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婧
摘要:近年來,在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提到原生家庭一詞。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出生于淮安的偉人周恩來為全中國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 除了致力于后來的革命和勤奮工作以及創(chuàng)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外,他在早期也受過良好的教育。研究周恩來的早期教育,能夠給我們當前的早期教育以一定的啟發(fā)和指示。
關鍵詞:早期教育 三位母親 周恩來
引言
周恩來的幼年與少年時期,也就是他從5歲啟蒙到12歲以前在淮安的淮城與淮陰的清江浦的“兩淮”生活時期,在這段時期里,周恩來的長輩們對周恩來進行了言傳身教的教育,對其道德觀念和品德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對周恩來的教育和影響力影響最大的則是周恩來的三位母親:生母、嗣母和乳母。首先她們之間有著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她們都是于周恩來一生中最重要和最珍惜的人,并且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周恩來。而在她們之間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做事方法,而這些做事情的方法又通過不同的方面影響了周恩來,而這些影響對于周恩來的成長至關重要。三位母親,給了幼年和少年周恩來不同的養(yǎng)分。周恩來文采飛揚,才華橫溢,這中間有嗣母陳氏的教誨;周恩來不搞特殊,緊緊和勞動人民同呼吸,這有乳母蔣江氏的影響;周恩來成為新中國外交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成為全國人民愛戴,人民擁護和人民崇拜的總理,這中間有生母萬氏的熏陶。總而言之,正是這三位母親的諄諄教誨,給周恩來的早期教育帶來的深遠的影響,深刻地改變了周恩來的人生。
一、生母奠定了周恩來人格特點
周恩來的生母萬氏,為官宦閨秀,心胸開闊,豁達,睿智,干練。善于調(diào)解矛盾糾紛,每當鄰居街坊出現(xiàn)爭吵時,總能看見萬氏在那里調(diào)解的身影,而周恩來幼年時就經(jīng)常跟著萬氏,并呆在那兒,和萬氏一起調(diào)解矛盾和沖突。并學到了很多調(diào)解矛盾和沖突的方法[1]。這對以后周恩來的為人處世以及與人交往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是后面周恩來成為叱咤風云的外交官的基礎。此外,由于后期家道中落,生母萬氏就去買了彩票并中了彩票后,并沒有一人坐享其成,而是為親戚和朋友都買了禮物,并用磚石將縣上的道路鋪平,同時用很多錢為社會做公益,謀福利。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深深地感染了周恩來,讓周恩來懂得了不自私自利,懂得與人分享的良好品德,這些優(yōu)異的品質(zhì)將對幼年周恩來的性格特征產(chǎn)生重大影響,并對周恩來的做事能力產(chǎn)生了無形的影響。
二、嗣母教會周恩來要博學立志
周恩來的嗣母陳氏性情溫柔,對他人真誠待人,在詩歌,文字,繪畫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造詣。陳氏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但仍一直致力于與他同住的周恩來的發(fā)展和教育,陳氏教他如何閱讀漢字,并教他學習唐詩和宋詞,讓周恩來養(yǎng)成了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陳氏還通過文天祥等古典事跡告訴周周恩來要有報效祖國的情懷,這也是周恩來后面心系祖國的主要原因。此外,嗣母陳氏的溫文爾雅的性格以及體現(xiàn)在她身上的中國女人的美德與道德修養(yǎng),對周恩來小時候性格的形成和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周恩來勤勞,仁慈,謙虛的根源正是受到了其嗣母陳氏的言行舉止中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是后面他認為國家領導人應該為該國人民服務的主要原因。
三、乳母滋養(yǎng)了周恩來的情懷與胸襟
她的乳母蔣氏雖然來自一個貧窮的家庭,但她誠實而又善良。周恩來長大后,他教周恩來如何種植瓜類和蔬菜,并通過言語和行為告訴他一定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并在這個領域中一定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蔣氏不僅擁有豐富的農(nóng)業(yè)知識,還有著良好的品德,例如勤奮,友善,誠實和勞動人民的樸素,這些都是無法從書本上學到的。在周恩來的親生母親和他的養(yǎng)母死后,乳母雖然沒有錢,但仍然無私地照顧了未成年的恩來。周恩來曾經(jīng)說過:“我從乳母那里學到了如何生活在勞動人民中,并教會了我要學會無私。”因此,周恩來的無私精神正是乳母傳給了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淮安發(fā)生了嚴重的干旱,人們沒有了生計。當權者還警告說,不能支付房租的農(nóng)民應受到嚴懲。乳母曾經(jīng)帶著幼年周恩來去深入農(nóng)民當中,告訴周恩來農(nóng)民的苦難和掙扎,因此幼年周恩來提前了解了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并在年輕的心中種下了同情的種子,從此立下了要把他們從遭受苦難的農(nóng)民和飽受苦難的海洋中解救出來的志向。這對周恩來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2]。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周恩來的三位母親中,都對周恩來的早期教育產(chǎn)生了影響。生母教會恩來與人交往,懂得分享;嗣母教會恩來學習報國,樹立遠大志向;乳母教會恩來體貼和包容他人,懂得為平民百姓排憂解難。這些都被周恩來看在眼里,學在心里。而這些影響伴隨著周恩來的一生,并且成為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研究周恩來的早期發(fā)展歷史,并從他的家庭教育概念和方法中學習到以下一些方面:早期教育使幼兒在各個方面都能實現(xiàn)健康,和諧的發(fā)展,特別是在早期人格發(fā)展方面。家庭教育是育人的重要任務,早期兒童教育的科學觀念應當滲透到成千上萬的家庭中。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重視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傳統(tǒng)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與和諧至關重要。每個人都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接觸的第一批老師是他們的父母,第一所學校是他們自己的家庭。對于孩子來說,家庭就像土壤。如果土壤肥沃,則幼苗會變強;如果土壤肥沃,則幼苗將變?nèi)跤變浩诘募彝ズ蛯W校教育問題使其難以開發(fā)高質(zhì)量的人力資源。在這個黃金時代和早期教育中了解幼兒和 少年的成長和發(fā)展而又不失去機會,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徐忠.周恩來童年家庭記憶[J].百年潮,2020(07):55-60.
[1]張秋兵.周恩來與他的四位母親[J].文史精華,2012(03):27-31+1.