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茜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 201306)
2014年10月,教育部領導及體育界專家視察小學校園特色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狀況,將足球和啦啦操作為促使校園特色體育文化的體育項目,提倡“一球一操”的相關方案,強調將啦啦操項目與足球項目相互組合,在推廣足球運動的基礎上將啦啦操項目穿插在足球場,在小學校園中高效化引入2個項目,使得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2015年,“一球一操”方案提上日程,各級政府開始下發(fā)通知,校園中“一球一操”方案頻繁出現(xiàn),并且開始舉辦相關的教練員培訓活動,組織開展比賽,以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形式。對于“一球一操”而言,其中的“一球”指的就是足球,“一操”指的就是啦啦操,在政府部門主導之下,社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學校實施方案,使得足球項目與啦啦操項目可以融入到小學校園,形成特色化的校園體育活動形式,促使校園陽光體育方案的良好應用。
“一球一操”方案背景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學校園已經開始開展啦啦操項目,從師資力量、基礎設施等方面來講,具體的情況如下。
目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的小學校園在開展啦啦操項目的過程中,師資力量薄弱,從學歷方面來講,小學學校的體育教師,本科及以下學歷占82.8%,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17.2%,可見小學校園中的教師受教育程度較高,具有深厚扎實的基礎知識,且可以快速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和技術。從專項方面來講,當前并未設置啦啦操專項,很多小學校園中的體育教師尚未系統(tǒng)化學習和掌握啦啦操的專項知識與技能,缺乏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從啦啦操的培訓狀況來講,部分小學校園地處偏遠,并且消息處于閉塞的狀態(tài),教師難以有效學習更多啦啦操項目知識,不能良好地得到啦啦操教育培訓。在此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教師的啦啦操專項能力,應該積極推廣啦啦操教育培訓,培養(yǎng)更多合格教練員與教師,促使小學校園的啦啦操有效開展。
目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學校園在開展啦啦操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引進專業(yè)的器材道具,主要有標準把桿器材、練習墊器材、長凳器材、柔韌測試器材、積木式跳箱器材、手套式沙袋器材等,專業(yè)性的道具主要有花球和服裝。多數(shù)小學校園的基礎器材基本可以滿足啦啦操項目的開展需求,少數(shù)校園不能滿足要求,但是單純依靠當前校園中的基礎器材無法有效開展啦啦操項目活動,需要小學校園結合“一球一操”的方案背景要求,積極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器材,保證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
為了有效應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學校園開展啦啦操的過程中,應該打造優(yōu)質的師資隊伍,完善基礎設施與器材,促使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具體的措施如下。
目前,國外在啦啦操方面已經設置專門的專業(yè),培養(yǎng)更多教師人才,我國雖然沒有開設有關的專業(yè),但是可以積極借鑒國外的經驗,采用“向外走、往里請”的方式。對于“向外走”而言,就是學校選擇安排具有一定基礎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Φ捏w育教師外出培訓,學習關于啦啦操方面的專項知識與技能。學校也可以定期選擇學生到啦啦操俱樂部中上課?!巴镎垺敝饕褪桥c啦啦操委員會專家相互聯(lián)系,邀請其到校園中定期開展指導活動,也可以外聘專業(yè)運動員到校園中擔任教師和教練員,負責組織開展啦啦操教學活動。
小學校園應該完善相關的啦啦操基礎設施,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引進專業(yè)化、先進性的啦啦操教學器材,拓寬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渠道,在政府支持、社會支持的情況下,引入更多的啦啦操專業(yè)器材,促使啦啦操項目在小學校園中良好開展。
“一球一操”方案背景下,為了能夠促使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學校園啦啦操的良好開展,應該制訂完善的開展方案,確保相關啦啦操項目的良好實施。在設計開展方案期間,應該在現(xiàn)有的啦啦操形式基礎上擴充處理,使得開展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在內容方面可設置街舞活動形式、團隊托舉活動形式等。相關方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業(yè)主共有權是一種新的不動產所有權的形態(tài)。關于業(yè)主對共有部分所有權的性質,學術界持總有說、共同共有說、按份共有說和區(qū)分說四種觀點,但這些觀點忽略了小區(qū)物業(yè)共有權具有平等性、完全性和開放性,物業(yè)共有權客體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及共有權形式具有民主性的特點,因而這種物業(yè)共有權應為集合共有權。?一些學者也認為,業(yè)主共有權在性質上是復合共有,即在共有部分方面連成一體,是作為一個權利出現(xiàn)的。?因此,業(yè)主共有權只能作為整體來行使,這就產生了業(yè)主的成員權。
4.1.1 設計體育活動課
每個班級每周設置1次體育活動課,全體學生在操場中示范啦啦操的花球動作,使用七彩星級教材,體育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針對學生課堂出勤率與表現(xiàn)情況全面評價。
4.1.2 設計大課間
每天上午10:05~10:25時間段全體學生在操場中進行校園花球示范套路、“O”型跑,班主任和體育委員帶領所有學生到田徑場的位置集合整隊,教師在小舞臺教學,運動員站在前排領操,班主任維持秩序,校領導監(jiān)督巡查,結束以后帶領學生回到教室,評價學生出勤率、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效。
4.1.3 設計體育興趣小組
第二周到第九周,每周一到周五的12:30~13:10時間段,學生自愿到舞蹈房參與體育興趣小組活動。活動主要內容是講解啦啦操知識、口號與道具的使用方式,開展小團隊的配合套路活動,并且開展相關的團隊游戲,啦啦操教師負責教學和組織管理,評價學生的出勤率和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效。
4.1.4 設計運動隊
從第一周到第二十周,每周二和周三的15∶30~16∶30時間段,在舞蹈房選拔二年級、三年級的學生40名,開展花球規(guī)定套路活動、舞蹈規(guī)定套路活動、花球32個基本手位教學活動等,評價學生出勤率、技能掌握狀況、賽事成績等。
4.1.5 設計體育節(jié)
當前很多學校都將學生作為主體,設置健身、經濟與娛樂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將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轉變成為體育節(jié)。在此期間,應該結合小學校園的啦啦操項目開展需求,合理設置體育節(jié),選拔運動員開展表演活動,進行啦啦隊口號比拼與服裝比拼,評價表演效果與比賽成績。
在執(zhí)行上述所涉及方案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不能確保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這就需要小學校園在“一球一操”方案背景下,實施啦啦操項目方案之后,全面分析所存在的問題,采用針對性的措施應對,確保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和落實。
4.2.1 教學內容和方法問題與應對
目前,部分教師在啦啦操教學工作中,過于注重套路動作的指導,忽略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當前只有體育興趣小組開展理論教學工作,其他的都局限于動作技術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操作能力過高,理論、認知程度過低。此外,實踐操作教學期間只能進行示范講解,多次性、簡單性重復動作,難以有效進行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改革,很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在啦啦操教學工作中,強化理論知識的教育,合理設置理論教學內容,同時還需加強學術科研的力度,開發(fā)更多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利用正誤對比教學方式、分組與團隊化練習教學方式、趣味性教學方式等,提升啦啦操教學的靈活性與有效性。
4.2.2 教師與家長支持問題與應對
部分教師和家長還存在不支持的現(xiàn)象,教師認為占用了課堂教學或班級紀律講解的時間,家長認為占用了學生補習班時間、家庭活動時間等,不能給予啦啦操項目一定的支持。在此情況下,就應該與教師、家長進行相互溝通交流,為其介紹、宣傳啦啦操項目,爭取教師與家長的支持,在提升支持度的情況下,促使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
除此之外,在“一球一操”方案背景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小學校園還應該注重校園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設置相應的溝通平臺,鼓勵啦啦操項目和足球項目的共同發(fā)展,在充分發(fā)揮兩個項目各自優(yōu)勢的情況下,提升啦啦操教育指導工作效果,打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充分發(fā)揮啦啦操項目與足球項目相互整合的優(yōu)勢。
“一球一操”方案背景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已經開始開展啦啦操項目,但是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不能確保啦啦操項目的良好開展。這就需要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在開展啦啦操項目期間,打造優(yōu)質的教師人才隊伍,合理建設基礎設施,設計相關的啦啦操教學方案并嚴格落實教學方案,同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內容,爭取教師與家長的支持,不斷提升啦啦操項目的開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