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元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鋼琴教學中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青少年音樂基礎的薄弱;家庭音樂藝術啟蒙教育的匱乏;學校音樂教學模式的單一;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專項訓練的失衡;鋼琴學練與表演環(huán)境的缺失。針對當前在提升青少年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方面的缺失,從強化基本功、加強對鋼琴曲作品的理解、培養(yǎng)青少年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與營造良好的鋼琴學練環(huán)境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鋼琴教學? 培養(yǎng)? 音樂表演? 賞析能力? 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0-0186-03
音樂是一種能蘊含情感的藝術,鋼琴曲可以攜帶情感因素,通過音符的跳動,穿透時空,直接進入聽眾的內(nèi)心最深處,給人帶來美好的藝術感受與精神力量的鼓舞。為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不斷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對文化藝術等精神生活的美好需求,全社會應順應新時代發(fā)展之要求進行普及藝術教育,其中也包括鋼琴演奏及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等。眾所周知,鋼琴藝術教育也必須從青少年開始抓起,而音樂教師作為廣大青少年鋼琴演奏及欣賞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實教者與引導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青少年傳授一定的音樂彈奏表演技巧,還要培養(yǎng)青少年的彈奏表演能力與賞析審美情趣,從而提高青少年對音樂的綜合賞析審美能力。
一、青少年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青少年音樂基礎的薄弱
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青少年由于樂理知識的淺薄與缺失,體現(xiàn)出了青少年音樂基礎的薄弱性。一方面原因是樂理聲樂、樂器的學練需要青少年能靜下心、坐得住,心平氣和的認真學練?,F(xiàn)實中的部分青少年活潑、好玩、好動,難以適應音樂的啟蒙教育,導致青少年音樂基礎的參差不齊與整體的薄弱性。另一方面,音樂教師在鋼琴教學中多按教學計劃來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教學時長有限,沒有時間與精力去補充部分青少年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學生音樂基礎的薄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鋼琴演奏技巧傳授的速度與效果,更顧不上與鋼琴演奏相關的拓展與延伸了。
(二)家庭音樂藝術啟蒙教育的匱乏
青少年出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一是受父母傾向與愛好的影響,所接受的家庭藝術啟蒙教育不同,走訪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懂音樂的家庭對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相對重視。二是受家庭經(jīng)濟收入等多元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學生接受的藝術啟蒙教育不同,在聲樂、樂器彈奏等音樂領域分層較為明顯。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家庭經(jīng)濟狀況好的家庭對音樂啟蒙教育重視程度要稍高一些。三是家庭音樂藝術啟蒙教育與青少年學生家長的思想認識相關。訪談發(fā)現(xiàn),大部分青少年家長高度重視孩子的“智育”發(fā)展,將鋼琴彈奏等視為“才藝”,部分家長認為學鋼琴是“智育”的有益補充;還有部分家長認為鋼琴彈奏等是文化課學習的“調(diào)解器”,定位為調(diào)解青少年學業(yè)疲勞之工具。在家長的偏識之下,對音樂藝術投資、孩子音樂藝術啟蒙教育與發(fā)展方面均支持力度不夠,制約了青少年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極不利于青少年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三)學校音樂教學模式的單一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影響之下,目前青少年鋼琴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學模式的單一性。音樂教師多采用鋼琴、鋼琴教材、黑板三結合模式,這一模式便于音樂教師輕松駕馭課堂,可操作性強,但長期使用的話,青少年的興奮性就會降低。再者,此舉也忽略了青少年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音樂教師在鋼琴教學中側重于對青少年傳授鋼琴彈奏技法,對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方面的專項培訓甚少。青少年也只是按照音樂教師所講解與示范的指法與方法進行多遍鞏固性練習,學練過程枯燥、乏味,導致部分青少年學練興致不高。由于教師對主體功效的忽略,不僅弱化了鋼琴教學的有效性,也不利于青少年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四)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專項訓練的失衡
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問題就是缺少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方面的專項訓練。由于受教學時長、教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鋼琴老師多以鋼琴演奏技法為主,忽略了對青少年音樂表演方面的要求,也沒有有效結合國內(nèi)外鋼琴名曲有針對性地對青少年進行藝術欣賞訓練。當青少年偶遇公眾表演機會之時,由于缺少平時專項能力訓練,自信心不足,甚至產(chǎn)生心悸、焦慮等負面影響。心理重負之下,青少年在鋼琴演奏之時會因為心理喚醒水平過高,導致心理過于緊張,容易忙中出錯,難以發(fā)揮出正常的學練水平。
(五)鋼琴學練與表演環(huán)境的缺失
經(jīng)濟基礎會影響到藝術的普及、發(fā)展與繁榮。我國目前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一是我國音樂普及工作任重道遠,特別是目前部分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音樂基礎教育依然乏力;二是全民藝術賞析水平參差不齊、意識不強,需要主流媒體適時造勢與引導;三是藝術氛圍覆蓋面低,藝術培訓與表演多集中在城市;四是相關部門為青少年舉行鋼琴比賽的機會偏少、為社會大眾提供欣賞高雅藝術的機會也不常見,再加上懂藝術修養(yǎng)與有鋼琴賞析能力的社會群體比率較低,多種原因共同導致了當前鋼琴學練與表演環(huán)境的缺失。
二、在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青少年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的措施
(一)強化青少年演奏鋼琴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舞臺各種表演成功的基礎,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為依托,妄想超常發(fā)揮,其結果只能是鏡花水月或空中樓閣。一般而言,鋼琴演奏中的基本功包括基本樂理知識、曲譜結構、鋼琴技法、舞臺表演常識及音樂美學欣賞等。在理論教學方面,首先要強化青少年對音樂歷史、和聲、曲式、樂理知識等方面的理解與掌握;其次,樂譜中的速度、力度、標記、結構節(jié)拍等這些是成功演奏鋼琴樂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只有熟練自如的操控鋼琴鍵盤,鋼琴樂曲中所蘊含的歌詞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譜曲人的情愫等才能通過演奏者的指法,回蕩在空氣中,撥動著廣大聽眾的心弦,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帶來美的享受。再次,青少年在鋼琴學練過程中的指法、力度、轉換、伴奏音色切換等基本功必須精準到位,否則就會出現(xiàn)雜音,甚至忙中出亂。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青少年的表演能力,成功的演奏需要靠純熟的技巧,技巧充分才能發(fā)揮出鋼琴曲的內(nèi)涵。如果技法不熟練,那么鋼琴演奏的舞臺效果也就出不來,所謂的美學欣賞就會流于形式,無任何藝術感。所以,要注重技巧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才能做到至臻完美,才能給為聽眾奉獻上流暢的、優(yōu)美的視聽覺享受。
(二)加強對鋼琴曲作品的賞析理解
每首歌都有他的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演奏能感受到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愫。為提高青少年的音樂表演張力與賞析能力,引導青少年對音樂作品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必要,此舉不僅可以幫助青少年熟悉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要表達心中的苦辣酸甜與人世間的冷暖、悲歡,同時有助于青少年在演奏時把握情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演奏之中。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青少年音樂悟性的培養(yǎng),對青少年今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之路有很大的啟迪與幫助,同時在個人性情方面也起到濡染與熏陶作用。目前,教材中入選的作品多蘊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人性的真善美。音樂教師可引導青少年加強對鋼琴曲的理解,通過作品賞析,引導青少年感知蘊含在作品中的真切內(nèi)涵,使他們能深入感知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情感表達,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演奏效果。例如在演奏與欣賞《映山紅》時,音樂教師可組織青少年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然后分組講故事,講述與研討電影中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音樂老師結合電影中的故事情節(jié)用鋼琴彈奏《映山紅》,讓青少年賞析幾遍,這樣一來,歌曲中對革命的向往、對幸福的展望、對紅軍的思念與不舍之情等內(nèi)涵躍然浮現(xiàn),使欣賞者仿佛身臨其境,產(chǎn)生心靈上的震顫,鋼琴曲再次讓人流連忘返。
(三)培養(yǎng)青少年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
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是事業(yè)成功的土壤,是臨場不懼的重要基石。為在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青少年的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專項培養(yǎng)青少年的穩(wěn)定心理素質非常必要。眾所周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青少年表演時的穩(wěn)定心理素質需要多次舞臺演練、量的積累才能保證質的穩(wěn)定。首先要引導青少年主動克服緊張、怯場等負面心理,設法規(guī)避負面影響,不斷矯正與調(diào)整演出時的身心狀態(tài),用最好的心態(tài)將最好的演出水平獻給觀眾。如果不通過反復的演練,不積累成功經(jīng)驗,不去努力將表演失誤控制到最小值域,演奏時出現(xiàn)的失誤將會成為回憶之中一生的“遺憾”,甚至從此自信心不足,導致藝術追求之路受阻。因此,要指導青少年學會調(diào)整與克服緊張心理的技巧與方法,不斷加強訓練青少年舞臺表演的模擬訓練,幫助青少年提高演出成功率,久而久之,青少年就能在音樂表演過程中保持最佳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
(四)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
各行各業(yè)都難免有失誤。面對眾多觀眾,青少年在音樂表演或鋼琴演湊方面,只要心理略微緊張一下,就可能出現(xiàn)瑕疵、甚至是明顯失誤。為提高舞臺表演張力,必須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將表演進行到底,為觀眾提供一個完美的視覺聽宴。技能需要培訓、經(jīng)驗需要積累,為提高青少年的音樂素養(yǎng)與鋼琴演奏水平,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所在。為幫助青少年提高演奏定力與舞臺表演藝術張力,將表演應變能力培養(yǎng)主動融入日常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專項訓練,增強駕馭舞臺能力,指導青少年將自己對藝術追求最完美的一幕留給觀眾。為提高舞臺表演效果,除了要引導青少年學會克服自身的緊張情緒之外,還要幫助青少年能夠鎮(zhèn)定自若、心無旁騖地將自己的水平充分展示出來,甚至在一些小的失誤出現(xiàn)之后,能夠臨場發(fā)揮出舞臺表演機智,把握大局、從容不迫,堅持將鋼琴曲譜演奏完整,不要忙中出亂,更不要因小失大。誠然,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不是靈感的突發(fā),只能依靠平時的不斷積累,關鍵之時才能厚積薄發(fā),巧妙地“救場”,實現(xiàn)自我救贖。為此,為提高青少年的應變能力與“救場能力”,一方面設法讓青少年能夠愛上表演,多組織引導青少年參加不同場合的表演比賽,增加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演奏水平,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面,為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項訓練,提高青少年“自我救場”的靈活運用能力。
(五)營造良好的鋼琴學練環(huán)境
營造出良好的學練環(huán)境,有助于激發(fā)青少年的音樂潛能、提高他們的賞析能力。首先,應從構建鋼琴學練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開始,大力營造良好的鋼琴氛圍。例如校方可開展多種形式的鋼琴課外送教活動;舉辦青少年鋼琴演奏比賽;邀請鋼琴演奏名師開設鋼琴藝術專題講座;世界鋼琴名曲賞析學術交流會等,通過鋼琴文化氛圍的營造,形成主流意識,引導青少年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鋼琴文化的大環(huán)境之中,感受美與欣賞美。其次,要營造良好的內(nèi)部學習環(huán)境,日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青少年從情感上和心理上充分感受音樂作品的魅力。音樂教師不僅要做到嚴師出高徒,還要多為青少年留點時間與空間,為青少年搭建平臺,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更多的練習時間與表演機會。再次,音樂教師要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青少年對經(jīng)典鋼琴名曲作品進行鑒賞,感受名曲與鋼琴演奏的魅力,不斷提高青少年的音樂鑒賞力,不斷激發(fā)青少年對鋼琴的學練興趣,不斷提高青少年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鋼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美稱,通過鋼琴教學來培養(yǎng)青少年音樂表演與賞析能力,不僅能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有利于青少年藝術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還有利于青少年未來的全面發(fā)展。由于青少年的音樂基礎不同,所以,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余學練,都必須從強化基本功開始,一方面注重引導青少年加強對鋼琴曲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駕馭舞臺能力和表演應變能力??傊阡撉俳虒W中通過多措同舉,共同培養(yǎng)并提高青少年的音樂表演能力與賞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羽.中專鋼琴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措施[J].北方音樂,2015(10):120-120.
[2]李羨.鋼琴教學中音樂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9(12):160+163.
[3]王盈莉,楊閏涵.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J].黃河之聲,2019(12):113-113.
[4]段冰清.關于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表演能力之我見[J].大舞臺,2011(08):228-228.
[5]楊振.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J].藝術教育,2019(1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