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佳
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滲透“崇實尚行”理念是從思政學科教材出發(fā),結合其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政治思想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實踐能力,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還應該引導學生在實際中落實思政文化,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讓學生以及課堂學習中感受愛國主義情懷思想,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因此,如何在“崇實尚行”理念下落實育人教育,讓學生在學到思政文化的同時樹立高尚的人格,促進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
實際上在目前思政的教學中,部分教師都抱有一種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只要能夠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就行,對于理想以及未來缺少規(guī)劃,甚至認為這是不可實現的,進而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遞著這種信念[1],影響了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同時,部分教師認為,對學生的教學工作僅僅是完成好教學任務,把思政文化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而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進展,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不僅如此,自“崇實尚行”教育理念的提出以來,有效地促進了當下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并沒有從根本解決當下思政課堂教學的現狀,更是讓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教學,并沒有合理地結合“崇實尚行”的相關理念來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反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以及思想,導致學生的品德沒有得到培養(yǎng),行為習慣沒有進行規(guī)范,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教師在貫徹落實“崇實尚行”教學理念時,沒有認真落實[2],導致課堂的創(chuàng)新以及教學缺乏新意,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不利于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除此以外,目前思政的教學大多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并沒有結合實際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學習也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并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導致“崇實尚行”理念的教學完全成了一句口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落實“崇實尚行”教學理念,借用思政課程來進行教學,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行動相結合讓學生在教學中體會思政文化,全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能有效地改善當下課堂教學的現狀,讓教師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以此來促進當下高職院校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時,活用思政課程,活躍學生的思想,增加學生的見識,更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此培養(yǎng)生綜合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fā)展,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高職院校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借用思政課程來落實“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3],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當下教學的模式,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以此來推動課堂教學的進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落實“崇實尚行”理念,堅持以實踐為主,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實際生活中進行落實,培養(yǎng)學生動手以及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落實“崇實尚行”教學理念,加強思政課程的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杜絕把思政教學、育人教學當作教學任務的情況出現,讓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同時,深入教學改革,能夠有效地將思政文化和“崇實尚行”理念相結合,以此來創(chuàng)新課堂的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加主動。同時,深入教學的改革,從以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能力為主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體驗和感悟[4],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其行為舉止,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不僅如此,教師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時,應在教學中以自身為例子,加強教學的引導,提高學生對“崇實尚行”理念的理解,讓學生不再是從理論上學習思政文化,更是創(chuàng)新教學高校思政的教學,注重思政文化的滲透,改變學生的學習地位,注重教學的引導,就應該從學生出發(fā),讓學生不僅在高校思政課堂中學到思政文化知識,更是讓學生在高校中學到更多的政治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政治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材以及多媒體,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體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感受思政的教學理念,從而引導學生對思政教學的重視,加強對學生思政文化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思政教學中體會到思政文化對自身學習的影響,從而促使學生在教學中生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政治學習。
如何在思政教學中落實“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就得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環(huán)境中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5]。對此,教師以及高職院校應該肩負重任,緊緊圍繞學生,加強思政文化的教學,營造出良好的文化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環(huán)境中互相學習,互相競爭,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并鼓勵學生在校園內互相幫助,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教師全程參與學生的學習,落實“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yǎng),以此來全方面發(fā)展生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教師還應結合“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發(fā)掘思政教材中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學習興趣,進而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有所成。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思政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思政文化的滲透,通過視頻展示、教學引導等方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文化思想,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當時事實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危機意識,以此來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文化思想,促進學生對思政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中落實“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勵學生在專業(yè)課學習中更加主動和積極。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背景下的政治教學課堂中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思政教學中不僅注意學生的思政文化知識的學習,更是應該加強“崇實尚行”教學理念的落實,讓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從而促進思政教學的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同時,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做出榜樣,用實際行動來進行教學,而不是讓教學一味地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層面,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探究思政文化知識,并以此來約束學生的行為舉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教學中更加主動和積極,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全和健康的人格,讓學生將來為社會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建設出力。對此,教師應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教學,落實思政文化的滲透,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能力,加強教師對思政文化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并以自身為榜樣,加深他們對思政文化的敏感度,從思政教材中引導出思政文化,讓他們從學生出發(fā),建立合適的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思維、學習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合實踐來進行,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讓學生到實踐中去學習政治文化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思政知識的學習以及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模擬出一定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學習和感受思政文化,進而活躍學生的思政思維。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政治問題,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化的能力,讓學生在思政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此,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參加相關的教學活動,例如參與義務環(huán)衛(wèi)工作、幫助養(yǎng)老院的老人之類的活動,教師在活動中落實教學,讓學生明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更是讓學生將課堂教學內容落實到實際,讓學生明白其中真正的意義,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從而為解決目前我國的社會問題埋下伏筆,促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有所收獲,全面落實“崇實尚行”的教學理念。
在思政課堂中落實“崇實尚行”教學理念,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學,全方位地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可以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對此,教師要將教育過程作為學生思想與實踐統(tǒng)一的過程,合理利用思政課程,讓學生不僅僅把學習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而是讓學生到實踐中踐行自己的理想以及信念,讓學生朝著自己的理想以及信念不斷前行,以此來推動學生學習的進步以及發(fā)展。對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心理,引導學生為了理想去奮斗,在教育中圍繞學生在校生活、教育體系等多方位落實“崇實尚行”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當下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成為新世紀高素質、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