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四十畝地小學 劉 萍
寫話對小學生來說,就是簡單地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或者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或者是寫下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思考。寫話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是只要達到通順、正確和完整即可。眾所周知,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是學生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只有掌握了如何寫出完整的句子,才能為日后的寫作練習打下基礎。學習寫作就好比小孩子學習走路,只有給他充分的時間適應和學習,他才敢邁出第一步。本文將對低年級寫話向中年級習作銜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相關策略和建議。
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低年級段寫話教學的要求,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其對低年級階段寫話教學的要求是較低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教師不僅在寫話階段做的工作較少,并且存在銜接意識不足,忽視過渡階段以及對學生的習作能力要求過高等問題。進行寫話教學的基礎工作是要打好學生的口語基礎,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在口語表達中鍛煉出的思維能力,學生就無法順暢地寫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往往沒有專門的寫作課程。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包含在語文教學任務中,實際上,很多教師只單純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很少去關心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但同時又在學生向高年級習作轉(zhuǎn)變的過程中,對其提出不切實際的高要求。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jīng)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睆膶嶋H的生活經(jīng)驗來看,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木訥、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學生也往往不擅長寫作。不管是低年級寫話,還是高年級習作,都要求學生具有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語言的思維能力,但是相比于實際寫作,口語交際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語言的思維能力的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從低年級寫話向高年級習作的銜接,教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即使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這樣也可以幫助寫話向習作更好地過渡。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像我們上文提到的,教師應當加強自身在實際教學中的銜接意識。所謂意識,指的就是教師認識到了在寫作過渡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有作出改變的想法。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具備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只有意識的加強是不夠的,加強意識之后還要求教師有所行動。例如,教師要探討針對銜接階段的具體教學方法:如何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進行更加有效的銜接;如何對學生進行寫話鍛煉,等等。另外,要有意識地避開曾經(jīng)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例如,不考慮實際就對低年級學生提出字數(shù)較多的寫作要求等。
教師要細心觀察總結(jié)學生在實際寫作中遇到的難題。例如,部分學生為什么在面對寫作要求時總是沒有想法,學生是否不善于對生活進行觀察等。一個典型的可以用來強化寫作過渡階段的辦法就是——針對性地鍛煉學生對不同字數(shù)段的寫作能力。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三點:首先,加大低字數(shù)段的寫話訓練力度;其次,靈活設置中字數(shù)段的寫作要求;最后,適度進行高字數(shù)段的寫作訓練。
總之,在目前的實際教學中,從低年級寫話向高年級習作過渡的階段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這個問題還沒有引起教師和教育部門的足夠重視。同時,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低年級學生寫作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基本決定了學生日后寫作能力的高低,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對學生個人的思想深度有一定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應當盡快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