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雷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我國課程建設發(fā)展的“革命”,是立足我國本土教育實踐推動課程改革的中國視野和中國話語。課程思政強調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元素,發(fā)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拓展課程育人時空范圍,形成課程育人合力,實現全科、全員、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扼w育之研究》這篇文章中提出,“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睆倪@句話中可以看出,體育思政是實踐者,體育思政課程也是以體育課程為框架,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課程思政是我國教育不斷改革中的成果,符合我國當前的教育路線,課程思政可以通過課堂起到育人的作用,可以全面的教育學生,以此培養(yǎng)綜合素質水平極高的人才。課程思政是教育的目標,對育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不是對原有課堂稍微添加一些育人的話語,而是將體育課程同思政相互融合,將知識和技能,技巧方法,情感和價值觀進行相結合,這樣就可以做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三觀的培養(yǎng)。
思政課程如何融入體育教育中來,其中需要依靠學校、教師、學生、體育思政元素相互協調,以此才能構建體育課程思政,這里面的每一個要素都需要相互合作配合,以此來實現課程思政嵌入教育體系之中,這樣兩者才能更好的融合,以此來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人與環(huán)境之間是互相創(chuàng)造的關系,學校應當實行國家下達的每一項政策,不斷完善提升管理制度,改善評價體系,用更好的方案教育學生,接受國家的資金的支持,以此才能構建良好的頂層設計,不斷營造思政學習的環(huán)境氛圍,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
政策只有落實才能發(fā)揮作用,自2014起,上海教育部門就大力推廣思政教育的方針,之后,國家領導人講話都多次重點提到了這一方針,國家政策是教育工作的明燈,學校將政策落實,才能不斷地開展教育建設活動。
學校應當對管理體制進行優(yōu)化,這樣才能同課程思政相結合,學校要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將每一位職員和教師的權力分配進行完善,將思政教育能夠落實在學科的學習之中,不斷強化育人的觀點,學校應當不斷配合國家的政策,校園里面應當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傳統的評價體系只將理論知識和技術進行評價,現如今,為響應思政教育的政策,學校需要增加一條思想素養(yǎng),將原先的單一維度擴展到多維,從評價內容上,將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相結合,將學生的德育列入評價體系,學校應當從評價體系上不斷完善,以此反映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
培養(yǎng)人們的積極性可以使大家更加主動的參與活動,如何激勵體育教師更加積極自覺的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鼓勵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精神鼓勵,第二種是物質鼓勵,學??梢远ㄆ跒榻處熍e辦比賽,通過比賽,提升教師的工作質量,對優(yōu)秀教師進行精神鼓勵,授予榮譽獎狀等,也可以為教師創(chuàng)建基金會,進行物質獎勵,不斷完善體系,獎勵教師津貼。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推進,我們容易在得到信息的同時獲取到一些消極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息,學校在面對這些消極影響的時候,應當創(chuàng)設一些防風險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風險的原因,使學生遠離外界的干擾,使學生更加專注學業(yè),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道德。
為鼓勵教師進行科研工作,創(chuàng)立一些基金項目,通過資金不斷完善和加強基礎建設,在體育場中加入思政元素,例如標語,鼓勵學生參與帶有思政元素的體育活動。
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進行教育的關鍵,在思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水平,不斷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應當潛移默化的將思政教育灌輸給學生,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也可以教書育人。
體育教師是課堂的引領者和管理者,教師應當重視自身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素質,教師應當學習思政的理論知識,將實際和理論相結合,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師德。
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將思政問題作為主要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將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將課程變得更加有意義,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學習,愿意交流。
體育同思政教育相結合,一起組建一個科研隊伍,定期邀請思政教師舉辦講座,學校召開一些會議,將體育教師和思政的教師集合起來開會,進行交流,將思政課程融入體育教學之中。
國家應當成立專家組,根據國家的目標,將教材進行整理,將文化目標和價值觀目標融入思政教育內容之中。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不斷改變著我們的學習方式,學習過程越來越便捷,因此,學??梢詣?chuàng)建一個體育課程思政的app,通過多媒體技術分享思政文章視頻等,通過軟件的評價,這主要是看教師的出勤狀況,閱讀狀態(tài),以及教師與輔導員的評價,通過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反映學生的上課效果。
思政元素是學生學習思政的基礎,學生在學校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習,將體育知識融于思政教育之中,可以大大增強我國的體育競技精神。
體育教師應當對書本教材進行仔細地閱讀,從教材課本中提煉出有效的思政要素,體育專業(yè)中有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和敢于拼搏的精神。比如,將體育競技中存在的惡習進行分析,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遵紀守法。
教師在講解課程時,可以將中國歷史上的體育起源和發(fā)展歷史進行仔細地講解,不斷宣傳我國運動健兒的拼搏精神,教師在講課時可以不斷舉例,從例子中宣傳運動精神,以及發(fā)揚我國友愛的品格。
規(guī)則是不能違背的,體育中的規(guī)則相當于社會中的法律,在體育競技中,運動員應當遵紀守法,現如今學生對于法律都有所了解,但是實際運用卻少之又少,教師應當通過例子,對學生進行講解,一項運動觸犯規(guī)則之后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以此讓學生謹記遵紀守法,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法制意識,讓學生對法律有所敬畏。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列舉優(yōu)秀的運動員的事跡,將他們作為學生的榜樣,榜樣的作用是很大的,例如,將攀登隊伍作為例子,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的面對困難,提升學生的敢于拼搏的精神。
大學的課程應當專注于課程的質量水平,不斷提升大學課程的質量標準,大學體育課程的最終目的是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核心素養(yǎng)來衡量大學課程的標準,可以迎合新課標改革的趨勢,還可以將教育框架變得更加清晰,同時教育的手段方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為了提升大學課程的標準,不應只是學生評價教師的體系,還應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體育課的教學應當以鼓勵作為主體,通過評價體系進行完善,不斷增進學生與教師的有效溝通,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形成教生共同體。
體育是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更好的學校,會更加重視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會更多的組織體育競技,體育競賽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大大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與熱情,通過體育比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在舉辦體育競技應當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學校應當多多組織體育賽事,鼓勵各個學院多樣化,舉辦一些小型的賽事,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運動會之中,通過賽事的舉辦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關注度,學校可以更多創(chuàng)設體育社團,這樣可以積極舉辦體育賽事,促進賽事的舉辦,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通過體育賽事育人這一工作,為學生的體育發(fā)展搭建了平臺,有利于學生競技能力的提升,也會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愛國精神。
體育課程思政是將體育知識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這是符合我國的國情發(fā)展,促進著時代的進步,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依靠四個元素——即學校、學生、教師和體育思政元素的共同協調,建設思政教育,不斷對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共同育人,將體育的發(fā)展過程,體育的規(guī)則與精神同思政教育相結合,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教師同思政的教師跨學科的交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校的管理部門應當對教師有所保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主觀于客觀相結合,將愛國主義思想潛移默化傳輸給學生,不斷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