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丹
【摘要】議論文寫作,尤其是材料作文的寫作是語文高考的重中之重,高三學子若未能透過題海看到題目本質,便常常出現(xiàn)偏題、跑題的現(xiàn)象,對于自己審題的結果也無法確認。本文通過平時高三教學中的作文練習,對應試議論文材料作文寫作提供一些方法,以便于大部分學生輕松簡單地完成議論文審題與立意。
【關鍵詞】議論文;分類;審題;立意
一、分類及其舉例
(1)觀點型。材料給了我們要表達的觀點。如“愛因斯坦說過,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面對塵世的浮華與喧囂,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讓我們更加清醒理智地面對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本真”,這段材料明確指出出題人的意圖是“希望同學們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也就是說,主旨方面可以不再自己斟酌,只需要把背景和環(huán)境,主語和賓語,程度和范圍補充完整即可。
(2)話題型。材料提供的是一個話題,具體的觀點需要我們對論題進行分析。如“刪除我經歷過的任何一個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此材料提供了一個話題“瞬間”。我們便可以在出題人的基礎上再加工。探討瞬間的意義、刪除瞬間的危害,當然反駁這句話,做出自己創(chuàng)新的判斷也是可以的。
(3)寓意型。材料運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義,更有隱含的意義。如“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梁,而非目的。橋梁是使行人等順利通行的構筑物,亦比喻能起溝通作用的人或事物”。寓意型的材料中關鍵詞“橋梁”有現(xiàn)實具體的意義,但從這個基礎的角度寫出來的文章定會平淡無奇,沒有深度。所以,需要我們挖掘關鍵詞“橋梁”的隱含意義。畢竟本質是一個比喻的修辭手法,找到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我們會發(fā)現(xiàn)“橋梁”具有溝通、連接、突破障礙等作用,所以從抽象角度寫作,把繪畫、文集等有傳遞溝通作用的事物比作橋梁,使得主旨更加深刻。
(4)辯證型。幾則材料圍繞同一個話題各偏執(zhí)于一點,帶有片面性。需要我們將各材料圍繞的關鍵找出矛盾對立點,歸納出一個全面正確的觀點來。辯證關系一般有以下幾類:內因與外因、個體與集體、內在與外在、物質與精神、現(xiàn)象與本質、數(shù)量與質量、內容與形式、理性與感性、付出與收獲、他人與自我等。辯證型材料包括了出題人所給出的若干選項,也有出題人未給出的省略選項。所以辯證型材料需要我們思想明確,而不立意騎墻,搖擺不定,甚至在作文中觀點平分秋色,這等于沒有觀點。
二、審題步驟
在分辨清楚材料的類型后,我們要做的便是仔細審題。作文是語文試卷中最高分值的“主觀題”。它需要你在這道主觀題中發(fā)揮自己閱讀理解、分析鑒賞、表達探究的綜合水平。所以認真審題也是關鍵之一。我整理了以下幾個步驟和方法,幫助同學們在審題方面把握全面、準確、深刻。
第一,找題眼。對“題眼”細加推敲,透徹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就不難明確題目的要求和議論的對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離題、跑題。
第二,了解范圍和重點。以“勇氣”一題為例:一個人要有勇氣,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目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三、扣材扣題
所謂“明扣”,就是作文中要有材料中體現(xiàn)立意要求的文字,關鍵字眼需要在文中“多次顯現(xiàn)”,多次“反射”,強化閱卷者“該考生是扣題”的印象?!懊骺邸贝蠖嘤糜谧h論文和夾議夾論文體。
所謂“暗扣”,就是作文中不大量出現(xiàn)“材料中表達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現(xiàn)出來,它往往在記敘文和文學味濃的文章中用,往往在結尾處顯現(xiàn)。
四、立意角度
立意就是寫作目的,能看出一個寫作者的情感取向、價值觀念、思想深度。真正的高分作文還要做到立意獨特、角度新穎、思考深刻。在下筆之前,選擇好寫作技巧的同時更應該決定好寫作的意義。
總之,議論文的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時思考成熟了,下筆才會流暢無阻。思考準確了,才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徐飛.原點作文之議論文寫作.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