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
深圳作為一座移民新興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數量龐大。據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申請的整體情況統(tǒng)計,全市72%的義務教育學位提供給非深戶籍學生,比例在全國大城市中最高。城中村小學的孩子絕大部分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對孩子的教育或疏于管理或不懂管教,使得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和能力等方面都比較差。研究表明,城中村小學兒童時常會面臨焦慮、恐懼、暴力、自我評價低、學習成績下降等問題。下沙小學地處福田中心城區(qū),行政隸屬鎮(zhèn)村管理,現有29個班,近1500名學生,80%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屬于深圳典型的城中村小學。
兒童幸福教育指數研究的著力點在于一切評價要以學生個體化成長發(fā)展的需要為中心。兒童教育的幸福感是學生在校生活中形成的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主觀評價和情感體驗,這種幸福感與學生自我評價、學業(yè)表現、人際交往、課堂感受等因素相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質量指標,是學校教育和學生發(fā)展的必要基礎。兒童幸福教育指數是衡量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它來自學生對自己的學校學習生活是否滿意或者說是滿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評價和體驗,這些不同的主觀評價和體驗與個人對學校學習生活的期望值有關,能夠反映主體的社會功能與適應狀態(tài)。城中村小學兒童的教育幸福感現狀如何?如何提高兒童教育的幸福感體驗?我們在下沙小學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通過兒童對感統(tǒng)自評、自我評價、課堂感受、學業(yè)表現、人際交往、家校共育這六個方面的主觀感覺來研究城中村小學兒童校園生活的幸福感現狀及其特點,并以此為探索兒童幸福教育指數提升的路徑與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采用分層抽樣法,抽取下沙小學四個年級(二、三、四和六年級)的800名學生。通過對原始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發(fā)現:
兒童幸福指數均值達到84.12,相對來說比較高 為了保障福田區(qū)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得到優(yōu)質教育,2016年福田區(qū)將“城中村學校改造提質工作”列為“十三五”規(guī)劃的民生工程,2017年引領全國率先建立的“城中村品牌學校創(chuàng)建聯盟”、城中村學校品牌建設工程等多項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轄區(qū)內外教育資源實現互聯互通,優(yōu)化整合,為城中村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在全社會都重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優(yōu)質教育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他們對教育的幸福感評價較高也就很自然了。
雖然從整體上看,下沙小學兒童校園生活幸福指數較高,特別在課堂感受上,分數較高,說明下沙小學經過“活力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推廣,學生在課堂上能得到較好的學習體驗。但由于城中村家長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從事的職業(yè)工作時間較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無所適從,不能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和有效的幫助。他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無法跟上快速變遷的時代,明顯缺乏應對現代社會發(fā)展的科學教子能力。
女生的幸福教育指數高于男生 本研究發(fā)現,女生整體的幸福教育指數高于男生,除了家校共育維度上,女生與男生無差異,其他維度均存在差異,特別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女生在學校的適應性、學業(yè)成績以及女性自身的性格特點有關。
生理差異。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多巴胺可增加沖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男孩與女孩大腦中的海馬(大腦中的一個記憶存儲區(qū))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講的內容。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至1.5年,而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與男孩相比,女孩大腦中有更多范圍的區(qū)域專門負責語言功能、感知記憶、靜坐、傾聽、語調和神經交叉串話,因而復雜的閱讀和寫作對她們而言顯得比較容易。但對男孩而言就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
性格差異。大部分女孩性格溫順,耐心細致,對老師言聽計從;而大多數男孩則調皮搗蛋,缺乏自制力,對老師的話轉臉就忘。性別上的差異性,使小學男孩和女孩在學習的效率與效果上相差甚遠,女孩往往優(yōu)于男孩。
心理差異。由于小學女孩較男孩更加早熟,心理上相對來說,也要比男孩更加成熟與穩(wěn)重。在學習上主要表現為,男孩經常粗心大意,而女孩相對認真細心,學習上的錯誤率要比男孩少很多。
深戶學生的幸福教育指數高于非深戶 本研究發(fā)現,深戶學生整體的幸福教育指數高于非深戶,除了在課堂感受上,戶籍對學生的幸福教育指數無影響,在其他維度上都存在差異。非深戶家庭的流動性,外來務工人員更多以打工者、小商販居多,其收入偏低,所以給其子女提供的教育資源很有限。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時間相對較長,生存壓力比較大,所以有些家長疏于對子女的管理,有些家長雖然希望子女通過努力學習有個好的出路,但因其教育理念落后,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家庭教育內容不夠豐富,與孩子不能很好地溝通,從而使學生的教育受到了影響。
不同家庭月收入對學生在學業(yè)表現上有影響 研究發(fā)現,家庭月收入8000以下和12000以上的學生在學業(yè)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家庭月收入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家長的文化程度和社會地位。根據智聯招聘發(fā)布《2018年秋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平均月薪9561元,月收入在8000以下的家庭,家長多從事體力勞動,生存壓力比較大,不能給孩子提供較好的教育資源。
父母學歷對學生的幸福教育指數有影響 研究發(fā)現,隨著父母學歷的提升,學生整體的幸福教育指數有所提高??偟膩碚f,父母學歷在大專/高職及以上的學生在感統(tǒng)自評、學業(yè)表現和家校共育三個維度上會與父母學歷相對較低的學生產生顯著差異。母親學歷對學生的整體影響大于父親。父親的學歷相對來說高于母親,但在對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參與度上少于母親,所以學校要加強引導父親參與到孩子的養(yǎng)育中來,這將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的幸福感。
下沙小學非深戶家庭的家校共育仍需要加強 本研究發(fā)現,整體學生在課堂感受的教育幸福指數評分較高,家校共育方面非深戶和父母學歷較低的學生分數較低,說明下沙小學在引導非深戶和家長學歷較低家庭的家校合作共同育人這塊仍需加強。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數的增加以及流動人口舉家搬遷現象的增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日益凸顯。在教育問題中,家庭教育問題無疑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又最不能被忽視的問題。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融入城市的依托,家庭教育是他們所接受的最基礎的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外來務工人口的家庭教育相對缺失,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問題也隨之凸顯,這勢必對其子女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
繼續(xù)推進“活力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 下沙小學的“活力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導學—自學—互學—展學—練學”的“五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得到更多合作互動、匯報展示的機會,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評價。
尊重性別差異,完善校本課程 給老師做相關培訓,讓他們理解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差異;從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發(fā)展需要為基礎建構每個學生都能選到適合的課程體系,在校本課程中開設適合男生的課程,給男孩更多課間休息時間,讓他們有時間去操場奔跑;針對男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困惑,開設同伴交往的課程,引導他們正常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教師、同伴建立良好的關系。開發(fā)男孩家長課程,讓家長有足夠耐心等待男孩長大,允許他們暫時落后,有更多休息的機會、更多運動的機會(研究發(fā)現,孩子運動后注意力會集中比較長一段時間,心情也會愉悅)、更多動手探索的機會。
“以人為中心”的學習要求 必須以學生的生命成長為基點,尊重每個鮮活的生命。教育的責任在于尊重生命的存在差異,發(fā)展生命的價值潛能,激活生命的活力,促進生命的成長。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人際技能,將同理心、一致性和積極關注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促進性學習環(huán)境。
評價學生要做到三個“多樣” 即評價內容多樣、評價方式多樣、評價主體多樣。評價內容多樣化,學生是有生命、有思想、不斷發(fā)展的個體,我們 “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從評價的內容上,不要只注重一個用分數來衡量的結果,而更要重視學生發(fā)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作業(yè)質量、行為習慣等。換言之,對于學生的評價,我們更看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而非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評價方式多樣化:考試,是不可避免的一種評價方式,作為老師,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狀,但我們卻可以換個角度來進行評價,透過分數看過程,注重形成性評價,例如:建立成長檔案進行評價,或者是作業(yè)評價等。評價主體多樣化:評價的主體要多樣,還應該包括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家長對學生的評價等。
牽手家長,共育成長 2018年1月《人民日報》指出,教育改革要從家長教育開始。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萌生會學習,善于學習,會生活,善于生活,會相處,善于相處的意識,并樂于去實踐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對“根”的教育,“心靈”的教育,只有“根壯”“心靈好”狀態(tài)好,才能“枝粗葉肥”,這恰是“莊稼養(yǎng)根,育人養(yǎng)心”。開發(fā)適合家長的課堂,特別要注意讓父親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中,以探尋正確家庭教育方法、傳播先進家庭教育理念、研究家庭教育問題、幫助家長學生共同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下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