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戈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小學 江蘇蘇州 215021)
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課堂受到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目標上強調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及學生體質的增強,重視技術教學,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有所忽視,足球教學大多也是這樣的情況,在足球課堂上重視足球基本技術的教學,對于足球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品質等內容較少涉及,因此,在足球課堂上對小學生滲透德育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1]。
足球是一個集體項目,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的分工均要明確,互相協(xié)作,為了勝利而共同努力。根據這個特點,在足球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的需要進行團隊劃分,經常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團隊活動中不斷強化團隊意識[2]。例如,在運球技術的教學中,枯燥反復的運球并不能引起小學生的練習興趣,根據學生的能力可以進行分組,讓能力強的學生為組長,由組長負責指導組員練習,在小組練習之后,進行運球的比賽,這樣可以培養(yǎng)每個組員的集體榮譽感,相互協(xié)作,互相鼓勵而完成任務。這樣的練習使小組的組員凝聚起來,相互鼓勵指導,練習效果也更加有效。
足球比賽對抗激烈,為了確保比賽公平公正、流暢的進行,減少運動員的傷病,就要求運動員遵守足球的比賽規(guī)則。在開展校園足球中,也要對小學生滲透規(guī)則意識,遵守規(guī)則是足球運動的基本精神。例如,在足球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在運球時不可以用手觸球;在搶球游戲中不可以做拉人、撞人、踢人等犯規(guī)動作;做練習時要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不可以越過界線。通過足球規(guī)則的教學,使小學生知道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懂得運動精神,學會積極正面地迎接每一項挑戰(zhàn)才是真正的贏家。
足球是對抗激烈的項目,如果沒有拼搏精神,懼怕對手,那么比賽開始之前就已經輸給了自己,足球比賽唯有勇于拼搏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足球比賽中不乏以弱勝強的例子。在球場上沒有弱者,狹路相逢勇者勝,校園足球正是要培養(yǎng)小學生這種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例如,在班級足球比賽中,5班的足球隊輸給了擁有校隊隊員的3班,比賽雖然輸了,但5班隊員的精彩表現(xiàn)卻獲得了班級師生的一致認可,他們頑強拼搏,輸球不輸人,拼搏精神也將激勵著他們健康成長。積極面對壓力,勇于承擔責任,頑強拼搏克服困難,這些都可以通過校園足球教給學生。
德育可以在小學足球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留心觀察,一些小的細節(jié)都可以成為德育的切入點。一節(jié)足球課從開始準備部分到結束整理器材,都有可能會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利用這個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在一節(jié)足球課堂上,在發(fā)放足球時,有的學生會去爭搶比較新的足球,從而引起混亂和哄搶的現(xiàn)象發(fā)生,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分享和禮讓,器材并不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練習內容上,并為之努力,更加會成為教師或學生欽佩的對象,舊的球經過了磨合反而比較好用。在學習過程中調皮的男生可能會亂踢足球,很容易打到其他學生身上造成傷害,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安全教育,說明不遵守秩序的危害,只有在有秩序的環(huán)境下才能安全、有效的學習。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德育工作的滲透,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此外,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從足球運動的起源和發(fā)展方面對小學生實施德育的教學啟發(fā)[3]。因為,足球運動通過探本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據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以及考古學的發(fā)現(xiàn)可以證實,早在我國春秋時期的齊國首都臨淄,就已經看到了足球的雛形——蹴鞠,當時的足球是由動物的皮毛或者是皮革制作而成,其游戲比賽規(guī)則也大致與如今的游戲模式相似。教師在施施體育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將蹴鞠運動的發(fā)展歷史講解給學生,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更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讓學生感受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進而衍生出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意識,提升德育與體育的教學結合度。
開展班集體活動讓班級學生能在同一目標指引下活動,行動和思維上都保持著高度一致的狀態(tài),能快速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班級足球賽中最能體現(xiàn)德育的內涵,學生會為了班級榮譽與其他學生主動進行親密合作,團結一致為創(chuàng)造集體榮譽而奮斗,但要注意的一點是,足球比賽有輸有贏,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勝負價值觀念,勝不驕,敗不餒,通過培養(yǎng)他們良好體育道德與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來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
眾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育從來都不是強制的”。往期的教學經驗告訴人們,德育的過程中,切忌生硬地給學生講解道理,因為,當學生已經意識到教師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表示德育失敗了。所以,為了進一步對小學生滲透德育,學校有計劃地開展校園足球的相關主題活動,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各個年級開展足球小報的繪畫繪畫比賽、足球趣味運動會、在校園宣傳足球小明星等活動。通過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足球活動中,親身體驗足球的魅力,感受足球的運動精神和文化內涵,這是非常直接、有效的德育形式。
正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由此可以知曉,想要學有所得,學以致用,除了需要切實把握好課堂上教師講解的知識,更需要及時復習和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而如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學生的課下體育學習時間,那么,有效滲透德育內容也不是無法達到的。
學校的足球隊匯集了學校的足球小精英,他們通過課余足球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參加足球比賽為學校爭取榮譽,足球隊員在鍛煉中成長迅速,參加過足球課余訓練的學生,更加懂得頑強拼搏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品質,在隊員的課余訓練中滲透德育,對學生形成了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此外,在足球教學活動中,經過足球訓練的學生在班級中可以作為體育骨干,在學習中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協(xié)助教師帶動其他學生的提高,學生以他們?yōu)閷W習榜樣,對學習足球起到了促進作用,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教師說教方法,教師在班級中樹立學習的榜樣,更容易讓學生跟隨示范者的腳步而前進,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榜樣的模范指導作用。
小學不僅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關鍵時期,更是奠基期,把握住一個體育教學的今天,勝過兩個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明天。所以,培養(yǎng)的人才,應當是身體強健、心靈美好,具有競爭意識和協(xié)同精神,能適應社會勞動和生活需要的新一代。足球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團隊精神、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壓能力,引導學生敢于拼搏、樂觀向上和豁達陽光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因此,在校園足球中滲透德育很有必要,對于學生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