方面采取了扶貧頂崗實習的模式。學生實習效果明顯,反響良好,并獲得了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縱觀音樂教師學歷培養(yǎng)的歷程,從中專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中國音樂教育的隊伍在不斷發(fā)展壯大。隨著學歷的不斷提升,對教師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音樂教學實踐能力,也要重視加強教師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提升,新時代的音樂教師一定是能唱歌、能彈琴、能創(chuàng)編、能指導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