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余尚貞從厥陰、少陽論治精神類疾病經驗*

      2021-11-23 12:23:32林東橋練景灝周小瓊余尚貞
      中醫(yī)藥導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厥陰三焦少陽

      黃 卓,向 蕾,林東橋,練景灝,周小瓊,余尚貞

      (1.暨南大學中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湖南 長沙 410208;3.暨南大學附屬江門中醫(yī)院,廣東 江門 529000)

      精神類疾病是指以神志、情感癥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在中醫(yī)學中,精神類疾病涵蓋了癲狂、癇病、郁證、不寐、臟躁、百合病、梅核氣等病。在現代醫(yī)學中,神志類疾病被稱為精神心理疾病,包括了輕性精神障礙(如焦慮癥、抑郁癥等)、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等)。此類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擔,例如抑郁癥是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三大原因,而在我國則是疾病負擔的第二大原因[1],所以精神類疾病的治療迫在眉睫。目前此類疾病的治療以西醫(yī)為主,并以藥物治療占主導,相應的第一代、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也被廣泛用于臨床,但存在副作用較大的問題。中醫(yī)在本病的治療中具有治法靈活及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中醫(yī)學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多從病理因素、五神、氣機、心主腦、心主神明等論治,但未見從厥陰、少陽論治者。

      余尚貞教授師從國醫(yī)大師梅國強,為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臨床重點???、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啤V東省江門市五邑中醫(yī)院腦病科學術帶頭人,廣東省名中醫(yī),從醫(yī)三十余年。余尚貞教授在對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治療中,結合“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的思想[2],既針對主癥,又結合看上去無關的“次癥”,發(fā)現此疾病在多方面與厥陰、少陽密切相關,從厥陰、少陽論治,臨證多有奇效。筆者師承余尚貞教授,長期跟師門診學習,本文從陰陽、臟腑氣機、經絡等方面論述厥陰、少陽與精神類疾病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治療拋磚引玉。

      1 精神類疾病的核心病機及治療思路

      1.1 核心病機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提出“形與神俱”便為健康,神指的是人體的無形生命力,如思維、感覺、本能及各種基本生理活動,形則是有形可見的軀體。神為形之主,形為神之基。故在臨床中,形病抑或是神病皆可相互累及,最終進展為形神同病。如情志不調,臟腑功能失常,氣機逆亂,痰、火、瘀、虛相因而生,身體氣血陰陽失調,此便是“形病”,形神相應,經久不愈,便會導致“神病”。

      情志本為人的正常情感活動,但當其逾越了個體的承受極限,反倒會成為致病之因。如歡喜過度,心氣渙散太甚而無法收藏,導致心神外越,可發(fā)為癲狂,《靈樞·本神》曰:“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3],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因過度喜悅,導致心氣被傷而心神渙散,故發(fā)為癲狂,呼號上街,不知人[4]。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盵5]心主神明,神舍于心,心為之運作、發(fā)揮、舍藏,神依靠心血心氣濡養(yǎng),統領魂魄、思想。故神充神明則魂魄安定,志堅意寧,精神乃治,意識清晰,思維敏捷[6]。假如氣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便會導致“心中惕惕,如人之將捕”或“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等病癥。

      《素問·脈要精微論篇》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盵5]“腦主神明說”從物質場所立論,認為人的思維意識活動發(fā)生在腦而非心。如朱文峰[7]認為應將腦另立為一臟,其主藏神,為身之統帥,開竅于耳,其華在發(fā),還有學者歸納了腦的生理特點:腦為中清、純陽之臟,喜靜而惡擾,主精神思維、感覺、情志、運動、記憶[8]。如腦失血養(yǎng),無法正常發(fā)揮功能,便會出現神志病,癥狀輕時僅會有眩暈、善忘、不寐等,癥狀重時甚至導致意識神志喪失。

      還有醫(yī)家將“神、魂、魄、意、志”五神與現代心理學結合,如賈竑曉將之與現代心理學中的感知覺、情感、思維、記憶、意志行為等概念對應,如“意”是對接收到信息的一個加工處理的過程,“志”則涉及記憶力、智力、注意力、恐懼和意志等多方面內容等[9]。臨床通過患者精神癥狀,分析病因,以其為主線辨證施治。

      綜上所述,歷代醫(yī)家認為精神類疾病的核心病機有七情不調、五神異常,臟腑功能失常,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以及心、腦所主失職等,并且臨床上各種因素經常會互為因果、交叉影響、合并出現。此外還有社會和倫理因素等。

      1.2 治療思路 圍繞以上核心病機,歷代醫(yī)家主要從情志致病,氣血陰陽虛實,以及氣機逆亂等方面論治精神類疾病。

      從情志致病論治者,以“療形勿忘治神,調神勿忘治形”作為治病大法。如《景岳全書發(fā)揮·郁證》中所言:“凡郁證者屬七情,非藥所能治。必改心易慮,內觀自養(yǎng),可以卻疾?!本唧w療法有情勝療法等[10]。

      從氣血陰陽虛實等病理因素論治者,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辨證論治,臨床應用最廣者為滌痰開竅法、活血化瘀法、溫陽興奮法。滌痰開竅法基于痰迷心竅論,追溯其源,為劉完素所倡導的涌吐痰涎法治療癲狂?!肮植《嗵怠备浅蔀檎撝尉耦惣膊〉膫鹘y觀點?;钛龇伤菰粗痢秱摗罚瑹峤Y膀胱證及其他蓄血證等論述皆指出血證與狂證有關[11]。而清代王清任也提出癲狂主要病機為氣滯血瘀,且其逐瘀諸方被廣泛用于臨床。溫陽興奮法為近代出現的治法,有學者從地黃飲子主治喑痱證中得到啟發(fā),以地黃飲子加減治療緊張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取得了較佳療效,從而將其推廣[12]。其他有從火、氣郁結,以及陰、血、氣虛等病理因素論治,采用清火、行氣,養(yǎng)陰、補氣、補血等治法。

      從氣機逆亂論治者,以調節(jié)氣機為核心,通過升舉、降逆、收補、開塞等法綜合施治,使人體氣機升降出入恢復正常。從五神論治者,通過患者精神癥狀,分析病因,再結合五神論治之方藥,隨證治之。從“心主神明說”論治者,臨床多采用安神之法治療,如清心安神、養(yǎng)心安神、重鎮(zhèn)安神等。而從“腦主神明說”論治者,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藥體系。

      余尚貞教授認為,不論從陰陽、臟腑氣機,還是從經絡而言,治療精神類疾病的切入點應在于厥陰、少陽。

      2 厥陰、少陽與精神類疾病的聯系

      厥陰與少陽在中醫(yī)理論中具有多重含義。其一屬陰陽范疇,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中,“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其中陽主外,三陽開則泄,闔則納,陰主內,三陰開則納,闔則瀉。厥陰主闔,闔意為門之閉合,引申為容納、受盛之意,厥陰闔為泄。少陽主樞,樞意為門軸,引申為轉運之意,故樞動則開闔自如。其二屬經絡、臟腑范疇,在十二經絡中,厥陰包括手厥陰心包經與足厥陰肝經,少陽包括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再引申為臟腑中的心包、肝、三焦、膽。此外在六經辨證范疇中有厥陰病與少陽病,以及五運六氣理論中有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等。

      2.1 從陰陽論 《靈樞·本神》:“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3],神、魂、魄基本統管了人的精神思維?;隇殛枺菫殛?,如《說文解字》所云“魂,陽氣也”,“魄,陰神也”,魂魄一陰一陽并行而共生,但若陰陽失調,魂魄妄動,精神活動便會受到影響,疾病出焉。如癲狂,《素問·脈解篇》曰:“狂顛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5],陰陽升降異常,陽升不得降,陰降不得升,致“狂顛之疾”。如不寐,“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薄瓣柌蝗腙帯北徽J為是不寐的基礎病機,陰陽出入交互異常,故病不寐??芍?,精神類疾病的最核心病機在于陰陽失調。

      《素問·陰陽離合論篇》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5]如圖1所示,在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中,三陽為陽氣生發(fā),太陽即為陽氣開始上升,升至極處陽氣開始化為精血儲藏,此為陽明闔,太陰始開,陰氣上升。同樣,陰氣上升也有極點,此極點便是厥陰,厥陰位居兩陰交盡,陰盡陽生之處,此時精血轉化為陽氣,太陽始生。少陽為樞,是其中陰陽轉化的樞紐,樞在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樞機不利,陽明不得闔,太陰失開,陰陽無法順利轉化,陰陽失調,精神疾病由此而生?!鹅`樞·根結》言:“故關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闔折即氣絕而喜悲……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3]。厥陰主守神氣出入,通塞悲樂,如主闔的功能異常,陰陽轉化障礙便會出現精神抑郁且時常感到悲傷,可見若厥陰不闔,精神疾病也會產生。故余尚貞認為從厥陰、少陽論治,調節(jié)三陰三陽經氣運轉之樞機,可使陰陽協調,精神疾病自去。

      圖1 三陰三陽開闔樞圖[13]

      2.2 從臟腑氣機論 從臟腑而言,少陽包含足少陽膽及手少陽三焦。《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篇》曰:“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5]《素問·靈蘭秘典論篇》有言:“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盵5]人的五藏神皆需膽之決斷,膽疏泄良好則不失定奪,若膽氣不足,便會寡斷不決,膽氣過勝,則使妄斷而盛怒。明代醫(yī)家馬蒔對此也有論述:“膽者……其余六臟孰非由膽以決斷之者乎”[14],故膽虛出現膽怯、善恐、失眠等精神癥狀時,從膽論治,??墒盏狡嫘??!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有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盵5]《難經·三十八難》則提出三焦“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可見三焦,既是水道,也是元氣運轉之所,如三焦出現異常,元氣、水液運行障礙,會導致精神疾病[15],如下焦膀胱蓄血證。

      厥陰包括足厥陰肝及手厥陰心包,肝為罷極之本,主疏泄,調節(jié)全身氣機,維持其他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的正常運行。肝五行屬木,氣主生發(fā)、條達,其氣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素問·玉機真臟論篇》有云:“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5],若肝氣過亢,痰、火可隨風陽上擾神明,發(fā)為癲狂,若肝氣不及,臨床可見精神抑郁等情志疾病。肝藏血,血舍魂,肝具有儲藏調節(jié)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血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如肝不藏血,則魂無所居,從而導致焦慮煩躁、失眠多夢等精神表現。手厥陰心包在心之外層,與外界聯絡,代心行令。諸邪犯心,必先犯于心包,如熱入心包和痰蒙心包等皆有神志改變。

      余尚貞認為,肝膽五行同屬木,一為陰木,一為陽木,且臟腑互為表里,表里相合。膽可助肝疏泄,肝膽配合默契,便為肝膽相濟,從而情志健康。正如《類經·臟象類》所言:“膽附于肝,相為表里……肝膽相濟,勇敢乃成?!盵16]

      2.3 從經絡論 經絡為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與對應臟腑密切相關,同時臟腑通過經絡相互聯系,故調節(jié)臟腑也可調節(jié)經絡,且調節(jié)經絡也可調理臟腑。

      少陽經包含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厥陰經包含手厥陰心包經與足厥陰肝經?!鹅`樞·經脈》曰:“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合于手少陽……貫膈,絡肝,屬膽”[3]。足少陽膽經循行與手少陽三焦經相交,屬膽,絡肝,居于表里之間,謂之半表半里。足少陽之經別,上貫心,而心主神明,故膽經能通心氣,調神志?!鹅`樞·經脈》曰:“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而交出足少陽之后……散落心包……循屬三焦”[3]。三焦經與膽經同屬少陽,少陽膽氣的疏泄可助三焦元氣、津液運行,而三焦運轉通暢,少陽春升之氣也可得到涵養(yǎng),若少陽樞機不利,三焦常與之同病,可致使氣郁、水道不通等,臨床可見胸悶煩驚、不安等精神癥狀?!鹅`樞·經脈》曰:“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下膈,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3]。余尚貞認為心包絡有如心之宮城,位居相火,代君行事,也常替心受邪,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在循行上相互絡屬,故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皆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

      《靈樞·經脈》曰:“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屬肝絡膽……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3]。足三陰脈中,唯有肝經上抵頭至癲頂,而腦為元神之府,故肝經上行入腦,可調暢精神。臨床所見之抑郁癥,多屬中醫(yī)之“癲證”“臟躁”“郁證”等范疇,余尚貞認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為氣機不暢,氣血不和。而從肝膽經論治,可通過調節(jié)肝膽來調理全身氣機,使氣血沖和,百病不生。

      3 余尚貞臨床治療精神類疾病的經驗及學術思想

      余尚貞教授認為,歷代醫(yī)家對于精神類疾病的治法皆不盡相同,有諸多學說。然不論是從陰陽、從臟腑氣機、從經絡論治,厥陰、少陽皆為精神類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臨床中精神類疾病患者癥狀復雜,辨證困難,余尚貞治療此類疾病,常著手于厥陰、少陽,以樞少陽、闔厥陰、疏肝、和膽為基本治療大法,再根據具體患者情況靈活配以健脾、養(yǎng)心、安神、清熱等治法,通過厥陰、少陽以調和陰陽,或調理厥陰、少陽之臟腑氣機,臨證多有奇效。

      3.1 善用經方,結合時方,用藥和合 余尚貞臨證善結合經方、時方,如柴胡溫膽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烏梅丸、黃連阿膠湯、丹梔逍遙散等,力專于少陽、厥陰。

      若患者主要表現為心煩口苦、苔黃膩、脈滑數等痰熱之象,余尚貞常使用柴胡溫膽湯清化少陽痰熱,可搭配少許健脾之品,使痰無生化之源;如有癲癇、噩夢頻發(fā)等心神受擾癥狀,則多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解少陽鎮(zhèn)驚安神,但不可一味攻伐,當攻補兼施,加少量陽藥通經祛邪;若寒熱錯雜、上熱下寒,常用烏梅丸寒熱并用、清上溫下,方中人參可換為清補之品太子參,補脾益肺,安神;如表現為郁證、肝脾不調等,常用丹梔逍遙散以疏肝健脾解郁,如煩躁、焦慮不安,可適當配伍龍骨、牡蠣重鎮(zhèn)安神,肝腎陰虛可加吳茱萸養(yǎng)肝腎之陰,同時其味酸,酸能入肝。臨證之時,視患者具體癥狀及病情變化,隨癥加減,靈活處方,如患者便秘日久,白術常生用以健脾通便,若大便偏爛,可加量茯苓以“利小便,實大便”,如肝郁化火生熱,心煩較甚,常予黃芩、黃連配梔子清三焦之熱,清心除煩。

      余尚貞臨床常運用經方原方及化裁,立方嚴謹,配伍精當,遐邇一體,具體用藥則注重藥物之間藥性的和諧,極少出現全方單純補、瀉或者寒、熱的情況。常補氣益氣與理氣行氣同用,補血養(yǎng)血與活血化瘀同行,攻補兼施,寒溫并用,如使用黃芪、白術、太子參等補氣藥物的同時,配伍砂仁、枳實、陳皮、薄荷等調理氣機,使補而不滯。

      3.2 注重整體觀(臟腑相關,形神一體,天人相應)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包括人體本身的統一、人與自然界的統一。人體本身統一性則包括了臟腑一體、形神一體、物質功能一體。

      人體本身統一性包含的臟腑一體觀及物質功能一體觀,決定了人體的局部產生疾病時,也需要從整體出發(fā),將局部與整體統一,而不只著眼于局部,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治。如患者表現為肝木亢盛,情緒激動,煩躁易怒,應知脾土為肝木所克,易出現胃納不佳、腹瀉等癥,治療時疏肝健脾當同時進行,此即“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療效。

      神形一體則是重視形體與精神的統一性。神為形之主,形為神之基,故在臨床中,“形”病抑或是“神”病皆可相互累及。首先在擬方時,注重調暢情志,其次在與患者溝通時,根據患者性格特征采取相應語言方式,適當鼓勵或開導,使患者心情開朗,情志和諧則氣機通暢,還能提高患者依從性。

      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即天人相應。余尚貞重視結合天時與地理,即所謂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第一,重視發(fā)病時間,在臨床中結合運氣學說,將患者癥狀與時下五運六氣相結合,擬方多有奇效。如2019己亥年,上為厥陰風木司天,下為少陽相火在泉,為土運不足之年,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易呈風火相煽之勢,土運不足,且風木克濕土,故患者容易出現肝脾不調,風從化火等疾病。該年份癲癇患者的病情大多加重,或發(fā)病次數明顯增多,故當年擬方上結合運氣方的同時,著重抑木扶土、清熱解郁,收到了良好的療效。此外,不寐早醒的患者常于固定時間醒來,可結合六經欲解時擬方,如患者每于01:00:00—03:00:00醒來,此為厥陰欲解時,常用烏梅丸加減應用,療效甚佳。第二,服藥時間上結合陽氣升發(fā)規(guī)律,如處方以升陽為主,“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故囑患者15:00:00前服藥完畢,晨間最佳,如處方以養(yǎng)陰為主,服藥時間則以晚間為宜。

      4 驗案舉隅

      4.1 丹梔逍遙散加味治療癲狂案 患者,男,25歲,2017年7月25日初診。主訴:言行紊亂10年,加重并幻聽、激惹半年余?;颊咦杂仔误w胖大,好動,任性,易發(fā)脾氣,近半年余有幻聽,內容均為他人加害于患者,激惹,有暴力傾向,于2017年2月4日至5月5日在某精神病院住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給予氯氮平分散片(100 mg/次,每晚1次)、坦度螺酮膠囊(10 mg/次,3次/d)、五氟利多片(20 mg/次,2次/d)、氨磺必利片(0.2 g/次,2次/d)四聯抗精神病藥口服治療,效果欠佳。出院后堅持口服上述西藥控制病情?,F癥見:無幻聽時好動,表情淡漠,幻聽出現時心煩,動而多怒,狂躁剛暴,毀物打罵,夜寐差,胃納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沉。西醫(yī)診斷:精神分裂癥,中醫(yī)診斷:狂?。ǜ斡艋穑?。治以清熱疏肝解郁、重鎮(zhèn)安神,擬方丹梔逍遙散加味,處方:牡蠣30 g(先煎),炒酸棗仁20 g,當歸10 g,龍骨30 g(先煎),白芍18 g,柴胡15 g,茯神30 g,麩炒白術20 g,薄荷10 g(后下),炙甘草10 g,牡丹皮15 g,炒梔子9 g,生姜6片。6劑,水煎服,1劑/d。

      2診:2017年8月1日,患者訴幻聽出現時心煩減輕,暴力傾向仍未見改善,效果雖然不明顯,但考慮肝郁非短期能緩解,故繼守原方10劑,水煎服,1劑/d。

      3診:2017年8月15日,患者癥狀有明顯好轉,幻聽,暴力傾向減少,自行減少精神病藥,夜尿每晚2次,脈沉細。原方加淫羊藿15 g,鹽菟絲子15 g。10劑,水煎服,1劑/d。

      后門診隨診5個月,中藥以上方為底方,隨證藥物藥量加減,西藥方面只偶爾服半片安眠藥,家屬訴幻聽,暴力傾向幾無,溝通能力較前增強,體形較前輕健。

      按語:患者幻聽發(fā)作時心煩,暴怒,毀物打罵,提示病位在肝,余尚貞認為,患者幻聽時心煩,動而多怒,肝主疏泄,其喜條達而惡抑郁,此為肝氣郁滯化火之象,盛怒為膽氣實,患者自幼形體胖大并偏浮腫,平素痰濕較盛,肝郁化火,痰隨風陽上擾,影響神明發(fā)為狂病。故治療重點在于疏厥陰之肝氣,和少陽之膽氣,方用丹梔逍遙散。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兼清郁熱,臨床常用于治療情志類疾病。方中柴胡為少陽經引經藥,其疏肝利膽,調和肝氣為君,然考慮本病為痰火上擾,柴胡有升陽之效,恐其加劇氣機上逆,故加龍骨、牡蠣重鎮(zhèn)安神降逆,臣以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所謂上工治未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方中白術、茯苓、甘草便是實太陰脾也[17],薄荷為使,疏肝郁所生之熱,牡丹皮能清血中之伏火,梔子善清厥陰肝熱,導熱下行[18],再加一味酸棗仁,《本草綱目》載其“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癥;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盵19]入足厥陰解肝氣郁、入足少陽除膽氣實,一舉兩得。2診時患者癥狀雖有改善但不明顯,考慮其肝氣久郁,非短期能解,故守前方。3診時,患者訴夜尿2次,考慮久病腎陽受損,腎氣不足,主方不變加淫羊藿、菟絲子補腎納氣,縱觀全方,立足厥陰肝氣不舒、少陽膽實,遣方用藥以厥陰少陽為核心,之后復診調方也不離其宗,故收效斐然。

      4.2 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案 患者,女,56歲,2018年3月9日初診。主訴:反復入睡困難2周。患者近2周來無明顯誘因出現入睡困難,心中煩躁,漸行加重,時有腹瀉,自服逍遙丸和歸脾丸治療,癥狀未見緩解,遂來門診就診??滔掳Y見:精神稍倦,胸悶心煩,口干口苦,納可,關節(jié)重著感,夜尿每晚1~2次,大便稀。舌紅,苔黃厚膩,脈沉細滑。西醫(yī)診斷:非器質性失眠癥,中醫(yī)診斷:不寐(少陽痰熱擾心,土虛木克),治以清化少陽痰熱,疏肝培土為法,擬方柴胡溫膽湯加減,處方:砂仁15 g,陳皮10 g,炒麥芽30 g,甘草10 g,太子參15 g,茯苓40 g,麩炒白術15 g,姜半夏10 g,黃芩15 g,竹茹15 g,柴胡15 g,枳實15 g,大棗(黑棗)15 g,生姜(自備)5片。5劑,水煎服,1劑/d。

      2診:2018年3月15日,患者訴精神較好,夜寐明顯改善,可入睡,煩躁減輕,關節(jié)重著感減輕。大便仍偏爛,夜尿1次。舌脈大致同前??紤]患者大便仍爛,前方竹茹減至10 g,甘草改用炙甘草10 g,余藥同前,5劑。水煎服,1劑/d。服藥后癥狀明顯緩解。

      按語:《靈樞·口問》云:“故陰氣積于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盵3]平旦陽氣生,日中則隆,日西而虛,至傍晚,陽氣始入于陰,陰陽相引故而欲寐,陽氣得以全部潛藏于陰時,則目瞑而深度睡眠。余尚貞認為,患者入睡困難,此為陽不入于陰也,少陽為陰陽交互之樞機??诟?、胸悶、關節(jié)重著,為痰阻水液不能上承,口苦,為少陽膽氣上擾,心煩為厥陰心包被擾故也。足少陽之脈與心、心包密切聯系,心包代心受邪,故少陽有邪常會伴有厥陰之癥,故此患者辨證為少陽痰熱擾心。選用治少陽名方柴胡溫膽湯,其又名柴芩溫膽湯,近現代醫(yī)家探討多認為其為小柴胡湯與溫膽湯合方[20]。余尚貞教授所用的柴胡溫膽湯方師承自國醫(yī)大師梅國強,梅老認為本方的病證定位于手足少陽經,從臟腑功能而言,手少陽三焦經為水、火、氣機升降出入的道路,少陽樞機不利,三焦必然出現氣機不暢,三焦乃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氣機不利進而出現水液輸布障礙,痰濕由此而生,少陽內寄相火,樞機不利可致氣郁化火,與痰濕相合形成痰熱,故辨證為痰熱內擾。方中柴胡、黃芩、姜半夏皆為少陽經藥,取小柴胡湯之義和解少陽,黃芩加量以清少陽之火,少陽之氣舒暢,陰陽交互順利,故患者入睡無礙。溫膽湯力專于少陽痰熱,配合黃芩將痰熱滌凈。因患者大便稀,易腹瀉,為土虛木克也,加炒麥芽、砂仁、白術、太子參健脾益氣,助脾運化,取開太陰之義,水濕去,關節(jié)重著得以減輕。本案患者從少陽、厥陰論治,以柴胡溫膽湯為主方,清少陽痰熱,樞少陽氣機,佐以開太陰闔厥陰,著眼整體,故僅服5劑便效果卓然,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中醫(yī)的整體觀念。

      猜你喜歡
      厥陰三焦少陽
      “兩陰交盡謂之厥陰”奧諺解
      從“欲解時”論烏梅丸治厥陰病
      三焦“筋膜”說——從筋膜學角度認識三焦
      淺論厥陰病之實質?
      童心童畫
      《三千年》
      中醫(yī)導引法——八段錦(一) 兩手托天理三焦
      解讀厥陰病辨證論治體系※
      常少陽
      中國篆刻(2016年12期)2016-09-26 07:43:39
      朝醫(yī)太極針法治療少陽人失眠60例臨床觀察
      德阳市| 盐城市| 清苑县| 平湖市| 九龙城区| 博罗县| 洛隆县| 辽阳市| 个旧市| 北票市| 沂南县| 双桥区| 桐城市| 奉节县| 隆化县| 章丘市| 玉林市| 大余县| 南康市| 中西区| 肥乡县| 明水县| 红安县| 旬邑县| 连江县| 哈密市| 夏邑县| 绥滨县| 望城县| 嘉祥县| 上犹县| 商南县| 清河县| 锦州市| 扬州市| 廊坊市| 子长县| 柳江县| 台北县| 嘉义市|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