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學鳳
【摘要】目的:探究疾控中心護理工作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方法: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1年2月,研究資料選擇我疾控中心門診處登記建檔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教育組(n=52)與常規(guī)組(n=48),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結果:教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08%要高于常規(guī)組85.42%,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88.21±4.30)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78.33±4.24)分,P<0.05,數(shù)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疾控中心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時,做好健康教育干預,對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掌握健康知識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疾控中心;護理工作;健康教育工作;關系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各類慢性病、傳染疾病發(fā)病率的增加,也提高了國家衛(wèi)生部門對于疾病防控的重視程度。疾控中心主要負責接待前來體檢的健康人員、進行采血篩查的疑似患者、高危人群或疫苗接種人員。在檢查、接待期間做好護理工作與健康知識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受檢人員的配合能力,提高一些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诖?,本文將探討疾控中心護理工作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區(qū)間為2019年1月~2021年2月;樣本資料為疾控中心門診處登記建檔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教育組(n=52)與常規(guī)組(n=48)。其中常規(guī)組男女構成比為27:21,年齡范圍34~51歲,平均年齡(42.63±5.17)歲;教育組男女構成比為29:23,年齡范圍33~52歲,平均年齡(42.55±5.08)歲。兩組在年齡、性別上比較無明顯的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對比。
1.2治療方法
對于常規(guī)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指導;對于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做好健康知識教育,具體措施如下:①患者資料收集:在患者來中心檢查期間,向患者發(fā)放中心自制的《疾病健康知識問卷》,了解患者對于一些慢性疾病、傳染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與健康生活習慣培養(yǎng)情況。選擇中心經(jīng)驗豐富的工作人員,統(tǒng)計患者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盲區(qū),整理健康教育知識內(nèi)容,為教育工作開展做好準備。②進行線上線下教育:首先是線下教育,在門診處設立健康知識宣傳展板,在患者等待檢查期間,引導其進行閱讀。在患者檢查過后,為其發(fā)放健康知識教育手冊,并針對患者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引導。對于傳染病或慢性病人員,向患者科普傳染病中的“三早”原則,“三高”預防知識等,對于接種人員,要向其說明疫苗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接種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要求在接種完成后,觀察半小時,待確定無不良癥狀后在自行回家護理。設立流動宣教站,在患者等待期間為其解答健康知識困擾,耐心說明一些治護措施的必要性。線上教育方面,組建患者線上教育群并派專人進行管理,定期在群內(nèi)推送健康教育知識,如季節(jié)性疾病傳染預防知識,疾控中心疫苗接種情況。統(tǒng)計、收集患者在群內(nèi)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舉辦線上教育講座,及時為患者答疑。
1.3療效觀察
1.3.1 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在護理后對患者健康知識進行評估,采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從疾病原因、診斷標準、日常預防、測量方法4個維度進行評估,每維度2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認知水平越高。
1.3.2 護理滿意度:采用院內(nèi)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滿意度評估。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統(tǒng)計軟件處理研究所獲數(shù)據(jù),其中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P值<0.05則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教育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88.21±4.30)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78.33±4.24)分,t=11.5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教育組患者護理非常滿意人數(shù)相對更多,滿意度較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一。
3討論
與醫(yī)院不同,疾控中心隸屬于政府部門,主要是運用公共衛(wèi)生技術,科學合理的進行疾病知識預測防控,以提高周邊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與健康水平。由于很多受檢人員、疫苗接種人員自身缺乏專業(yè)的疾病防控知識,因此在檢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情緒,影響檢查化驗質(zhì)量,或在接種疫苗前后不注意個人生活習慣,影響疫苗質(zhì)量,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做好健康知識教育,在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健康知識掌握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高效展開的基礎,通過做好健康知識教育可有效提高受檢人員專業(yè)程度,了解一些疾病的傳播感染途徑,在檢查期間放松情緒,增加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對于檢查結果有合理的期待。而且做好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人員自我護理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自覺糾正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提高疾病防控中心人員護理有效性和針對性,降低一些疾病發(fā)病率。
總而言之,在疾控中心護理工作中,積極展開健康教育工作,對提高醫(yī)護人員工作效率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章新花. 分階段健康教育在肛腸科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研究[J]. 重慶醫(yī)學, 2019(A01):303-305.
[2] 胡洋, 魏娜, 劉婉行,等. 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主體舉辦健康大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健康教育, 2020, 036(003):285-287.
[3] 郎海燕, 何漢琴. 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健康教育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9, 36(4):819-821.
[4] 白欣玉, 莫啟清, 邱婉月,等. 廣西疾控系統(tǒng)健康教育人員健康素養(yǎng)分析[J]. 中國健康教育, 2019, 035(009):85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