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林倩(郴州市永興縣龍山小學語文教師)
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他_____了”。
看郴州市永興縣龍山小學的師生們?nèi)绾伪憩F(xiàn)人物內(nèi)心——
電視劇《西游記》中,嫉惡如仇的孫悟空對妖怪齜著牙,舉著金箍棒大喝“吃俺老孫一棒”;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見了美食垂涎三尺,挺著大圓肚哼哼唧唧……這些畫面都刻進了我們的腦海,可見導演刻畫人物形象的高深功力。
“他____了”要求我們寫某個人感動、生氣、傷心、興奮等樣子。如何讓這個畫面具體又生動?我們不妨向影視學習,把關鍵的“鏡頭”畫面放大,既能呈現(xiàn)人物的外部狀態(tài),還能真實反映其內(nèi)心活動和情感變化。
放大“鏡頭”有三招: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眼神與平時一樣嗎?
“同桌樂呵呵的”“林黛玉傷心極了”“老師很驚訝”……這樣寫人,初看沒有問題,但沒有畫面感,看的人也一頭霧水。如果抓住細節(jié)進行刻畫,人物立馬就會生動起來:
“他笑了,眼睛瞇了起來,兩顆大門牙在太陽下閃閃發(fā)光?!?/p>
“她的眼睛腫得像個核桃,鼻尖紅紅的,眉毛依舊緊緊地鎖在一起。”
“他的嘴巴張得老大老大,忘記了合攏,毛孔也似乎跟著大嘴張開了,透著滿頭的汗珠,我看他是嚇傻了?!?/p>
…………
抓住人物的嘴巴、鼻子、眉毛,甚至毛孔的變化來寫,畫面感就出來了。眼睛也不可忽視,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能察覺一個人的心理變化:
高興的眼:劉老師進來了,她臉上依舊保持著大方得體的笑,眼睛里的光分明更亮了,如今夜的舞臺一般,流光溢彩。
絕望的眼:突然它轉(zhuǎn)過頭,意識到有人來了,眼神里閃過一絲強烈的期盼,又迅速恢復了平靜,仍舊用早上那個眼神注視著我。這才讓我仔細看清了它,眼神里沒有任何抱怨,又充滿了遺憾。
他有哪些不尋常的舉動?
《三顧茅廬》里有這么一段話: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輕輕敲門”“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進草堂”這一系列動作顯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尊敬,對人才的渴望。動作傳遞感情,寫動作就是要寫感情。寫作時,你要清楚整篇作文要傳遞什么感情,跟這份感情有關的動作要用力寫、細致寫;跟這份感情無關的動作可以一筆帶過,或者直接省略不寫。
他說了哪些話?說話時的語氣是怎樣的?
作文里的“人”,不僅有喜怒哀樂,能蹦能跳,還一定要會說話。千萬不能把這些“人”當成啞巴。
例如:有一次,只有我和爺爺在家,我卻在這時候生病發(fā)燒了。爺爺打電話告訴媽媽,隨后就帶著我去了醫(yī)院。過一會兒,媽媽也著急地趕到了醫(yī)院。
爺爺是怎么知道“我”發(fā)燒的?是“我”告訴他,還是他發(fā)現(xiàn)“我”不對勁的?爺爺又怎么跟媽媽說明“我”的情況?媽媽馬上趕到醫(yī)院,一定會急切地詢問!這些都可以通過說話來表現(xiàn)??墒牵髡呔褪遣豢献尅叭恕闭f話,我們既讀不出爺爺?shù)膿?,也看不到媽媽的著急?/p>
說話句的精彩還可以藏在提示語里,比如“我說”“他說”“媽媽說”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換成“答、喊、吼、斥、竊竊私語、強詞奪理”等。這樣不僅能表現(xiàn)說話的內(nèi)容,還能體會到人物的情感和態(tài)度。
放大鏡頭,關注細節(jié),才能寫出有吸引力的作文。而細節(jié)其實不只是靠眼睛去看,還得細心去體悟。用你的細心,去放大作文中的“鏡頭”,你刻畫出的人物形象,一定既“可觀”又“可感”,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