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中心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數學中有很多概念是比較枯燥和抽象的,如認識分數,認識軸對稱圖形,認識射線、直線和分解質因數等。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很難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師按部就班地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很容易走神,感覺課堂學習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將學生感興趣的各種聲音、圖片、動畫和其他充滿童趣的形式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讓數學課堂趣味十足,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1]。下面,本文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
教師創(chuàng)設有趣且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是一節(jié)數學課成功的關鍵。多媒體動畫的使用可以有效啟發(fā)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探索積極性,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基礎[2]。
例如,在教學“認識射線、直線和角”一課時,由于射線、直線概念有些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能否從生活中找到更好的切入點,突破本課難點,決定了這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好壞。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想到了學生喜歡看動畫片《西游記》,《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可以無限變長,正好契合射線和直線無限延長的特點。教師利用動畫片中金箍棒無限延長的特點,能加深學生對射線、直線概念的理解,比直接的教材導入更生動形象,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的探究活動中,在觀察有趣的多媒體動畫過程中積極思考,總結出射線和直線無限延長的特點。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用直觀的圖像、生動的動畫,快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最終達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樣,學生不再覺得數學知識枯燥、難懂,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多媒體動畫的引入也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要想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傳統(tǒng)的講授法搭配枯燥的數學知識,不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手段緊密結合起來,將教學任務和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新知,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基于生動形象的音頻動畫,更容易吸收和掌握新知識[3]。
還以“認識射線、直線和角”一課為例,這部分內容屬于空間與圖形部分,學習射線、直線的概念,實際上是線段學習的繼續(xù)和延伸。射線、直線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師給學生播放了孫悟空的金箍棒變化的視頻。射線的一端能夠無限延長,金箍棒延長的動畫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射線無限延長的特征,加深學生對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特點的直觀感受和理解。動畫的呈現(xiàn),更有助于學生思維向二維空間發(fā)展。這樣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也為認識射線和直線的特征,以及對射線、直線和線段特征進行區(qū)分、比較做好了鋪墊。金箍棒變化延長的動畫始終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基于動畫的直觀演示,學生不僅直觀感知到三者的特點,即“短”——線段,“一端無限延伸”——射線,“兩端無限延伸”——直線,還對線段、射線、直線三者之間存在包含關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漫無目的憑空想象,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其中,多媒體動畫是課堂教學的最佳輔助工具,讓數學課堂充滿了趣味性,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4]。
傳統(tǒng)課堂的師生一問一答模式,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種提問形式不僅剝奪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權力,還使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性格內向的學生可能會因為畏懼心理,而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導致師生之間沒有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凸顯。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課堂更有活力。在這樣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內向的學生亦會受到輕松氛圍的感染,從而愿意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在生生互動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高[5]。
例如,在教學“角的分類和畫角”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探究銳角、鈍角和直角、平角的關系時,可把學生分成人數適宜的學習小組。教師在演示多媒體課件“活動的角”后,讓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讓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到講臺上,借助實物投影匯報小組交流的結果。多媒體為生生和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銳角、鈍角和直角、平角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將抽象和枯燥的概念轉化為生動而具體的事物。在練習應用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讓練習結構緊湊、容量更大,節(jié)省教學時間,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鞏固機會[6]。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在與求平均數有關的習題設計中加入“移多補少法”和“先合后分法”的動畫演示視頻,讓學生在練習中加深對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的印象。練習環(huán)節(jié)有了多媒體的助力,不但可以實現(xiàn)練習題類型的多樣化,即涉及填空題、選擇題和判斷題等多類型、多層次練習,而且多媒體課件切換更便捷,相同的時間內能容納更多的練習,大大提高了課堂練習的效率。
實踐證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張嘴巴”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提供更直觀、形象、生動的內容,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齡特點,運用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學習,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多媒體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為平淡的數學課堂增添了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